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的分數在160至160分,位次為116035至4435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60至160區間才能上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
1、2022年甘肅考生上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理科最低分需要2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0314名;
2、2021年甘肅考生上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理科最低分需要2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1192名;
3、2020年甘肅考生上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理科最低分需要27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6035名;
4、2022年甘肅考生上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文科最低分需要3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4351名;
5、2021年甘肅考生上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文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164名;
6、2020年甘肅考生上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二、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228 | 110314 | 省政府 |
2022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371 | 44351 | 省政府 |
2、2021年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203 | 111192 | 省政府 |
2021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160 | 82164 | 省政府 |
3、2020年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274 | 116035 | 省政府 |
2020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報考軍校的視力要求
1、軍校對考生雙眼視力有專門要求,報考軍隊技術類院校,也稱非指揮類院校,裸眼視力要達到4.6以上;報考軍隊指揮類院校裸眼視力要達到5.0以上。
2、每一眼裸眼遠視力低于4.9(0.8),指揮、潛艇、水面潛艇、坦克、測繪、雷達專業學員不合格。每一眼裸眼遠視力在4.8(0.6)以上;或一眼裸眼遠視力在4.7(0.5)以上,另一眼裸眼遠視力在4.9(0.8)以上;或每一眼裸眼遠視力在4.6(0.4)以上,矯正視力每一眼在4.9(0.8)以上,技術專業學員合格。
裸眼視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不能錄取的專業:飛行技術、航海技術、消防工程、刑事科學技術、偵察。專科專業:海洋船舶駕駛及以上專業相同或相近專業(如民航空中交通管制)。
3、事實上,由于專業、院校的不同,一些對身體(視力)的要求都不盡相同,以下只是一個可以認為是最低的標準。所以如果您的視力比較差,就需要做手術。否則是不符合相關政策的。
國內公辦二本大學名單
學校名 | 學校所在地 | 學校類型 | 批次 |
河北中醫學院 | 河北 | 醫藥 | 二本 |
廊坊師范學院 | 河北 | 師范 | 二本 |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 河北 | 師范 | 二本 |
湖北醫藥學院 | 湖北 | 醫藥 | 二本 |
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 | 新疆 | 農林 | 二本 |
贛南師范大學 | 江西 | 師范 | 二本 |
衡水學院(中外合作) | 河北 | 綜合 | 二本 |
巢湖學院(中外合作) | 安徽 | 綜合 | 二本 |
莆田學院(中外合作) | 福建 | 綜合 | 二本 |
青海民族大學(中外合作) | 青海 | 民族 | 二本 |
寶雞文理學院 | 陜西 | 師范 | 二本 |
廣西醫科大學 | 廣西 | 醫藥 | 二本 |
錦州醫科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醫藥 | 二本 |
吉林化工學院(中外合作) | 吉林 | 理工 | 二本 |
渤海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綜合 | 二本 |
新疆藝術學院 | 新疆 | 藝術 | 二本 |
三明學院(較高收費) | 福建 | 綜合 | 二本 |
嶺南師范學院 | 廣東 | 師范 | 二本 |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中外合作) | 吉林 | 師范 | 二本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中外合作) | 海南 | 綜合 | 二本 |
新疆農業大學 | 新疆 | 農林 | 二本 |
昆明學院 | 云南 | 綜合 | 二本 |
衡水學院 | 河北 | 綜合 | 二本 |
湖南城市學院 | 湖南 | 綜合 | 二本 |
紅河學院 | 云南 | 綜合 | 二本 |
北部灣大學(中外合作) | 廣西 | 綜合 | 二本 |
西藏農牧學院 | 西藏 | 綜合 | 二本 |
遼寧科技大學(中外合作) | 遼寧 | 理工 | 二本 |
新疆農業大學(中外合作) | 新疆 | 農林 | 二本 |
曲靖師范學院 | 云南 | 師范 | 二本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 山東 | 藝術 | 二本 |
山東工商學院(中外合作) | 山東 | 財經 | 二本 |
廣西藝術學院 | 廣西 | 藝術 | 二本 |
三、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最新介紹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沈陽,學校的前身是創建于1951年的東北交通學校,是為新中國交通建設而設立的第一所專門學校。 學校現為國家“雙高計劃”項目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全國首批28所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全國教學管理50強院校,全國畢業生就業工作50強院校,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范校,全國服務貢獻50強院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國職業院校魅力校園,黃炎培優秀學校。 目前,學校占地900畝,建筑面積31.3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2.7億元,固定資產總值8.8億元。館藏紙質圖書64萬冊。校園網主干萬兆、桌面千兆,無線網絡全覆蓋。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職工682人,其中專任教師496人,正高級職稱91人、副高級職稱165人,博士39人,其中博士后4人、碩士461人。 學校擁有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11個、省級黃大年式教師團隊3個、國家級教育先進集體2個、省級教育先進集體3個;全國教學名師、模范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國家“*”教學名師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人、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全國技術能手3人、省級教學名師14人、全國交通職業教育教學名師3人、“興遼英才”教學名師2人、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青年科技英才1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千層次3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萬層次16人、黃炎培杰出教師3人、黃炎培杰出校長獎1人、黃炎培優秀學校獎1個、吳福-振華交通教育優秀教師2人、省級專業帶頭人9名、全國交通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帶頭人5人、省級優秀青年骨干教師6名、省優秀教師6人、省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2人、入選遼寧省高等學校創新人才支持計劃1人、遼寧省最美教師1人、遼寧五一勞動獎章1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遼寧省職業院校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1個、遼寧省職業教育“雙師型”名師工作室1個、遼寧省職工創新工作室1個。 學校專業布局對接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產業發展,主干專業覆蓋公路建設與管理、汽車后市場、道路運輸與物流、軌道交通等交通行業和工程機械、機電裝備制造、信息技術等地方支柱產業。現有專業44個,建成國家重點(示范)專業6個、省級品牌(示范)專業12個、省級優質專業10個、省級高水平特色專業群5個。設置9系2部1院,分別為道路橋梁工程系、汽車工程系、物流管理系、機電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測繪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軌道交通工程系、思政部、體育教學部、繼續教育培訓學院。 學校牽頭建設國家專業教學資源庫2個、參與6個,建設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6門、省級精品課33門。承擔了以現代學徒制試點為代表的國家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25項、省級改革項目130項。近五年來,共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5項,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獲得技能大賽國家級獎項83項,省級獎項102項。 學校堅持*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確立了“政治堅定、素質優良、技術過硬、身心健康”的人才培養標準,形成了“德技并修、產教融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推進1+X證書制度。與華為、沈飛共建了華為ICT學院和沈飛產業學院;與國內外知名企業共建了“寶馬沈陽培訓基地”、“沃爾沃工程機械東北區能力發展基地”和“長風物流學院”,校企共建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橋梁安全工程技術等7個研究中心。與沈飛、沈陽機床、華晨寶馬、沈陽地鐵等多家企業和武警遼寧總隊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特色化訂單班、武警士官班等多種形式的協同育人,年均培養學生1000余人。與加拿大百年文理與應用技術學院合作開展“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辦學項目。牽頭組建全國路橋職教集團、遼寧省交通運輸業校企聯盟和遼寧省汽車服務職教集團。擁有國家綜合甲級資質的公路試驗檢測中心、國家甲級資質的監理公司和省級橋梁安全工程技術中心、道橋協同創新中心。學校是國家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國家汽車檢測維修類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培訓基地、全國交通運輸行業繼續教育培訓示范基地、遼寧省道路與橋梁工程技術實訓培訓基地。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8%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95%以上。 學校以建設*高水平現代化職業院校為目標,弘揚“厚德、篤學、實踐、創新”的校訓,秉承“腳踏實地、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深入推進辦學體制機制的改革與創新,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全方位振興和交通強國戰略提供有力的技術與技能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