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本地本科大學有:重慶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重慶醫科大學、西南大學、重慶師范大學、重慶文理學院、重慶三峽學院、長江師范學院、四川外國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四川美術學院、重慶科技學院等。
一、重慶本地比較好的本科大學排名榜
2023年重慶本地所有本科大學排名榜暫無數據,以下是往年排名數據,僅供參考。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星級排名 |
34 | 重慶大學 | 6★ |
37 | 西南大學 | 6★ |
97 | 西南政法大學 | 5★ |
107 | 陸軍軍醫大學 | 5★ |
122 | 重慶醫科大學 | 4★ |
153 | 重慶郵電大學 | 3★ |
167 | 重慶交通大學 | 3★ |
177 | 重慶師范大學 | 3★ |
211 | 重慶工商大學 | 3★ |
233 | 重慶理工大學 | 3★ |
278 | 重慶科技學院 | 3★ |
281 | 重慶文理學院 | 2★ |
287 | 四川外國語大學 | 3★ |
293 | 長江師范學院 | 2★ |
306 | 四川美術學院 | 4★ |
384 | 重慶三峽學院 | 1★ |
452 |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 | 1★ |
506 | 重慶警察學院 | 2★ |
二、重慶部分本科大學簡介
重慶大學(ChongqingUniversity,CQU),簡稱重大,位于重慶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由教育部、重慶市、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雙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選“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范基地,為卓越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波大學聯盟、一帶一路高校聯盟、“長江—伏爾加河”高校聯盟、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
學校創辦于1929年;1942年成為一所綜合性大學;1952年調整為以工科為主的多科性大學;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1998年成為“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0年,原重慶建筑大學、重慶建筑高等專科學校與重慶大學合并組建為新的重慶大學;2001年列入“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重慶醫科大學創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而成,原名重慶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學校由位于渝中區的袁家崗校區和位于重慶大學城的縉云校區組成,校園總面積2650余畝。其中,縉云校區占地2000余畝,校園環境優美,風景如畫。
重慶理工大學誕生于1940年,前身是國民政府兵工署第11技工學校(對外化名“士繼公學”),曾是享譽國內的“兵工七子”之一,現為重慶市重點建設高校、重慶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設高校。
學校坐落于重慶市,共有花溪、兩江、楊家坪等3個校區,校舍建筑面積103萬平方米,擁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等3萬余人。由華南理工大學何鏡堂院士團隊設計的花溪主校區建筑群婉約典雅,景觀山水交融,獲得教育部優秀規劃設計一等獎,獲評為“重慶市十佳園林式單位”“重慶冬季最美大學校園”等榮譽。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面向和服務國家及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立了理、工、文、管、經、法、醫、藝等協調發展的多學科專業體系,擁有“十四五”重慶市重點學科14個,設有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5個(覆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6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2個,工程學、材料科學等學科位列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設有本科專業67個,其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1個、特色專業4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建有教育部首批現代產業學院以及國家級虛擬教研室、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示范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建有重慶市人才管理改革試驗區、重慶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重慶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和重慶市海智工作站等4個省部級人才平臺,擁有全國模范教師、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以及重慶英才等省部級以上優秀人才291人次,先后獲得“重慶市海外留學人員先進工作集體”“全市人才工作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