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惠州學院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惠州學院的分數在400至454分,位次為54648至2010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00至454區間才能上惠州學院。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惠州學院
1、2022年甘肅考生上惠州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1500名;
2、2021年甘肅考生上惠州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4648名;
3、2020年甘肅考生上惠州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0353名;
4、2021年甘肅考生上惠州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102名;
二、惠州學院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惠州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07 | 51500 | 省政府 |
2、2021年惠州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00 | 54648 | 省政府 |
2021 | 甘肅 | 文科 | 本二 | 454 | 20102 | 省政府 |
3、2020年惠州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本二 | 431 | 50353 | 省政府 |
模擬志愿填報不填有影響嗎
雖然說各省市都為高考學子們準備了模擬志愿填報,但是有些考生及家長不是很想好好的把握住這個機會,在模擬志愿填報期間并沒有填報,但是過后又擔心不填報會對正式的填報有影響。
有影響是真的,但是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不能填報志愿之類的,而是會在正式填報志愿的時候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有很多地方都是需要花費時間去整理和弄清楚的。
因此,模模擬志愿填報就是一個讓考生及家長熟悉并能夠很好的整理自己的志愿的一個過程,就像是一場比賽,別人在比賽之前都會做好熱身運動,而你就只是吃飽喝足就上來了,結果可想而知,當然,有的人天生底子好,隨便就可以成為冠軍,但那只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還是要準備一下的。建議大家還是要填模擬志愿填報的。
高考剛過二本線應該怎么報考大學
剛過二本線的考生在報考志愿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考慮自己想上二本還是三本,其實在小編來看,如果不能夠保證二本學校被錄取的情況下,大家可以選擇一個比較好的三本大學,畢竟這也是一個能夠保證自己能夠上大學的機會,一些三本大學實際上和二本大學相差不大的,雖然二本大學在就業上的等方面會比三本大學更加吃香一些,但是如果你的成績在選擇二本大學上是比較困難的話,選擇三本也不免是一個比較好的出路。
對于這類高考剛過二本線的學生,我們要是想要上二本院校的話,那么我們只能考慮一些偏遠地區的二本大學中的冷門專業,這樣自己能夠被錄取的幾率也是能夠提升的,如果你不喜歡報考的專業也是沒關系的,我們可以在被錄取之后在大學期間進行轉專業,所以大家只要能夠保證被錄取,其它的專業方面在學校還是能夠調劑的。
三、惠州學院最新介紹
惠州學院地處全國文明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是省屬全日制公辦本科高校、普通本科轉型試點高校、省市共建本科高校和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省第二批雙創示范基地、省創建國家教師教育創新實驗區立項院校、省第三批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省高校“三全育人”體制機制建設試點單位。 學校前身為1946年創辦的廣東省立惠州師范學校,1978年升格為惠陽師范�?茖W校,2000年升格為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辦學75年來,秉承“敦重明辨、求真致用”校訓,努力建設理工科特色鮮明、教師教育協調發展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培養具有科學精神、人文素養、國際視野、創新思維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成為東江流域重要的人才“搖籃”。 學校占地近2500畝,面向23個�。ㄗ灾螀^、直轄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逾1.9萬。目前設有17個二級學院,開設58個本科專業;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專業10個、省級各類優勢專業32個;教育部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項,省首批協同育人平臺——卓越法律人才協同育人平臺、省級示范性產業學院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0個、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3個(國家級1個,省級12個)、省級示范性教師教育實踐基地17個、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7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2項。在“2016-2020年全國新建本科院校學科競賽排行榜前100”中,我校名列全國第13位、廣東省第2位的突出成績。 學�,F有省重點學科6個,各類科研創新平臺67個(國際合作平臺1個、院士平臺2個、省廳級平臺14個、市級科平臺17個)。近10年獲得縱向科研項目1179項(國家級75項),科研項目經費累計突破1億元;獲國內外專利授權633件(含中國發明專利122件、美國專利授權2件);獲政府科研獎勵71項(省部級及以上15項);連續舉辦三屆“惠州學院-馬來西亞理工大學聯合學術研討會。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065名,其中教授113名、副教授275名;博士439名,博士占比40%以上;特聘院士2名;全國優秀教師、省“教學名師”等拔尖人才28名,省優秀教學團隊、高校創新團隊13個。學校堅持走國際化辦學道路,同美、日、俄等13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近50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聘請外籍及港澳臺籍教師53名。 學校堅持服務地方,近10年與240家企事業單位簽訂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遴選64項科研成果參展第一、二屆中國高�?萍汲晒灰讜�,成功簽約136項次;承擔社會委托項目680余項,獲經費6027.2萬元;服務地方繼續教育培訓逾17萬人次,引領支撐地方文化教育事業發展。 當前,學校凝心聚力、砥礪前行,立足惠州、融入灣區,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為建設高水平應用型大學而不懈奮斗! 統計數據截止于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