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是211,也是985;中國農業大學通常被認為是一本大學或本科大學。如果考生的籍貫是四川、江西、吉林等,在上述省份按照本科第一批招生;考生籍貫為北京、遼寧、廣東等。學校在這些省市取消了本科一批次和本科二批次錄取批次的劃分,合并為本科批次招生以下是大風車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中國農業大學是什么類型學校,及錄取的最低分數線的詳細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
一、中國農業大學是什么樣的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院校基本屬性 | |
創建時間 | 1905年 | |
院校性質 | 公辦 | |
院校類型 | 農林 | |
率屬于 | 教育部 | |
是否是211 | 是 | |
是否是985 | 是 | |
是否是雙一流 | 是 | |
本科/專科 | 本科 | |
省/市 | 北京 海淀區 | |
碩士點 |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32 專業碩士學位類別:13 | |
博士點 |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22 專業博士學位類別:1 | |
院校地址 | http://www.cau.edu.cn/ | |
招生電話 | 010-62737682 | |
招生網址 | http://jwzs.cau.edu.cn/index.html | |
數據來源于大風車網,查詢請登錄:www.cReDITsaiLING.coM |
二、中國農業大學簡短介紹
中國農業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高校,是我國現代農業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歷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農科大學。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學農學院、清華大學農學院和華北大學農學院合并為北京農業大學。1952年10月,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機械系與中央農業部機耕化農業專科學校、華北農業機械專科學校、平原省農學院合并成立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1985年10月更名為北京農業工程大學。1995年9月,北京農業大學與北京農業工程大學合并成立中國農業大學,江澤民同志親自題寫校名。現任黨委書記姜沛民,校長孫其信。 長期以來,學校的建設與發展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北京農業大學于1954年被國務院列為全國6所重點院校之一,于1984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的10所高等院校之一。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于1960年被列為全國重點大學之一。學校于1995年進入首批“211工程”建設行列,于2004年被確定為“985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2017年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003年5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中國農業大學,發表了重要講話。2005年10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吳邦國委員長視察中國農業大學,祝賀農大建校百年,鼓勵學校再創輝煌。2009年5月2日,**、*胡錦濤視察中國農業大學,與師生代表親切座談,對青年學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對學校提出了“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步伐”的要求。2010年5月2日,胡錦濤*給中國農業大學師生回信,鼓勵全校師生為發展現代農業作出更大貢獻。2012年9月15日,*同志來校參加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在視察學校時要求學校教書育人和黨的建設“兩手抓兩促進兩不耽誤”,“真正建成有*的、具有農業特色的一流大學”,為學校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極大激發了全校師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歷經百年的世紀風雨,中國農業大學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農學、生命科學、農業工程和食品科學為特色和優勢的研究型大學,形成了特色鮮明、優勢互補的農業與生命科學、資源與環境科學、信息與計算機科學、農業工程與自動化科學、經濟管理與社會科學等學科群。學校共設有18個學院、1個實體教學單位和1個直屬系,涉及農學、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等7大學科門類;設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和體育與藝術教學部。在第四輪一級學科水平評估中,6個一級學科獲評A+,獲評A+的學科數量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六位;學校現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級中心(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3個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9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心、基地),9個省部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中國農業大學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1991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員)682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員)966人。專任研究生導師1658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096人、碩士生導師562人。聘期內兼職研究生第一導師253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22人、碩士生導師131人。中國農業大學具備培養學士、碩士、博士的完整教育體系。學校擁有19個博士后流動站,22個博士、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個專業博士、13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76個本科專業,8個第二學士學位專業。全日制本科生13483名,第二學士學位學生511名;全日制研究生11609名,其中全日制碩士研究生7195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4414名;非全日制在籍研究生829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360名。 中國農業大學堅持“德才兼備、全面發展、通專平衡、追求卓越”的人才培養理念,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具有寬厚的人文與自然科學基礎、扎實的專業知識與實踐技能、富有創新精神與能力的拔尖創新人才和行業領軍人才。在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的支持下,學校先后成立全國新農科建設中心、高等教育學會高等農林教育分會,引領推動高等農林教育改革與創新。學校大力推進專業認證工作,牽頭制定普通高等學校農林類專業認證標準,成為農科專業認證標準的制定者。農學專業率先通過國家農科專業(第三級)認證;植物保護、園藝兩個專業率先通過中俄聯合認證;農業水利工程、水利水電工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六個專業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學校擁有3名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高層次人才支持計劃”)教學名師、2名國家級教學名師和46名北京市教學名師,5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0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和3個北京高校優秀本科育人團隊。積極推進一流本科專業建設,23個專業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專業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專業入選北京市重點建設一流專業。此外,擁有14個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10個北京市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三、中國農業大學的王牌特色專業名單
序號 | 評級名稱 | 數量 | 專業/學科名稱 |
---|---|---|---|
1 | 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A級學科,世界一流建設學科 | 9 | 草學、植物保護、農業資源與環境、生物學、獸醫學、畜牧學、作物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農業工程 |
2 |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22 | 園藝、植物保護、農林經濟管理、金融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數學與應用數學、社會學、土地資源管理、草業科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資源環境科學、農業水利工程、農業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種子科學與工程、農村區域發展、化學、動物科學、食品質量與安全、農學、生物科學、動物醫學 |
3 | 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B級學科,一級學科,世界一流建設學科 | 4 | 農林經濟管理、園藝學、水利工程、生態學 |
4 | 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B級學科 | 6 | 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社會學、公共管理 |
5 | ESI全球前1% | 12 | 農學與林學、免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社會科學總論、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工程學、微生物學、化學、環境生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植物與動物科學、農業科學 |
6 | USNews全球最佳大學與學科排名全球第二 | 1 | 農業科學 |
7 | 2021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全球第七 | 1 | 農學與林學 |
8 | 中俄聯合專業認證 | 2 | 園藝、植物保護 |
9 | 北京市高校重點建設一流專業 | 1 | 動物醫學 |
10 |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 | 13 | 種子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農村區域發展、農林經濟管理、農業建筑環境與能源工程、環境科學類、化學、動物科學、食品質量與安全、動物醫學 |
11 | 首批“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 | 7 | 園藝、農林經濟管理、葡萄與葡萄酒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動物科學、農學、動物醫學 |
12 | 強基計劃本科專業 | 3 | 動物科學(動物育種)、種子科學與工程(植物育種)、生物科學 |
13 | 國家農科專業(第三級)認證 | 1 | 農學 |
14 | 美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IFT)國際認證 | 1 | 食品質量與安全 |
15 | 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11 | 植物保護、地理信息科學、會計學、機械電子工程、生物技術、水利水電工程、生態學、應用化學、生物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 |
16 | 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 1 | 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
17 | 2020中國最好學科全國第一學科 | 3 | 畜牧學、作物學、農業工程 |
18 | 2020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前5% | 5 | 作物學、農業工程、植物保護、獸醫學、食品科學與工程 |
19 | 2020中國最好學科排名前5%-10% | 6 | 農林經濟管理、園藝學、水利工程、生態學、農業資源與環境、生物學 |
數據來源于大風車網,查詢請登錄:www.cReDITsaiLING.coM |
四、往年中國農業大學的錄取分數線
省份 | 年份 | 科目 | 院校 | 最高分 | 最低分 | 平均分 | 最低位次 |
---|---|---|---|---|---|---|---|
北京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 659 | 636 | - | 4186 |
北京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 656 | 631 | - | 4761 |
北京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 646 | 630 | - | 4857 |
北京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 656 | 628 | - | 5063 |
北京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 | 629 | 604 | 612.00 | 8125 |
天津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1組(北京)) | 669 | 657 | - | 3891 |
天津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3組(北京)) | 671 | 656 | - | 4026 |
天津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5組(北京)) | 671 | 652 | - | 4625 |
天津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2組(北京)) | 654 | 651 | 653.00 | 4761 |
天津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4組(北京)) | 661 | 651 | - | 4761 |
河北 | 2022 | 歷史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公辦]) | 617 | 599 | 610.00 | 2217 |
河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公辦]) | 635 | 583 | 607.00 | 17536 |
山西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 597 | 575 | 581.00 | 6336 |
山西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 | 580 | 575 | 577.00 | 742 |
山西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A1) ((北京)) | 559 | 550 | 553.00 | 2343 |
山西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A1) ((北京)) | 557 | 535 | 546.00 | 18317 |
內蒙古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 | 569 | 558 | - | 696 |
內蒙古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 608 | 549 | - | 5540 |
內蒙古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中外合作) | 557 | 539 | - | 1342 |
內蒙古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中外合作) | 551 | 519 | - | 9913 |
內蒙古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B) | 529 | 495 | - | 14349 |
遼寧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公辦)) | 643 | 583 | - | 13945 |
遼寧 | 2022 | 歷史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公辦)) | 612 | 583 | - | 2256 |
吉林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10019)) | 604 | 560 | - | 5728 |
黑龍江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 | 592 | 559 | 568.00 | 5051 |
上海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辦學點北京海淀區)) | 564 | 556 | 560.00 | 5925 |
上海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辦學點北京海淀區)) | 583 | 554 | 567.00 | 6263 |
江蘇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03專業組(北京)) | 616 | 608 | - | 9960 |
江蘇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05專業組(北京)) | 621 | 608 | - | 9960 |
江蘇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04專業組(北京)) | 617 | 607 | - | 10403 |
江蘇 | 2022 | 歷史 | 中國農業大學 (02專業組(北京)) | 596 | 593 | 594.00 | 1585 |
江蘇 | 2022 | 歷史 | 中國農業大學 (01專業組(北京),(中外合作辦學)以下各專業國內學習期間學費每年8.8萬元至9.5萬元,國外學習期間按留學生標準收費) | 581 | 573 | 578.00 | 4716 |
浙江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北京)) | 657 | 641 | - | 12487 |
安徽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 624 | 610 | 614.00 | 7939 |
安徽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中外合作) | 603 | 592 | 597.00 | 14254 |
安徽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 | 596 | 592 | 594.00 | 1146 |
安徽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中外合作) | 579 | 578 | 579.00 | 2477 |
福建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專業組506(北京市)(公辦)) | 626 | 610 | - | 6289 |
福建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專業組999(北京市)(公辦)) | 630 | 608 | - | 6764 |
福建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專業組500(北京市)(公辦)) | 620 | 607 | - | 7002 |
福建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專業組999(1+3模式)(北京市)(公辦)) | 603 | 593 | - | 10561 |
福建 | 2022 | 歷史 | 中國農業大學 (專業組999(1+3模式)(北京市)(公辦)) | 594 | 590 | 592.00 | 1854 |
福建 | 2022 | 歷史 | 中國農業大學 (專業組999(中外合作)(北京市)(公辦)) | 589 | 586 | 587.00 | 2160 |
福建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專業組506(1+3模式)(北京市)(公辦)) | 598 | 585 | - | 12913 |
江西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校址北京市)) | 609 | 592 | 596.00 | 6560 |
江西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中外合作) ((校址北京市)) | 577 | 562 | 569.00 | 16560 |
山東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中外合作)(北京公辦)) | 595 | 584 | - | 25350 |
山東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公辦)) | 635 | 570 | - | 36818 |
河南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 632 | 604 | - | 13355 |
河南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 | 605 | 594 | 598.00 | 1666 |
河南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較高收費) | 595 | 582 | 587.00 | 26826 |
河南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較高收費) | 587 | 574 | 580.00 | 4515 |
湖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08組(公辦)(北京)) | 617 | 600 | - | 8086 |
湖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04組(公辦)(北京)) | 609 | 596 | - | 9218 |
湖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06組(公辦)(北京)) | 617 | 593 | - | 10157 |
湖北 | 2022 | 歷史 | 中國農業大學 (第01組) | 596 | 586 | 590.00 | 2455 |
湖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05組(國家專項計劃)(公辦)(北京)) | 595 | 585 | - | 12915 |
湖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03組(公辦)(北京)) | 583 | 581 | 582.00 | 14468 |
湖北 | 2022 | 歷史 | 中國農業大學 (第02組) | 581 | 577 | 579.00 | 3469 |
湖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07組(國家專項計劃)(公辦)(北京)) | 579 | 570 | - | 19208 |
湖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6組(北京市)) | 625 | 600 | - | 8298 |
湖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3組(北京市)) | 609 | 598 | - | 8925 |
湖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5組(北京市)) | 603 | 596 | - | 9540 |
湖南 | 2022 | 歷史 | 中國農業大學 (第1組) | 603 | 593 | 596.00 | 1408 |
湖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7組(北京市)) | 601 | 590 | - | 11574 |
湖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4組(北京市)) | 598 | 589 | - | 11950 |
湖南 | 2022 | 歷史 | 中國農業大學 (第2組) | 595 | 584 | 588.00 | 2182 |
湖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11組(國家專項)(北京市)) | 591 | 583 | - | 14295 |
湖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9組(國家專項)(北京市)) | 588 | 582 | - | 14722 |
湖南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第10組(國家專項)(北京市)) | 588 | 579 | - | 16011 |
廣東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專業組203)) | 637 | 613 | - | 13836 |
廣東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專業組204)) | 639 | 612 | - | 14345 |
廣東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專業組202)) | 624 | 610 | - | 15264 |
廣東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專業組208)) | 606 | 601 | 603.00 | 21235 |
廣東 | 2022 | 歷史 | 中國農業大學 ((專業組207)) | 588 | 582 | 585.00 | 3829 |
廣西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理73)(學校所在地北京市。咨詢電話01062737682)) | 629 | 584 | 596.00 | 6674 |
廣西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中外合作) ((中外合作)(文7)(學校所在地北京市。咨詢電話010-62737682)) | 592 | 580 | 583.00 | 3006 |
海南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 745 | 706 | - | 1314 |
海南 | 2022 | 綜合 | 中國農業大學 | 708 | 697 | - | 1627 |
重慶 | 2022 | 歷史 | 中國農業大學 ((公辦)(辦學地點:北京市海淀區)) | 604 | 580 | - | 1897 |
重慶 | 2022 | 物理 | 中國農業大學 ((公辦)(辦學地點北京市海淀區)) | 622 | 572 | - | 12838 |
四川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認同四川省少數民族地區加分項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651 | 616 | 625.00 | 11540 |
四川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 (認同四川省少數民族地區加分項目,但分值最高20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 | 615 | 602 | 605.00 | 1578 |
四川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中外合作)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認同四川省少數民族地區加分項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612 | 600 | 605.00 | 18307 |
四川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中外合作) (認同四川省少數民族地區加分項目,但分值最高20分。地址: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 | 591 | 588 | 590.00 | 3234 |
貴州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海淀區)) | 599 | 575 | 582.00 | 5088 |
云南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 | 651 | 615 | - | 5561 |
云南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預科)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 | 614 | 606 | - | 7211 |
陜西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 | 595 | 584 | 588.00 | 882 |
陜西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 | 607 | 572 | 582.00 | 8908 |
甘肅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海淀區)) | 573 | 553 | 559.00 | 3886 |
甘肅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 ((海淀區)(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僅錄取有專業志愿的考生;學費國內每年8.8至9.5萬元;如出國學習,合作院校將按留學生標準收取學費;詳細信息請務必向國際學院咨詢:010-62737793/4,http://icb.cau.edu.cn)) | 554 | 535 | 542.00 | 1571 |
青海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東路17號)) | 536 | 492 | 515.00 | 1730 |
寧夏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注北京市海淀區。)) | 541 | 521 | 531.00 | 1923 |
新疆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 | 556 | 522 | 534.00 | 2994 |
新疆 | 2022 | 文科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 | 521 | 513 | 517.00 | 856 |
新疆 | 2022 | 理科 | 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 | 440 | 403 | 414.00 | 1845 |
數據來源于大風車網,查詢請登錄:www.cReDITsaiLING.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