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學好不好往往不是從他的網絡排名看,考生們應該更多的看他的口碑怎么樣,本文小編整理了一些關于北京科技大學的口碑、評價,同學們可以參考下面對北京科技大學的評論,包含校友對北京科技大學的評價、以及北京科技大學的排名等信息。
一、北京科技大學好不好
1.211工程大學,以工科而聞名,其材料、冶金、采礦專業全國前幾名。計算機、機械、土木建筑也都很好。理科一般,但是本科的理科實驗班非常好。文科偏弱一些。經管類中管理還行,主要是管工專業好一些,經濟偏弱。學校學風比較嚴謹。
2.我是北科化學畢業的,同宿舍就有物理系的,物理系總體水平還可以,就是這個專業的不好就業,但是理科專業考研調劑什么的都有一定優勢。當然北科最好的還是材料,你可以考慮看看。
3.整體水平和理工大交大差不多但由于冶金材料科技史實力過強掩蓋了其他學科的實力,所以很多學生進校后有若有所失的感覺,機械計算機管理自動化能源都在前茅,希望如果想要報考進校后發現這個專業不是這個學校最強的時候,不要氣餒,因為其他學科也是前列的,只是被個別學科的第一第二給掩蓋了,不管學哪一門,學好都有前途。
4.和大多數北京的學校比,住宿環境是相當好的了,因為宿舍都是比較新的樓,上床下桌6人寢室。兩個食堂的裝潢也很好很干凈。校園剛重新裝修了,環境是很好的。還有奧運體育館哦!
5.還是比較好的,是211大學,有很多有名的校友,原來是北京鋼鐵學院的時候是北京八大高校之一,和鋼鐵有關的專業都很不錯,只是校園面積不太大,不過環境還是很好的,冬天供暖也很不錯。
6.國際學院還不錯,是北科大下屬的一個二級學院,環境優美,教學質量良好,最重要的是門檻低,科大很多學院都要600多分才能進,國際學院500左右就可以。比較適合想上重點本科但是成績又不是非常高的同學
7.樹木很多,校園不算很大,宿舍樓高,但是有的小一點,食堂不錯,萬秀園鴻博園都很大。教學樓還可以吧
8.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首批211工程大學,首批設立研究生院的高校,首批特色985高校。工科實力很強,以前叫北京鋼鐵學院,在北京稍微上點年紀的人基本記住的都是這個名字,曾經的鋼院特別牛,清華北大鋼院,在北京號稱鋼老三,現在退步了不少。全國排名在30多到40多,材料、冶金專業一直是數一數二的,國際國內一直很認同。去年教育部的材料專業排名,只比清華少2分,排在全國第二,其它的機械,信息,采礦等等也都是全國排名很考前的專業,前三十差不多吧。工科以外的經管學院也是很有實力的。
9.學校還可以 住宿比較一般 至于市場營銷這個專業就比較醬油了 和工商管理及國際貿易一樣 屬于白學的學科 但市場營銷比前兩者強點 不是說這三個學科不好 而是這三者要想學好 都得有一定的實踐基礎 但作為學生來講基本不可能 其實更適合有過一段工作經歷的人 回來讀碩或者博
二、北京科技大學基本簡介
北京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Beijing,USTB),簡稱“北科大”,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重點建設院校,入選“20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設有“研究生院”和“國家大學科技園”,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成員。
學校于1952年由原北洋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著名大學的礦冶科系組建而成,初名北京鋼鐵工業學院,1960年更名北京鋼鐵學院,是全國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88年定名北京科技大學,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科為主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截至2017年底,全日制在校生2.5萬余人,其中本專科生13663人,各類研究生10433人,外國留學生985人,在站博士后239人;已形成多層次、較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擁有一支治學嚴謹的師資隊伍。
2018年,學校進入QS世界大學排名“世界大學500強”,8個學科進入“世界大學學科500強”;材料科學、化學、工程學、計算機4個學科進入ESI國際學科排名前1%;在2018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冶金工程學科排名世界第一。
三、北京科技大學全國排名
根據艾瑞深研究院發布的2019中國大學排行榜可知,北京科技大學2019年全國排名第42名,北京市內排名第9名,以下是北京科技大學歷年排名情況。
年度 | 全國排名 | 北京市內排名 |
2019 | 42 | 9 |
2018 | 47 | 9 |
2017 | 55 | 9 |
2016 | 41 | 8 |
2015 | 40 | 9 |
2014 | 39 | 9 |
2013 | 38 | 9 |
四、北京科技大學王牌專業
國家級特色專業:安全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礦物資源工程、機械工程及自動化、自動化、熱能與動力工程、環境工程、物聯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