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安徽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安徽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安徽考生上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319至319分,位次為248700至14644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安徽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19至319區間才能上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一、安徽考多少分能上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安徽考生上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8700名;
2、2021年安徽考生上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7687名;
3、2020年安徽考生上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5664名;
4、2022年安徽考生上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6446名;
5、2021年安徽考生上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6、2020年安徽考生上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二、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安徽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安徽 | 理科 | 專科 | 329 | 248700 | 省政府 |
2022 | 安徽 | 文科 | 專科 | 319 | 146446 | 省政府 |
2、2021年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安徽 | 理科 | 專科 | 367 | 187687 | 省政府 |
2021 | 安徽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3、2020年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安徽 | 理科 | 專科 | 379 | 185664 | 省政府 |
2020 | 安徽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高校專項志愿能填幾個學校
1、如果申請的兩個學校的高校專項計劃都通過初審了,高考后是否可以同時填兩個學校志愿要看考生所在省份的具體規定。
2、比如陜西省規定,高校專項計劃設1個院校志愿,每所院校6個專業志愿,僅供我省65個國家及省級貧困縣通過資格審核和相關高校考核合格且公示的考生填報。
3、而山西省規定,本科“專項生”第一、二批次分別設置8個平行院校志愿,排列順序為A、B、C、D、E、F、G、H,每所院校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是否同意專業調劑”志愿。
第一志愿能填幾個學校
大部分省份每個批次的第一志愿能報4-6個大學。高考報志愿是可以報3個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專科批(提前批和特殊類招生除外)。部分省取消二本線,將二本、一本混在本科一批招生,可以報2個批次。每批次可以報4-6個院校,每個院校可以報6個專業。
調劑是針對你所報的這個學校的專業來說的。可能你達到了學校的錄取范圍,會自動將你的檔案題取,但是你的分數沒有到達你所報的專業的分數。那么學校會對你進行調劑,將你分配到你所沒有報的專業。但是如果你沒有選擇服從調劑,那么學校只能對你進行退檔處理。
三、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創建于1981年,前身是內蒙古電子學校。2003年,在國家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大背景下,學校升格為高職,并正式更名為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06年,原內蒙古林業職工中專整體并入。作為一所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學院,2003年被評為國家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2012年被評為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2015年獲批中央電教館首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是自治區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和自治區優質高等職業院校。 學校設有10個行政部門,7個教學機構,2個教輔部門,開設專業33個,其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國家級骨干專業3個,央財支持建設專業1個,自治區品牌專業10個,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2個。 辦學實力:學校現有教職工572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9人(二級教授1人),副高級132人,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歷教師124人,博士研究生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和自治區突出貢獻專家各1人,黃炎培獎4人,“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團隊1人。自治區級教學名師和教壇新秀19人,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13個,自治區級精品課程22門,自治區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立項建設課程5門,自治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自治區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立項建設課程5門。學校牽頭組建了內蒙古電子信息職教集團,集團內政府部門、行業企業、高校等共140余家成員單位、政、行、校、企四方聯動,共育人才。與和林格爾新區簽訂政校企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在和林格爾新區建立分校和實習實訓基地。與自治區團委共同創建了內蒙古青年創業孵化基地,入駐學生創業團隊31個,并與區內7家本科院校建立專升本生源基地。學校是國家教育部、信息產業部批準的“計算機應用與軟件技術專業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工程”的院校,是內蒙古自治區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和信息化技術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是國家批準的職業資格統一報名培訓機構,設有職業技能鑒定所和計算機信息高新技術考試站,承擔職業技能培訓與鑒定。 辦學條件:學校總資產109688.47萬元,占地面積60.4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9.28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19599.43萬元;臧書62.33萬冊,電子資源69T;數字化教學資源覆蓋和無線網絡覆蓋全院,實現了智慧校園和數字化管理。 辦學成果:教育部信息化委員副主任單位,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單位,中國教育創新示范單位,全國高等職業院校就業工作“星級示范校”。內蒙古信息化建設和信息產業發展先進集體。 辦學質量:畢業生就業率近三年保持在96%以上。學院榮獲全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范校。學校以培養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的中高端技能型人才為主,服務自治區電子產業、信息產業、促進信息化社會發展,為國家培養大量與計算、物聯網、動漫制作、大數據等技能型緊缺人才,畢業生廣泛就業在華為、海爾、聯想、中軟、中國移動、CISCO、360、浪潮等世界500強企業和自治區行政事業單位。 對外交流:學校充分發揮交流合作平臺作用,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與多個國家的高校廣泛建立友好合作關系,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大力引進國外智力人才,積極選派教師、學生出國訪問、訪學,學習先進教育教學經驗,促進師資國際化,提升學校聲譽和辦學質量。2006年以來,我校與內蒙古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多次互訪,雙方就管理模式、教學方法、實驗培訓基地建設及職業教育與市場企業發展聯系等情況進行交流考察,互派教師開展教學科研活動,共享教育資源,共育專業人才。我校在蒙古國共育職業技術學院建校40周年之際向對方贈送教學儀器。通過開展一系列活動,為雙方務實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也為中蒙兩國教育合作交流作出應用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