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安徽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中華女子學院在安徽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安徽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的分數在486至540分,位次為100064至901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安徽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86至540區間才能上中華女子學院。
一、安徽考多少分能上中華女子學院
1、2022年安徽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0064名;
2、2021年安徽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2237名;
3、2021年安徽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1650名;
4、2020年安徽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8659名;
5、2022年安徽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937名;
6、2022年安徽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178名;
7、2020年安徽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6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011名;
8、2020年安徽考生上中華女子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4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386名;
二、中華女子學院在安徽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中華女子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35 | 51124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88 | 100064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46 | 9937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22 | 22178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2021年中華女子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33 | 52237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86 | 91650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80 | 12479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56 | 24727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3、2020年中華女子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安徽 | 理科 | 本一 | 557 | 48659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020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511 | 86441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020 | 安徽 | 文科 | 本一 | 566 | 9011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2020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40 | 20386 | 中華婦女聯合會 |
高考提前批志愿報考注意事項
高考提前批志愿的存在,確實給了我們考生多一次的錄取機會。但是它并不是沒有風險的,它的風險在于部分院校投放的專業偏向冷門,此外提前批的公費師范生還有就業的協議。如果我們對這些沒有興趣,而又選擇了提前批志愿報考。剛好分數又合適,被錄取了,那么就很有可能帶來遺憾。
選擇提前批志愿報考,一定要對專業有所興趣,而不是單一的看學校。只要考生的分數達到了相應批次線,就能報考相應批次的提前批。不過從提前批的錄取來看,提前批能夠出現的撿漏機會并不多。所以在報考提前批時,更要合理地認識自己高考分數,而不是盲目報考。
公辦二本多少分能上
公辦二本一般需要超出本科線50分左右。想要知道一般超過本科分數線多少分能夠填報公辦二本高校,可參考本省比較差的公辦二本高校每年在本省的投檔分數線。
一般來說本省最差的公辦二本高校投檔分數線減去本省的本科批次分數線,就是需要超過的分數。不同省份情況不同,考生與家長切不可混為一談。
高考分數線預計是多少
2023高考大部分地區的二本預測分數線在430分左右,當然了具體省份具體分析。一般情況下,像河南,河北,山東這樣的高考大省,本科錄取分數線會高一些,可能會達到450分左右,而普通地區分數線大概在400-430分。
而相比較偏遠地區,甘肅、西藏等地方二本錄取分數線相對來說會比較低,大概在400分左右。
三、中華女子學院最新介紹
中華女子學院(以下簡稱學校)是全國婦聯所屬、教育部批準備案的全國第一所公辦全日制本科女子普通高等學校,前身是1949年由蔡暢、鄧穎超、康克清等革命前輩創辦的新中國婦女職業學校。1995年,學校遷址并啟用現校名。1996年,學校開始舉辦普通本科教育。2002年,學校由成人高校轉制為普通高校。2019年,學校正式加掛“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牌子,學校發展邁入新的歷史階段。 學�,F有教職工477人、全日制在校生5248人[1]。設有社會工作學院、法學院、管理學院、兒童發展與教育學院、藝術學院、文化傳播學院、女性學系、金融系、外語系、計算機系、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體育部等教學院系部。設有1個社會工作專業碩士點,24個本科專業,涵蓋法學、教育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藝術學、工學7個學科門類。學前教育、法學2個專業為北京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社會工作、學前教育、女性學3個專業成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和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學前教育和女性學2個專業是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校目前正在根據婦聯改革要求對機構設置和學科專業進行調整、優化。 學校堅持*辦學方向,貫徹黨的教育路線方針,遵循高等教育發展規律,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始終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與高等教育事業發展同行、與世界婦女進步事業發展同向。學校歷經多次跨越發展,確立了辦學定位:著力強化婦聯干部、婦女干部培訓主責,建好建強婦聯干部培訓基地;著力打造優勢學科,成為培養服務社會、家庭和婦女群眾的人才搖籃;著力在國際婦女發展和性別平等教育事業中彰顯*,成為中國婦女民間對外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著力發揮婦女研究智庫作用,成為**婦女理論和家庭建設研究基地。 學校自建校始一直承擔婦聯干部、婦女干部教育培訓工作。25年來共培訓各級各類婦聯干部、婦女干部377期2萬多人次。2019年以掛牌全國婦聯干部培訓學院為新的起點,聚焦培訓婦聯干部、婦女干部主責主業,強化婦女干部培訓職能,全面承擔婦聯、婦女干部培訓工作。 學校致力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四自”精神、公益意識、國際視野和知性高雅的應用型女性人才。擁有一批國家級省部級教學團隊、教學名師。學校教師深度參與婦女兒童家庭相關法律、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婦女/性別研究形成優勢和特色。學校設有全國第一個設立的女性學專業、聯合國副秘書長任榮譽教授的全球女性發展研究院、全國唯一的中國女性圖書館及家庭建設研究院。學校是商務部發展中國家婦女人才短期培訓項目和碩士學歷學位項目實施單位、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實施單位,還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媒介與女性”聯合教席單位、中外女校校長論壇發起單位、世界女子教育聯盟成員、中國女子高等院校聯盟理事長單位。 著眼未來,學校將繼續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環境美校”的治校方略,以全面落實培訓婦聯干部、婦女干部的主責主業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統領,深化綜合改革,破解發展難題,厚植辦學特色,在新時代黨的婦女培訓與教育事業的征程中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1] 教職工和全日制在校生的統計結果截止到2020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