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黃岡師范學院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黃岡師范學院的分數在417至501分,位次為48556至1056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17至501區間才能上黃岡師范學院。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黃岡師范學院
1、2022年甘肅考生上黃岡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4019名;
2、2021年甘肅考生上黃岡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6063名;
3、2020年甘肅考生上黃岡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8556名;
4、2022年甘肅考生上黃岡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565名;
5、2021年甘肅考生上黃岡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461名;
6、2020年甘肅考生上黃岡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422名;
二、黃岡師范學院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黃岡師范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21 | 44019 | 省政府 |
2022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73 | 10565 | 省政府 |
2、2021年黃岡師范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17 | 46063 | 省政府 |
2021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82 | 12461 | 省政府 |
3、2020年黃岡師范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34 | 48556 | 省政府 |
2020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501 | 12422 | 省政府 |
有哪些低分冷門的211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省唯一一個被評為211院校的大學,因此學校獲得了很多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資金支持。在口碑上來說,太原理工大畢業生普遍被認為專業比較扎實。在分數上來說,相比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同類高校,確實性價比很高。
石河子大學
石河子大學位于新疆石河子市,是國家 “211工程”重點大學,學校現有經濟、法、教育、文、歷史、理、工、農、醫、管理、藝術等11大學科門類。因為地理位置偏遠,加上名氣不太大。導致石河子大學雖然是211大學,但是每年報考人數卻很少,所以錄取分數也并不高,如果有分數不是很高,但是又想去211上學,不介意地理位置的學生,可以考慮這所學校。
寧夏大學。
作為我國最冷門的211院校之一,寧夏大學的地理位置確實并不好,教學和科研資源也難以趕得上東部地區,排名比較靠后。但它畢竟是211院校,有一定的認可度,再加上考研分數線并不高,報考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211大學中分數線最低的十所大學分別是:西藏大學(521分)、安徽大學(528分)、石河子大學(530分)、貴州大學(537分)、新疆大學(541分)、青海大學(542分)、海南大學(543分)、東北林業大學(543分)、延邊大學(547分)和河北工業大學(548分)。
以上211大學中多數的地理位置都較為偏遠,報考人數不多,所以分數線并不高。不過它們雖然在211大學里不算實力非常強的大學,但和國內大多數本科高校比起來,實力還是不錯的。
有哪些低分冷門的211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是山西省唯一一個被評為211院校的大學,因此學校獲得了很多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資金支持。在口碑上來說,太原理工大畢業生普遍被認為專業比較扎實。在分數上來說,相比經濟較發達地區的同類高校,確實性價比很高。
石河子大學
石河子大學位于新疆石河子市,是國家 “211工程”重點大學,學校現有經濟、法、教育、文、歷史、理、工、農、醫、管理、藝術等11大學科門類。因為地理位置偏遠,加上名氣不太大。導致石河子大學雖然是211大學,但是每年報考人數卻很少,所以錄取分數也并不高,如果有分數不是很高,但是又想去211上學,不介意地理位置的學生,可以考慮這所學校。
寧夏大學。
作為我國最冷門的211院校之一,寧夏大學的地理位置確實并不好,教學和科研資源也難以趕得上東部地區,排名比較靠后。但它畢竟是211院校,有一定的認可度,再加上考研分數線并不高,報考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211大學中分數線最低的十所大學分別是:西藏大學(521分)、安徽大學(528分)、石河子大學(530分)、貴州大學(537分)、新疆大學(541分)、青海大學(542分)、海南大學(543分)、東北林業大學(543分)、延邊大學(547分)和河北工業大學(548分)。
以上211大學中多數的地理位置都較為偏遠,報考人數不多,所以分數線并不高。不過它們雖然在211大學里不算實力非常強的大學,但和國內大多數本科高校比起來,實力還是不錯的。
三、黃岡師范學院最新介紹
黃岡師范學院地處楚頭吳尾、通江達海、和省會武漢同城化的人文重鎮與全國宜居城市——湖北省黃岡市,是湖北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擁有750萬人口的黃岡市第一高等學府。 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05年的“黃州府師范學堂”,歷經“省立黃岡鄉村師范學校”“湖北省立黃岡師范學校”“黃岡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等變遷;1999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層次的“黃岡師范學院”;2011年10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學校獨立開展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歷經百余年耕耘,學校現已發展成為一所涉及理、工、農、經、文、史、法、教、管、藝、醫等11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擁有碩士研究生、本科兩種辦學層次,專業體系較為齊全,設有20個教學學院,開設本科專業70個。學校現有校園面積2002畝,面向全國27個省市招生,有全日制在校學生19750人。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著力推進“百名博士引進工程”,現有專任教師1182人,其中正高138人,副高372人,博士407人,碩士584人;有國家和省級各類榮譽專家100余人。學校還聘請有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重點高校的100余名知名學者、教授、博士生導師為兼職教授。 學校教學改革和質量工程穩步推進,現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4個,通過教育部師范類二級認證專業2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教育部定點教改試點專業1個,教育部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項,教育部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132項。省級及以上教學成果獎28項,省級試點學院1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9個,省級品牌專業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1個,省級教學團隊12個,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12個,省級新興(支柱)產業人才培養計劃項目6項,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5項,省級荊楚卓越計劃項目6項,省級一流課程、精品課程等53門,省級教學研究項目113項。 學校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升,學生在2011至國際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MCM/ICM)中連續榮獲一等獎、二等獎,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連續10年榮獲國家獎(其中連續8年榮獲國家一等獎),在2015、2017年“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分獲銀獎和銅獎,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比賽、電子設計大賽、“CCTV杯”外語競賽、“全國校園DV”攝影作品展、“創青春”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田家炳杯”全國師范院校師范生教學技能競賽等重要賽事中都取得優異成績。 2006年開始,學校先后與武漢理工大學、湖北大學、上海師范大學、長江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武漢工程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聯合培養研究生。2012年開始獨立培養教育碩士研究生,現有10個教學學院、11個領域面向全國招收教育碩士,現已培養碩士研究生405人;有教育碩士導師212人,其中,全國教育碩士優秀教師15人,全國教育碩士優秀教學管理工作者3人,另外聘請行業導師187人。現建有全國教育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示范基地1個,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7個。教育碩士培養質量穩步提升,先后獲得全國全日制教育碩士專業教學技能大賽、全國研究生數學建模競賽等獎項50余項,超過半數的學生獲得過省、市級教學技能競賽獎項。 學校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協同推進,現有全國普通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湖北省中科產業技術研究院1個,湖北省鋼結構研發檢測共享平臺1個,“十四五”湖北省優勢特色學科(群)3個(含培育學科(群)1個),湖北省級重點學科和省級重點培育學科5個;湖北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湖北省校企聯合創新中心5個,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1個;建有李時珍大健康產業研究院、大別山鄉村振興研究院等20多個校內研究機構。 近年來,學校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6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0項,參與國家“863”“973”、國家科技攻關項目6項,主持教育部、文化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項目70余項,湖北省自科基金、社科基金項目230余項。科研成果、教學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含)獎勵75項,獲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近430項。 學校國際交流廣泛,為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理事單位,已與美國、英國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校與機構建立了交流合作關系。先后聘請300余名外籍專家、學者來校任教、講學;派出學術骨干310余人次赴國(境)外高校和科研單位研修、合作交流;選派近200名師生赴國外開展國際中文教育。2010年,學校成立國際教育學院,開展國際合作辦學,先后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5項;2018年,與俄羅斯維亞特卡國立大學合作舉辦“1+3”聯合培養本科教育項目;與斯里蘭卡薩伯勒格穆沃大學合作建設“孔子課堂”1所。 學校畢業生始終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近年來,每年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在94%以上,部分學院應屆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的比例達50%。學校歷屆畢業生立足本職工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一大批校友成為各條戰線上的中堅和骨干。學校教師教育特色明顯,是教育名師的成長搖籃。全國知名的黃岡中學四任校長及大批骨干教師均是我校畢業生,黃岡縣市區80%以上的中學有我校畢業生擔任學校領導和骨干教師。慕名而來的參觀者感慨地說:“黃岡中學和黃岡的基礎教育是個謎,謎底就在黃岡師范學院”。 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全國綠化先進集體”“全國模范職工之家”“全國高校農校對接工作先進單位”“全國高校教育新聞宣傳金獎單位”“全國本科高校融媒體影響力50強”“全國大、中學生體育賽事優秀承辦院校”“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中華古詩文吟誦和創作實驗高校”“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高校黨建工作先進單位”“湖北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湖北省平安校園”“湖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湖北省園林式單位”“湖北省高校綠化管理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奮進新時代,啟航新征程。當前,全校師生正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引,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內涵發展,為把學校建設成為“全省一流、全國知名”的高水平黃岡師范大學而努力奮斗! (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