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安徽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在安徽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安徽考生上恩施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00至398分,位次為274051至12274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安徽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00至398區間才能上恩施職業技術學院。
一、安徽考多少分能上恩施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安徽考生上恩施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4051名;
2、2021年安徽考生上恩施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5474名;
3、2020年安徽考生上恩施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2022年安徽考生上恩施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1552名;
5、2021年安徽考生上恩施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2746名;
6、2020年安徽考生上恩施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3391名;
二、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在安徽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安徽 | 理科 | 專科 | 235 | 274051 | 省政府 |
2022 | 安徽 | 文科 | 專科 | 302 | 151552 | 省政府 |
2、2021年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安徽 | 理科 | 專科 | 200 | 225474 | 省政府 |
2021 | 安徽 | 文科 | 專科 | 404 | 122746 | 省政府 |
3、2020年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在安徽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安徽 | 理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020 | 安徽 | 文科 | 專科 | 398 | 123391 | 省政府 |
什么二本適合撿漏
適合撿漏的二本:沈陽工業大學
沈陽工業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的多科性研究應用型大學,學校牢固樹立教學工作中心地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著力創建國內一流本科教育。沈陽工業大學在廣西(本科二批,普通類)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為393分。
容易撿漏的二本:重慶文理學院
位于重慶永川,是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
適合壓線生的二本:井岡山大學
位于江西吉安,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點支持建設高校。
填報高考志愿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1、挑大學、選專業的時候,一定要有一個清楚、明白的自我定位,這是靠譜地填報志愿的前提條件。該怎么做,才能使自我定位準確呢?
3、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即想要學習什么樣的專業,如果有明確的專業意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那些專業實力較強的院校。
2、如果沒有明確的專業意向,可以優先考慮一下院校。確定一下自己想要選擇綜合性院校還是理工類院校亦或是像財經或者語言之類的特色院校。
4、了解自己對于地區的選擇,是喜歡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還是像武漢、西安、重慶、成都這樣的名校云集的二線城市?亦或是選擇離家近一些的城市讀書?
5、了解自己本科畢業之后是選擇就業還是深造,如果選擇就業,就可以選擇那些就業比較好的專業就讀如車輛工程、土木工程、財經類專業、語言類專業等,如果選擇深造,就可以選擇一些基礎型、理論型、適用面較寬的專業填報。
三、恩施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恩施職業技術學院于2000年8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由原恩施教育學院、恩施財校、恩施農校、恩施工校、恩施林校和恩施供銷學校合并組建而成,其后,州機電工程學校、州民族體校、州藝術學校、州交通技工學校、州衛生學校、州商務技工學校相繼并入。學校的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37年,秉承“篤志厲行,厚德善技”校訓,為恩施州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大量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學校所在地——湖北恩施,位于神奇的北緯30度,有“世界硒都”“中國硒谷”之稱,是武陵山區交通樞紐,航班直達國內主要城市,41對動車開往全國各地,境內通車高速公路和鐵路8條,在建、規劃高速公路和鐵路14條。 學校是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湖北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湖北省優質高職學校,榮獲“國際硒茶人才搖籃” 殊榮,2021年5月入圍“國家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學校占地790多畝,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建有國家職業教育實訓基地4個(數控技術、計算機及應用、生物技術、建筑工程技術);國家級生產型實訓基地1個;國家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1個(富硒產品研發協同創新中心);國家“1+X”試點項目19個;省級示范性實訓基地3個(旅游管理、畜牧獸醫、生物制藥),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過億元。 學校現有教職工1249人,其中在崗教職工758人,教師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230人(其中博士8人),教授11人、副教授172人,享受國務院津貼專家2人、湖北名師1人、全國農業職教名師1人,湖北省師德先進個人1人,雙師素質教師213人,2個省級教學團隊。聘請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等近30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企業家、能工巧匠擔任客座教授和兼職教師。 學校下設經濟管理、機電工程、信息工程、生物工程、建筑工程、人文教育、旅游管理、體育、醫學等9個二級學院和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公共課部、中等職業教育部。學校現有國家專業示范點1個(旅游管理)、國家骨干專業2個(園林技術、畜牧獸醫)、省級品牌專業2個(旅游管理、畜牧獸醫)、省級特色專業4個(會計、園林技術、建筑工程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全校共開設經濟管理類、機電工程類、生物工程類、信息工程類、建筑工程類、旅游管理類、人文教育類、體育類、醫護類專業36個,面向浙江、海南、四川、湖南、安徽、重慶、西藏等21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在校學生18187人。 近五年,我校學生在全國職業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2人次、二等獎6人次、三等獎2人次;在省級專業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19人次、二等獎42人次、三等獎92人次;在全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獲得銀獎1項、銅獎4項。 學校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以創建*高水平高職院校和專業為目標,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承擔起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的重任,以科研為引領承擔起為恩施州建設提供智力支撐的使命,以非遺基地為載體承擔起傳承民族文化的擔當。學校正穩步推進辦學模式改革實現更加開放的辦學,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更加深度的校企協同育人,促進教學模式改革實現更加滿意的教學效果,加大內部體制機制改革實現更加高效的管理等四項改革;扎實推進優化生源結構、建設品牌特色專業、加強基礎設施、師資隊伍、黨的建設五大工程;堅持質量立校、特色興校、人才強校、依法治校的辦學方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為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教育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