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安順學院在福建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福建考生上安順學院的分數在450至522分,位次為68986至1218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50至522區間才能上安順學院。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安順學院
1、2022年福建考生上安順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575名;
2、2022年福建考生上安順學院: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或地理))最低分需要5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716名;
3、2021年福建考生上安順學院: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最低分需要5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288名;
4、2021年福建考生上安順學院:歷史(歷史+(選考思想政治或地理))最低分需要5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450名;
5、2022年福建考生上安順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6606名;
6、2021年福建考生上安順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4289名;
7、2020年福建考生上安順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6093名;
8、2020年福建考生上安順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2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186名;
二、安順學院在福建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安順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選考思想政治 | 本科 | 494 | 20820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11 | 15575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選考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514 | 14716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471 | 68986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474 | 67180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75 | 66606 | 省政府 |
2、2021年安順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選考思想政治 | 本科 | 502 | 18288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13 | 15215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選考思想政治或地理) | 本科 | 516 | 14450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或生物) | 本科 | 473 | 66764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選考化學 | 本科 | 476 | 65250 | 省政府 |
2021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78 | 64289 | 省政府 |
3、2020年安順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福建 | 理科 | - | 本科 | 450 | 66093 | 省政府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本科 | 522 | 12186 | 省政府 |
退檔有什么影響
不能。退檔后不能被后面的志愿學校錄取,只能參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和下一個批次的錄取。不能錄取的原因:平行志愿下,檔案被前面的院校提取后,又被退檔,那么,就沒有機會再被平行志愿本批次的其他志愿院校提檔。因為平行志愿實行的是一輪投檔,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一旦被退檔,只能加入征集志愿或下一個批次了。
填報志愿:在志愿填報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好各個院校的往年錄取情況,尤其是目標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對于已經填報完志愿的同學來說,不要過分擔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另外,可以多留意高校的征集志愿,每年都有部分高校出現補錄機會。
征集志愿:某一批次錄取結束后,針對有些高校沒有招滿人的情況,省里公布補錄的分數線(降分幅度看缺額情況),并公布缺額的學校、專業、人數,供那些還未被錄取的、上了補錄線和要求的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自愿選擇是否重新填報志愿,參加補錄取的做法。
高考志愿怎么填報
采取即“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的原則,但同時需注意把握好沖、穩、保、墊之間的梯度關系。
在平行志愿填報時,不妨將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夠得著的理想院校作為志愿A,將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對口”院校作為志愿B和C,志愿D填一所“保守”院校,志愿E則填“墊底”院校。
其中的“跳一跳”“對口”“保守”“墊底”的幾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順序。
這樣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帶來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萬一沒達到“好院校”投檔分數,也有相應院校可讀,而不至于落到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當然,“沖一沖”也應當十分慎重,也要有一定的把握。
三、安順學院最新介紹
安順學院坐落在貴州省安順市。安順市位于貴州省中西部,素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稱。全市總面積9267平方公里,總人口300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39%。安順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貴州省歷史文化名城,擁有“亞洲文明之燈”普定穿洞古人類文化遺址、“千古之謎”關嶺“紅崖天書”、“世界唯一”的明代屯堡村落、“中國戲劇活化石”安順地戲、“東方第一染”安順蠟染,有“屯堡文化之鄉”、“蠟染之鄉”、“西部之秀”的美譽,是國家最早確定的甲類旅游開放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最美麗城市、中國十大特色休閑城市,境內有聞名遐邇的黃果樹瀑布。安順是中國共產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全國“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王若飛同志的故鄉,王若飛故居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首批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點之一。安順是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國家園林城市,是國家首批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城市、國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全國首批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安順學院是2006年升格組建的普通本科高校。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黔江師范學校,歷經黔江中學、省立安順師范學校、安順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發展階段,迄今已有80余年的歷史。學校至今已為社會培養了7萬余名各類合格專業人才,畢業生大多工作在基礎教育、基層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第一線,為我國西南地區教育事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學校2017年通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7年增列為貴州省碩士學位授權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占地面積1113畝,教學行政用房15.59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77萬余冊。學校現有在職教職工845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366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師資490人,有外國高端人才4人,享受省政府津貼專家1人,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帶頭人2人,安順市市管專家24人。開設有以本科教育為主的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藝術學10個學科門類共47個本科專業(方向),全日制在校生11489人。 學校現設有16個二級學院、4個教研教學部、8個教學科研輔助機構以及省級院士工作站1個、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省級學會、省級社科研究機構、省級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基地、省級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省級特殊教育師資培訓中心、省教育廳工程中心各1個和省教育廳創新團隊2個。有省級雙一流建設項目7項、省級特色重點學科1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支持學科7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省級特色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教學團隊3個、校級研究中心3個。 十三五期間,學校獲批各級科研項目577項,其中,國家級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118項,地廳級項目232項,累計獲科研經費4740萬元。學校教師累計發表論文2104篇,SCI、SSCI、CSSCI、EI等科學引文收錄222篇,出版著作63部。獲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三等獎5項,安順市科技進步獎3項。學校教師榮獲省級教學成果獎8項,學生榮獲全國性獎項430項、省級獎項1592項。 學校積極服務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注重培育與區域發展相適應的特色優勢學科。充分發揮人才優勢、科研優勢和貴州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貴州省高校鄉村振興研究中心平臺優勢,主動服務貴州“鄉村振興”“大數據”“大生態”三大戰略。學校特殊教育、旅游管理、飛行器設計與工程等學科專業在服務區域戰略發展中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與貴州大學、廣州大學、青島大學、上海農科院等省內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與韓國、泰國、柬埔寨、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和中國澳門、臺灣等地區20余所高校簽訂了合作協議,選派優秀學生赴合作高校學習。 學校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秉承“安道樂學、順理篤行”的校訓精神,立足安順、服務貴州、走向全國、放眼世界,學校深入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科研促校、文化名校”五大戰略,致力于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扎實,全面發展,具備較強專業知識、技能和能力,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促進提升學校辦學水平,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 校訓:安道樂學 順理篤行 校風:求真惟實 自強有為 教風:為人師表 善教樂教 學風:知行合一 經世致用 考風:公平公正 誠實誠信 校歌:《安順學院校歌》 辦學類型:應用型大學。 辦學層次:全日制本科教育為主 積極開展研究生教育 服務面向:立足安順,服務貴州,面向全國,放眼世界。 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基礎扎實,全面發展,具備較強專業知識、技能和能力,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 發展目標:堅持走特色發展、重點發展、創新發展之路,扎實推進內涵建設,著力提升教育質量,為建設特色鮮明、優勢突出、質量優良的地方性應用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安順學院走過了80余年的風雨歷程,面向未來,全校師生員工將憑著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服務貴州和安順“三大戰略”,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貴州新未來做出更大的貢獻,奮力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篇章。 2021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