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畢業能從事工作,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就業前景如何,大風車小編為大家從網絡整理了以下內容,僅供參考。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基本屬性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 |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基本屬性 | |
學歷層次 | 本科 | |
修業年限 | 四年 | |
授予學位 | 文學學士 | |
文理比例 | 65:35 | |
男女比例 | 50:50 |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介紹
專業簡介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是基于互聯網等新興媒介形態對新聞傳播行業及整個社會的的巨大推動,順應數字信息時代發展所需,順應移動互聯媒介融合的趨勢要求而產生的新聞傳播類新專業。該專業是對2011年開始招生的新媒體與信息網絡專業進一步發展。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傳統媒體機構、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公司等團體組織急需的寬口徑、復合型信息傳播人才。本專業既能從事信息傳播時代內容方面的深度、綜合、跨學科的信息傳播工作,同時也能在新聞傳播技術方面從事設計、制作、網絡技術等方面的傳播技術類工作。建立立體化、多層次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社會、經濟、信息的發展為主要培養基礎,以適應市場發展為主要培養目標。
培養要求
具有扎實的新聞傳播學學科背景和了解本學科的發展前沿;系統掌握網絡與新媒體專業的基礎理論、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一專多能的知識結構;擁有廣闊的國際化傳媒視野和全球化的人才競爭力;掌握一門外語(達到學校規定的合格要求);掌握并能熟練應用計算機、新媒體基礎知識與應用技能。
學科要求
該專業對文學科目要求較高。該專業適合對網絡與新媒體研究感興趣的學生就讀。
知識能力
1.掌握網絡與新媒體的基本知識和理論; 2.了解網絡與新媒體發展動態; 3.了解網絡與新媒體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4.了解本學科的前沿成就和發展前景; 5.能閱讀古典文獻,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
考研方向
新聞與傳播、新聞傳播學、廣播電視學、廣播學、傳播學、廣播電視工程等。
主要課程
新媒體概論、新媒體實務、數字媒體技術與應用、文化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策劃與創意、網站策劃創意與設計、數字圖像創意與設計、動畫創意與設計等。
就業方向
通過系統學習畢業后能在各級黨政機關、部隊、院校、企業等從事網絡新聞宣傳與媒介傳播優化等工作,在各級報社、廣播電臺、電視臺及其網絡臺、大中型網絡媒體等從事媒介內容生產與媒介經營管理等工作。
社會名人
李衛東、陳虹、梁剛健等。
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就業前景
1、十年均薪資
年份 | 薪資/月 |
---|---|
2010 | 3174 |
2011 | 4208 |
2012 | 5286 |
2013 | 6146 |
2014 | 7144 |
2015 | 8155 |
2016 | 9125 |
2017 | 10429 |
2018 | 11321 |
2019 | 12465 |
2020 | 13105 |
2、主要職業分布
職業類別 | 具體崗位 | 比例 |
---|---|---|
影視策劃/制作 | 相機軟件師,視頻策劃編輯,策劃設計制作,影視策劃/制作人員,策劃 設計 制作,后期剪輯,后期,后期制作/欄目包裝,場記,影視后期制作 | 10.1% |
廣告/文案/策劃 | 文案策劃,電影營銷策劃,策劃部部門主管,文案編輯,策劃助理,營銷策劃,產品/品牌主管,廣告創意/設計經理/主管,創意,創意策劃 | 9.1% |
運營 | 運營總監,網站運營管理,內容運營實生,編輯部,天貓旗艦店店長,網站策劃,新聞編輯,電子商務專員,網絡運營,網絡推廣經理/主管 | 8.3% |
編輯/記者 | 深圳站執行主編,美術編輯,策劃編輯,新聞采編,記者 、新聞編輯,排版設計/完稿/美編,新聞主管,文檔/資料管理,攝影記者,記者/采編 | 6.9% |
導演/編導 | 導演,節目編導,編導導演,節目執行導演,欄目編導產品經理,執行導演,編導助理,導演/編導(兼職),實導演,少兒真人秀導演 | 5.7% |
其他 | 媒介專員,媒介經理,活動策劃,項目助理·活動執行,媒介整合專員,新媒體文案,實生,媒介專員/助理,媒介策劃/管理,公關專員/助理 | 59.9% |
3、主要行業分布
序號 | 行業類別 | 比例 |
---|---|---|
1 | 互聯網/電子商務 | 30% |
2 | 新能源 | 12% |
3 | 教育/培訓/院校 | 10% |
4 | 貿易/進出口 | 8% |
5 | 廣告 | 7% |
6 | 計算機軟件 | 6% |
7 | 快速消費品(食品、飲料、化妝品) | 6% |
8 | 影視/媒體/藝術/文化傳播 | 6% |
9 | 專業服務(咨詢、人力資源、財會) | 5% |
10 | 電子技術/半導體/集成電路 | 5% |
4、主要地區分布
序號 | 地區 | 比例 |
---|---|---|
1 | 廣州 | 25% |
2 | 上海 | 17% |
3 | 深圳 | 16% |
4 | 北京 | 10% |
5 | 杭州 | 7% |
6 | 武漢 | 7% |
7 | 成都 | 5% |
8 | 廈門 | 4% |
9 | 南京 | 3% |
10 | 長沙 | 2% |
數據來源于大風車網,查詢請登錄:www.cReDITsaiL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