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重慶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重慶考生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81至370分,位次為109264至5096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重慶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81至370區間才能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一、重慶考多少分能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重慶考生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3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969名;
2、2021年重慶考生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最低分需要3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9326名;
3、2022年重慶考生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3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7203名;
4、2021年重慶考生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物理最低分需要2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7914名;
5、2020年重慶考生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9264名;
6、2020年重慶考生上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8199名;
二、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重慶 | 歷史 | - | 專科 | 360 | 50969 | 省政府 |
2022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371 | 97203 | 省政府 |
2、2021年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重慶 | 歷史 | - | 專科 | 388 | 59326 | 省政府 |
2021 | 重慶 | 物理 | - | 專科 | 281 | 97914 | 省政府 |
3、2020年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在重慶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重慶 | 理科 | - | 專科 | 289 | 109264 | 省政府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專科 | 370 | 58199 | 省政府 |
二本分數低的公辦大學有哪些
學校名稱 | 辦學性質 | 批次 | 2022最低分數線 |
山東工商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淮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57 |
邵陽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49 |
徐州工程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8 |
閩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26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26 |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31 |
吉林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33 |
贛南醫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河北中醫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57 |
淮陰工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26 |
鹽城師范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30 |
甘肅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26 |
紹興文理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57 |
渭南師范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55 |
臺州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張家口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46 |
湖北民族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36 |
蘭州財經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45 |
輸入分數預測大學網站有什么
在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很多家長和考生都很迷茫,不知道是選擇專業重要還是選擇學校重要。從學校的方面來說,好大學對于不同水平的成績有不同的理解,可以是985高校、211高校,雙一流高校以及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也可以是普通一本高校,每個人對好大學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從專業方面來說,填報的時候是不是考生和家長喜歡的專業錄取,或者是被一個就業前景好的專業錄取。
不管是選擇大學還是選擇專業,小編都推薦你使用《高考助手網志愿》進行模擬填報,高考助手網志愿不僅可以根據考生自己喜歡的專業進行填報,還可以將考生和家長心儀的大學添加進備選庫,在填報時直接從備選庫內添加,節約時間。
高考助手網志愿是一款致力于為高三學子提供高考志愿服務的產品。有著多年線上線下服務經驗,服務人群覆蓋全國31個省份,成功案例300萬+,錄取率高達99.2%以上,是學生和家長的不二選擇。
三、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成都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肇始于1951年,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為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由成都市人民政府舉辦,四川省教育廳主管。學校坐落于成都天府新區,占地面積730畝,現有教職工612人,其中專任教師486人,高級職稱占專任教師占比39.95%、碩博學位教師占比52.63%、"雙師"素質教師占比76%。在校全日制高職學生11346人。 學校以立德樹人為己任,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堅持"以人為本、鑄造未來"的辦學理念,堅持"辦一流高職、育大國工匠"的辦學定位,秉承"以德潤身、技臻至善"的校訓,大力實施"依法治校、改革興校、質量立校、人才強校"四大戰略,堅定"瞄準產業、對接行業、牽手企業、成就學業、創新創業、促進就業的""六業并舉"的發展思路,對標國家"雙高計劃"建設標準,努力建設"全國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工科高職院校,為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做強全省"主干",唱好"雙城記"、奪取"雙勝利"提供高質量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學校緊盯省市重大產業,構建專業集群。立足"中國制造2025",緊貼四川成都"5+5+1"現代產業體系,推進專業鏈與產業鏈融合,構建裝備制造、軌道交通、汽車工程、信息工程等7大專業集群,開設工業機器人、裝備制造、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新能源汽車、信息安全與管理等31個專業,每年為成都市重點產業輸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3000余人。 學校深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改革辦學體制。圍繞重大產業功能區,走進園區辦學,把學校建到園區,把課堂搬進廠區,在成都蒲江、龍泉驛、青白江、青羊分別設立裝備制造、汽車工程、跨境電商、財經工貿4個產業分院,采取"政府投入、園區承載、企業參與、高校運營"的模式,零距離為產業園區培養人才。近兩年為所在產業園區輸送人才1300余人。 學校著力創新人才培養,實施多元育人。整合政行企校多方資源,牽頭領辦成都市軌道交通、現代物流、汽車、建筑、財經商貿等5個專業職教集團,吸納區域內62所學校112家企業和行業協會,推進集團內"師資培訓、課程體系、教材開發、學生實訓、考核過程、評價標準"六統一。引企入校,與成都鐵路局、中國中車、中興通訊等知名企業合作共建現代軌道交通應用技術實踐中心、現代裝備制造技術實訓中心、中興通訊ICT人才培養基地等校內實踐實訓中心27個,育訓結合,工學交替,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實施"訂單式"培養,實現"招生即招工"。 學校堅持國際引領,搭建高端人才培養平臺。與德國工商大會(AHK)深度合作,引入德國巴斯夫(BASF)、戴姆勒-奔馳、西門子等企業,借鑒德國先進職教理念,建設"中德(四川成都)跨企業培訓中心",開展實踐教學、社會培訓、師資培養、鑒定認證和技能競賽。累計600余名師生獲得國際職業資格證書,為一汽大眾、京東方等大型企業培養國際化高端技術技能人才1000余人。 學校對接國家戰略,推動社會服務縱深發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為肯尼亞蒙內鐵路培訓當地技術人員;服務"精準扶貧"戰略,突出技術技能扶貧,為甘孜州石渠縣、阿壩州紅原縣、簡陽老龍鄉培訓技術技能人才;服務區域經濟發展,面向成都產業工人、離崗再就業人員、退役軍人、農村轉移勞動力等重點群體提升就業能力,年均培訓、技能鑒定近2萬人、各類認證考試12萬余人。 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穩定在93%以上,其中,80%在成都地區就業創業。2017年,日本、韓國等7國主流媒體駐華記者團來學校參觀訪問。2017年,學校"基于技術應用理虛實一體的國際高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入選四川省全面創新改革首批21條經驗成果并向全省推廣,人民日報以《職校里如何走出大國工匠》報道學校改革實踐。2018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學校召開"四川省職業院校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現場推進會"。2019年,"學習強國"和《中國教育報》分別以《構建"大思政"一體化育人體系》報到學校育人經驗。學院現為全國職教先進單位、教育部"1+X"證書制度試點單位、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四川省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首批四川省文明校園、四川省工業文化普及基地、成都市天府文化特色學校、成都市國際化示范窗口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