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安徽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湖北警官學院在安徽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安徽考生上湖北警官學院的分數在484至544分,位次為97759至1821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安徽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84至544區間才能上湖北警官學院。
一、安徽考多少分能上湖北警官學院
1、2022年安徽考生上湖北警官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7759名;
2、2021年安徽考生上湖北警官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3384名;
3、2020年安徽考生上湖北警官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7564名;
4、2022年安徽考生上湖北警官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2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189名;
5、2021年安徽考生上湖北警官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6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335名;
6、2020年安徽考生上湖北警官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216名;
二、湖北警官學院在安徽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湖北警官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89 | 97759 | 省政府 |
2022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23 | 21189 | 省政府 |
2、2021年湖北警官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484 | 93384 | 省政府 |
2021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63 | 20335 | 省政府 |
3、2020年湖北警官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安徽 | 理科 | 本二 | 509 | 87564 | 省政府 |
2020 | 安徽 | 文科 | 本二 | 544 | 18216 | 省政府 |
高考報考軍校的流程
一、報名:年齡有硬性要求,一般不超過20周歲,且只招收高中應屆畢業生。報名從當年5月開始。
二、高考:參加全國統一高考,一般軍校錄取分數較高,所以考生文化課基礎一定要好。
三、填報志愿:軍校招生報考是采取的提前單獨的方法,意思就是如果報考了軍校,即使沒有被錄取,其他院校也可以錄取,實際就是無形的增加了一次進入大學的機會,報考軍校不會影響你在其后選擇其他地方院校。對于報考哪一類的軍校要按照你的想法來,一定要謹慎,因為這是影響到你一生選擇,還有一點要值得注意,報考軍校一定要放在第一志愿,否則被錄取的機會相當小。
四、政審:參加政治審查的考生數量,由各省高校招生辦從第一志愿報考的同一所軍校,且分數在第二批本科線以上的人員中按照從高分到低分,依照招生數的三至四倍確定。如果你名列其中,你所在的縣(市、區)人民武裝部將會同當地招生部門到你所在中學和戶口所在地派出所,調查了解你在校表現、家庭及社會關系情況,并做出結論。
五、面試:如果你通過了政審,而且獲得面試的資格,你一定要按照通知參加面試,面試是由省軍區負責的,但是會有你報考的那個軍校的相關負責人一起進行面試,面試的內容包括你的入伍動機、語言表達能力、形象氣質、心理素質、邏輯思維能力、行為反應能力等方面來衡量,最后確定是“指揮類合格”還是“非指揮類合格”。
高考志愿專業怎么選擇
1、選專業看個人興趣
大學幾年都是圍繞你所選擇的專業來學習,所以千萬要慎重篩選,最好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志愿專業,這樣就不會因為學不進導致掛科等,總之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日后學起來也更輕松,家長也要尊重孩子,優先考慮到孩子的意愿。
2、選專業根據大學優勢來定
先敲定一些感興趣的志愿專業,再根據專業來篩選大學,因為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特點,最直觀的就是那些特色院校,如師范類、財經類、交通類、醫學類等等,它們在各自領域內都有很不錯的優勢。
3、選專業注意橫向比較
父母和考生明確選擇志愿的方向后,要做兩個方面的專業比較。一是同類性質院校比較,衡量選擇擬報考專業的院校實力;
二是不同類性質院校但有同類專業的比較,衡量選擇不同院校的專業實力。此外,相同名稱的專業在不同類院校中培養的方向和側重點也有不同,父母和考生還要注意這方面內容。
三、湖北警官學院最新介紹
湖北警官學院是湖北省省屬公安本科院校,其辦學歷史始于1949年7月成立的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安廳干部訓練班。其后,歷經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安廳公安學校、中央人民公安學院武漢分院、中央第二民警干校、湖北省公安學校、湖北省人民警察學校等發展階段。 1984年4月,成立湖北省公安專科學校,正式開展公安高等教育;1993年6月,校名調整為湖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2002年5月,學校在全國率先開展公安本科學歷教育,并更名為湖北警官學院。 湖北警官學院自建校以來,為政法公安機關和其他行業培養培訓了15萬多名業務骨干和專門人才。校友遍布全國各地,涌現出一大批英雄模范和先進人物,更有許許多多校友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業,默默奉獻,為我國*事業和現代化建設作出重要貢獻。 學院現有武漢市解放大道南校區和南泥灣大道北校區2個校區,校園面積512畝。學院內設中層直屬機構25個。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5400多人。現有教職工430人,其中正、副教授130多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200多人。學院實施教師與公安實戰教官雙向交流制度,目前“雙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7%。10多名教師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和省部級“教學名師”“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教師”“湖北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湖北省中青年法學家”等。多名教師入選教育部青年教師資助計劃,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學院高度重視學科專業建設,建成以法學為基礎,公安學、公安技術為主體,計算機科學技術為支撐的學科體系。專業建設以“公安學”“公安技術”類專業為主干,加強“法學”“計算機科學技術”類專業與公安類專業的融合和協同,彰顯學院專業特色。現有12個本科專業,其中公安專業有:治安學、偵查學、經濟犯罪偵查、刑事科學技術、警務指揮與戰術、網絡安全與執法、涉外警務、交通管理工程等;普通專業有:法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英語等。學院積極融入“雙一流”建設,落實一流本科專業“雙萬計劃”和一流本科課程“雙萬計劃”。現有公安學與法治湖北、公安技術2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刑事科學技術、偵查學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治安學、網絡安全與執法、警務指揮與戰術等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犯罪現場勘查學等14門課程入選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偵查學、刑事科學技術、治安學、信息安全、國際警務、思政課、警務戰術、刑事訴訟法學、涉外警務等教學團隊獲評省級教學團隊。建成憲法學與行政法學(公安法制方向)“湖北名師工作室”“楚天學者工作室”“余新民工作室”。已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 學院積極推進本科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建設,構建富有現代警察教育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積極建構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工作體系。日常警務化管理、課程教學與實訓、實驗教學、專業實訓實習、社會實踐、通識教育、校園文化活動、大學生科研創新大賽等培養模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一批教師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公安部科技進步獎,師生多次在“藍帽杯”“美亞杯”中國電子數據取證大賽、公安院校教學技能大賽、大學生科技應用創新大賽和全國高校國家安全素質展示活動等重要比賽中名列前茅。其中,在“美亞杯”第五屆中國電子數據取證大賽中榮獲個人一、二、三等獎13項,并獲團體賽總冠軍和學生隊組別一等獎。學生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屢創佳績,近三年來,考試通過率均高達70%,保持在各大院校法學專業前列。 學院大力加強科研工作,引導教師積極承擔各類科研項目,為公安工作提供智庫服務,形成了一批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建有法庭科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電子數據取證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社會治安治理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平臺。學院教師在《中國法學》《法學研究》等權威雜志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主持或承擔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攻關項目、教育部資助優秀中青年教師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課題300多項,獲得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人文社科)獎、司法部“全國法學研究和教材”獎等國家級、省部級教科研成果獎勵多項。近年來獲國家專利10多項。學院重視圖書文獻資源建設,建成智慧校園,實現了各主要系統數據的互聯互通與共享應用。 學院認真實施實踐育人工程,建有刑事科學技術實訓中心、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李昌鈺工作室省級大學生創新活動基地、“三真”司法鑒定中心、DNA專業實驗室、物證溯源技術研究所、禁毒技術與情報研究中心、公安大數據情報分析實驗室等一批實踐育人和創新研究基地。不斷強化校局合作機制,在武漢、十堰、鄂州等省內外公安機關建有22個實習基地。組織學生參與北京奧運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大運會、杭州G20峰會、青島上合峰會、武漢世界軍人運動會等重大活動安全保衛工作,累計達數萬余人次,近千人立功嘉獎,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和好評。 學院積極開展在職民警培訓,是“全國首任縣(市)公安局長、政委崗位培訓基地”“外警培訓基地”“湖北省政法干部教育培訓中心”“湖北省公安局長(政委)培訓基地”“新時代湖北公安派出所長學校”,年均培訓萬余人次。 進入新時代,學院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落實**“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的總要求,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教育教學為中心,推進公安高等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為政法事業和公安隊伍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文中數據截至2021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