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福建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銅陵學院在福建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福建考生上銅陵學院的分數在484至512分,位次為61293至1446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福建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84至512區間才能上銅陵學院。
一、福建考多少分能上銅陵學院
1、2022年福建考生上銅陵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954名;
2、2021年福建考生上銅陵學院:歷史(歷史+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51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59名;
3、2022年福建考生上銅陵學院:物理(物理+不限選考科目)最低分需要4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1293名;
4、2020年福建考生上銅陵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463名;
二、銅陵學院在福建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銅陵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03 | 17954 | 省政府 |
2022 | 福建 | 物理 | 物理+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484 | 61293 | 省政府 |
2、2021年銅陵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福建 | 歷史 | 歷史+不限選考科目 | 本科 | 510 | 16059 | 省政府 |
3、2020年銅陵學院在福建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福建 | 文科 | - | 本科 | 512 | 14463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怎樣填寫
1、按名次來確定大學,由于每年的各種因素都有所不同,大學的錄取分數線也會有所波動,但是排名是相對比較穩定的,大家可以參考排名來確定自己想要報考的大學。
2、高考志愿填報在選擇專業時要以興趣優先,興趣是你最好的老師。當然也要盡量避免冷門專業,畢竟冷門也是有它的原因,比如說就業率低啊,工資低啊,就業專業不對口等等。
3、優選目標志愿,說白了就是在你自己喜歡的院校及專業進行自由組合挑選。那你也要保證你能被你優選的志愿所錄取,不然就是一場空。
4、參考去年錄取分數線做個排名,填報志愿時可以“沖一沖”、“穩一穩”、“抱一抱”。簡單來說呢,就是沖更好的院校,抓住自己喜歡的院校,保證能被錄取的院校。以上皆不可盲目,在學校跟專業上要進行全面分析,盡量避開“高分低就”這種尷尬的結局。
有哪些公辦二本醫科大學吃香
全國排名 | 學校名稱 | 類型 |
216 | 江西中醫藥大學 | 醫科 |
224 | 山東中醫藥大學 | 醫科 |
230 | 寧夏醫科大學 | 醫科 |
237 | 長春中醫藥大學 | 醫科 |
246 | 福建醫科大學 | 醫科 |
250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醫科 |
253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醫科 |
253 | 貴州醫科大學 | 醫科 |
256 | 湖北醫藥學院 | 醫科 |
256 | 遼寧中醫藥大學 | 醫科 |
268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醫科 |
268 | 內蒙古醫科大學 | 醫科 |
273 | 廣西中醫藥大學 | 醫科 |
273 | 海南醫學院 | 醫科 |
281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醫科 |
293 | 錦州醫科大學 | 醫科 |
293 | 徐州醫科大學 | 醫科 |
301 | 湖南中醫藥大學 | 醫科 |
301 | 遵義醫科大學 | 醫科 |
319 | 西南醫科大學 | 醫科 |
323 | 濰坊醫學院 | 醫科 |
334 | 新鄉醫學院 | 醫科 |
334 | 云南中醫藥大學 | 醫科 |
340 | 廣東醫科大學 | 醫科 |
346 | 濱州醫學院 | 醫科 |
三、銅陵學院最新介紹
銅陵學院是一所財經特色鮮明,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工、文、理、藝、法等學科專業協調發展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其前身為銅陵財經專科學校,2000年合并安徽省冶金工業學校和銅陵師范學校,2002年升格為普通本科高校。學校是安徽省首批示范應用型本科高校,2015年獲批為安徽省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立項建設單位,2018年5月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2019年9月獲批安徽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20年4月,“銅陵學院大學生創客空間”成功入選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名單,成為安徽省唯一依托高校運營的國家級眾創空間。 學校坐落于皖江新興工貿港口城市、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的銅陵市。現有翠湖、育秀兩個校區,校園占地面積1310畝,各類校舍面積452112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60.33萬冊,中外文期刊1500余種。設有14個二級學院(部),63個本科專業,擁有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會計學、國際經濟與貿易)、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財務管理)、2個國家級一流課程(會計學、創業學基礎),2個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領基地、10個省級特色專業、14個省級一流專業、13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等。編輯出版學術刊物《銅陵學院學報》。現有專任教師904人,副高以上職稱教師309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716人,外聘教師233人。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0337人,成人教育在籍生991人。 積極探索應用型高校辦學之路,深入推進實踐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和社會責任教育“三位一體”教學改革。學校率先提出培養應用型人才、建設應用型高校的辦學理念,2008年,發起創立了“安徽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行知聯盟),在全國產生積極影響,受到了時任國務委員劉延東的批示,《光明日報》等國家媒體評價“為新建院校謀求發展探索出一條新路”。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深入推進“三進入三延伸”(企業進校園、企業家進課堂、科技攻關項目進學校;實驗室延伸到企業、課堂延伸到生產一線、教師培養延伸到社會)校企協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企業合作開設了華為、藍盾、中鼎、金緯、招商信諾、速度中國、青鳥儲備等特色冠名班,泰富、新能等創新創業特色班。建有GE Fanuc自動化集成、羅克韋爾DCS集散控制、博世力士樂氣液電、用友新道仿真企業虛擬商業社會等一批實驗實訓中心,建成1個國家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6個省級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14個省級示范實驗實訓中心和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注重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加拿大、俄羅斯、韓國等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與合作關系,與韓國又松大學聯合開展了“2+2”合作辦學。 牢固樹立以服務求支持、以貢獻求發展的理念,深入推進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努力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建設“四個中心”(人才培養和人力資源培訓中心、產學研合作中心、政府決策咨詢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四個基地”(實習實訓基地、畢業生就業基地、教學基地、研究基地)。擁有“工程液壓機器人”省級重點實驗室、安徽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皖江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光電子應用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銅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等17個科研機構,建成“安徽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省級高校智庫、“面向銅基新材料產業的光電檢測與智能裝備”省級科研團隊,初步形成了校地、校企、校校互利共贏、共生共育、共同發展的局面。 始終堅持文化育人,大力培育和弘揚以沈浩精神為內核、以銅文化為特征的校園文化。積極踐行*核心價值觀,秉承“明德尚能、博學日新”校訓,堅持把沈浩精神融入校園文化活動,建設了沈浩精神傳承基地。 辦學聲譽不斷擴大,學校先后榮獲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實施高校。招生分數線連續多年穩居安徽省同類院校前列,2020年,學校文、理科最低錄取線分別超出安徽省控線34分、57分。人才培養質量逐步提高,學生多次在國際國內大賽上獲獎,在2015年“英國國際微電腦鼠大賽”中榮獲冠軍。多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0%以上,社會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滿意度均在96%以上。《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新華社》《學習強國》等知名媒體多次報道我校辦學成果。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學校將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全國教育大會和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堅持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定走內涵建設、開放辦學、合作育人、特色發展辦學道路,深入貫徹落實學校第三次黨代會戰略部署,開啟“十四五”發展新征程,積極發展新經管、新工科、新文科專業,繼續鞏固和彰顯財經教育優勢,努力建設特色鮮明的地方應用型高水平大學,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202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