原來的985高校大部分進入了A類雙一流建設高校,共計36所。而B類中有3所為原985高校。另外3所B類為非985高校。可以看到,這主要是對學校綜合實力的一個評比,原3所985高校進入B類主要可能在于學校的綜合實力上要相對要弱一點。
1、什么是A、B類
一流大學為啥分A類、B類?教育部表示,有兩個主要考慮:落實穩中求進、繼承創新的原則,既要繼承原“985工程”建設基礎,又要以改革促進發展,以改革增加建設動力,特別是加大對那些需要加強建設的高校的壓力,實行存量改革、激發活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重點圍繞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并有利于加快中西部高等教育發展。
A、B類待遇有啥不同?為打破身份固化、激發建設活力,教育部將一流大學區分為A、B兩類,但同時明確,在具體工作中,將做到三個同等:同等重視、同等建設、同等評價。同等重視,就是一視同仁,都是一流大學建設高校,都是沖擊世界一流的重點建設對象;同等建設,就是建設方案同等要求,政策經費等都同等覆蓋;同等考核,都按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標準評估考核,一個尺子一個標準。
一流學科建設中的“自定”啥意思?加“自定”標示的學科,是根據“雙一流”建設專家委員會建議,由高校自主確定的學科。鄭州大學根據實際情況,自主確定了資源材料、腫瘤防治與轉化醫學、綠色催化3個學科群進行建設。
2、雙一流大學設置a類b類的目的
1.堅持、世界一流。落實“四個服務”要求,加強黨的領導,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內涵發展,扎根中國大地辦大學,積極探索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中國道路中國模式。
2.鼓勵和支持高水建設。“雙一流”建設的目標是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前列或行列,是突破性工程,重在扶優扶強、引領示范,必須堅持高水、鼓勵高水、支持高水。
3.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布局。把國家重大戰略布局作為遴選“雙一流”建設高校的重要因素,把“211工程”“985工程”等作為重要基礎,發揮“雙一流”建設對區域、行業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
4.扶持特殊需求。對于經過長期建設、具備鮮明且無可替代的學科或領域,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迫切需求,但在第三方評價中難以體現的高校予以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