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的分數在160至160分,位次為112687至8084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60至160區間才能上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
1、2022年甘肅考生上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2687名;
2、2021年甘肅考生上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2216名;
3、2020年甘肅考生上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2022年甘肅考生上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0842名;
5、2021年甘肅考生上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164名;
6、2020年甘肅考生上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二、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160 | 112687 | 省政府 |
2022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160 | 80842 | 省政府 |
2、2021年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160 | 112216 | 省政府 |
2021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160 | 82164 | 省政府 |
3、2020年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020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高考平行志愿如何錄取
1、分數優先:每一批次每一階段院校錄取時,高考總分高的考生先于總分較低的考生投檔。
例:甲考生600分,志愿1北京大學、志愿2清華大學、志愿3中國人民大學;乙考生598分,志愿1中國人民大學、志愿2復旦大學,由于甲考生分數高于乙考生,所以甲考生先投檔。
如果甲考生不夠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但夠中國人民大學分數線,雖然其填在志愿3,甲也是先被投進中國人民大學;雖然乙考生志愿1是中國人民大學,依然在后面投檔,這就是分數高優先投檔。
2、遵循志愿:每個考生所填的院校志愿是有先后順序的,計算機投檔時按考生填報的院校志愿順序依次進行檢索。
說明:新高考省份通常有96~100多個志愿,投檔時按照志愿1、志愿2、志愿3、志愿4...順序投檔,直到滿足就投出,都不滿足就掉檔了。所以要把分數最高、最想上的學校專業填在最前面。
3、一次投檔,不再補檔:省考試院在正式投檔前一般會進行多次模擬投檔,看是否有問題,以及和各院校溝通是否需要調整招生計劃等。模擬沒有問題后,會正式投檔,投檔后不再補充投檔,只有在院校沒有錄滿的情況下會組織征集志愿填報。
本科中外合作什么意思
本科中外合作辦學通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有兩種辦學方式:一是學歷教育項目,二是非學歷教育項目。注意:就讀非學歷教育項目的,若該項目未能獲得教育部審核認證,即不能承認該項目所獲學歷。
中外合作辦學的兩種方式
一是學歷教育項目,必須通過統招考試,填報志愿,畢業后分別獲得中外雙方學校頒發的文憑(如:清華大學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合作舉辦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
一是非學歷教育項目,無須填報志愿,參加學校自己舉辦的入學考試即可。中方學校修得相應學分后,通過語言考試后再被合作學校錄取,畢業后獲得外方學校頒發的文憑(如:中國農業大學與荷蘭萬豪勞倫斯坦瓦格寧根大學(原荷蘭勞倫斯坦國際農學院)合作舉辦園藝專業非學歷項目)。
三、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于2010年2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是一所以培養環保、節能、低碳及相關行業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主要特色的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學校隸屬廣東省教育廳。2021年,經省人民政府批準,原“廣東省環境保護職業技術學校”并入我校,開啟集團辦學新征程。學校現有南海校區和廣州校區2個校區,在校學生1.2萬余名,教職工700多名。學校環境優美,教學生活設施完善,是環保部第一批國家環境保護培訓基地、國家第二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教育部“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廣東省高校節能示范單位、廣東省環境教育基地、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廣東省首批十個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之一。 學校圍繞生態環境保護辦學特色和服務區域產業發展要求,下設環境工程學院、環境監測學院、環境管理與大數據學院、人居環境學院、節能與安全學院、先進制造學院,食品健康學院等7個二級教學學院及繼續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公共課教學部、體育工作部、中職教育部等6個教學機構。按照環境保護全過程管理的理念,建立起從源頭清潔生產到中間循環經濟,再到末端工程治理及其延伸專業全覆蓋的專業體系。學校始終以專業建設為引領提升辦學水平,現有省一類品牌專業2個,省二類品牌專業3個,省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3個。設有央財支持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2個,重點實訓基地1個,省級公共實訓中心2個,省環保專項資金支持重點實驗室1個,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3項,當選為全省高職院校“資源環境與能源材料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在全國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修(制)訂中擔任“環境保護類”專業的組長單位,環保行業和高職教育界影響力不斷提升。 學校著力建設一支數量、結構合理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現有院士工作室3個,珠江學者崗位1個,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5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二級教授2人,博士33 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南粵優秀教師9人,南粵優秀教育工作者3人,全省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個人1人,國家環境保護專業技術領軍人才、國家環境監測尖端人才1人,省級高職教育專業領軍人才培養對象3人。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秉承“厚德、精業、創新、有為”校訓,堅持“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學者、一切為了學問,一切為了學校”的辦學理念,貫徹“與廣東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崛起共成長,為廣東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做貢獻”的辦學宗旨,以“創新強校工程”為抓手,以產教融合為育人路徑,深化校企合作,以賽促學,以賽促教,近年來在全國高職院校水環境監測技能大賽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廣泛認可。學校每年舉辦全省節能與生態環保人才專場招聘會,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就業率穩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建校以來,學校向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技術技能人才,為我省生態環保等行業提供培訓服務和技能鑒定逾10萬人次,有力推動我省生態環境事業發展。 學校實施特色辦學,走產教研相結合的道路,發揮特色辦學優勢和師資技術優勢,助力污染防治攻堅戰。學校在科研與科技服務方面不斷開拓創新,不斷增強服務區域經濟發展能力,提升辦學水平,與佛山、珠海、中山、肇慶、江門、清遠等地市生態環境局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建立起協同創新、深度融合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促進地方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和學校教學科研互融互促共同發展。學校積極構建“省市校”三級科研平臺融合發展的科研創新平臺體系,現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省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1個、省高新技術企業1家、佛山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佛山市科研創新平臺5個以及校級創新研發中心10個。學校科研經費投入多年位于全省前列,近兩年在全省高職院校中均排名第二。 未來五年,學校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新時代**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關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貫徹*生態文明思想,堅持*辦學方向,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把握“雙驅驅動”發展戰略機遇,主動服務國家戰略發展需要,積極申報職業本科專業,推動氫能經濟職業學院建設,形成南海高職教學園、氫能科技創新園、廣州中職教學園、產教融合園“一校三區四園”的發展格局;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全國規模最大水平一流的生態環境保護高等職業學院,全國技術服務總量最多的生態環境保護高等職業學院,華南地區乃至全國最大的生態環境保護從業人員繼續教育基地,環境工程技術和環境監測技術力爭建設成為職業本科專業,最終把我校建成生態環境保護職業本科大學。 (2021年9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