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甘肅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在甘肅招生錄取數據顯示,甘肅考生上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60至401分,位次為112216至4595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甘肅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60至401區間才能上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一、甘肅考多少分能上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
1、2021年甘肅考生上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2216名;
2、2020年甘肅考生上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塔城地區):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3、2020年甘肅考生上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4、2022年甘肅考生上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塔城地區):文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0842名;
5、2022年甘肅考生上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0842名;
6、2021年甘肅考生上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1668名;
7、2020年甘肅考生上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5894名;
8、2020年甘肅考生上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塔城地區):文科最低分需要4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954名;
二、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在甘肅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1年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160 | 112216 | 省政府 |
2021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198 | 81668 | 省政府 |
2、2020年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020 | 甘肅 | 理科 | 專科 | - | - | 省政府 |
2020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164 | 85894 | 省政府 |
2020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401 | 45954 | 省政府 |
3、2022年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在甘肅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160 | 80842 | 省政府 |
2022 | 甘肅 | 文科 | 專科 | 160 | 80842 | 省政府 |
被錄取后還可以復讀嗎
被大學錄取之后是可以回學校復讀的,具體建議如下:
1、如果已經準備復讀了,一般情況下建議不要填報高考志愿,以便將錄取機會留給其他想上學的同學,這是一種美德。
2、如果已填報了某所大學,而且高考錄取通知書已經來了,又不想去就讀,這是可以的,對來年復讀報考基本沒有影響。
3、如果填報高考志愿后,沒有按時去就讀,對來年的影響是:如果復讀后明年填報高考志愿“A大學某專業”,假設該專業只招收1名同學,假如和另外一名同學高考分數相同,而他是應屆生,則會優先錄取他,因為上一年高考被錄取沒有去就讀,有記錄在案,假如比另外一名同學高1分,還是會錄取的,高考錄取按照分數高低來的。
4、正常情況下,同一分數,報考某大學某專業撞到的幾率還是非常小的,可以忽略不計。
二本壓線生報考要注意什么
平行志愿一旦有一所院校提檔,但據有分數優勢的考生占滿了你所選擇的專業,你又不服從專業調劑,必然會落到下一個批次的院校的行列。這點二批本科“壓線”考生要格外注意,從某種程度上說,獨立本科與普通類本科無論是在學費上還是辦學水平上都是有區別的。
從規避被退檔風險的角度考慮,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謹慎考慮,不要輕易填報“不服從”。實際上,即使填報服從志愿進入不理想的專業,以后仍有可能轉入較好的專業或通過研究生升學來提升自己的個人競爭力。尤其是那些高考發揮不好卻很有潛力的考生,填報志愿時不妨考慮一下“轉專業”這一途徑。
三、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一)歷史沿革 新疆應用職業技術學院是根據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和高校布局調整的需要,2012年初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成立、國家教育部備案的一所獨立設置的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主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職業院校。 學院自1974年6月成立的農七師師范學校起,歷經奎屯師范學校、伊犁州奎屯師范學院、伊犁州教師進修學院、伊犁教育學院、伊犁師范學院奎屯校區等變遷,先后五次調整隸屬關系、七次更名。2018年7月,自治區黨委根據全區高等職業教育布局的需要,將學院隸屬關系調整至伊犁哈薩克自治州。 2020年12月25日奎屯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并入學院。 在自治區、自治州和奎屯市資金和項目的支持下,學院辦學條件不斷改善、辦學規模顯著擴大、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2018年獲批國家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2020年獲批第二批自治區優質高等職業學校建設計劃項目學校。獲批2個國家“1+X”證書試點,獲批18個自治區“1+X”證書試點.申報成功疆內第一個虛擬現實技術專業,參與國家虛擬現實資源庫建設,主持建設課程兩門,參與建設兩門。 經過四十六年的發展,先后培養各類學生60000余名,為新疆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教育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曾先后獲得“全國民族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成人高等教育先進學校”、“全國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二)機構設置 學院現有馬克思主義學院、機電工程系、旅游管理系、化工技術系、建筑工程系、園林園藝系、師范教育系、傳媒技術系、音樂與舞蹈系、漢語言教學部等10個教學院系(部)。學院設立黨院辦、組織人事處、宣傳部、紀檢委、工會、團委、教務處、學生處、招就中心、財務處、科研處、保衛處、繼續教育學院、實驗實訓中心、圖書館、信息網絡中心、后勤服務中心、哈薩克阿依特斯文化研究中心、離退休中心、職業技能鑒定中心等20個職能部門。 (三)校園基礎設施 學院現有四個校區(主校區、西校區、南校區、東校區),總占地面積652526.5㎡,978.79畝,校舍建筑面積120000㎡。非產權校舍面積89000㎡,正在施工面積53000㎡。圖書藏量33.12萬冊,電子圖書48萬冊,教學用計算機1479臺,廣播語音教室143間,網絡多媒體教室85間,專業語音教室3間。固定資產總值2.06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值總值3940.96萬元。建成了校園網、有線廣播系統、校園一卡通、閉路電視系統、電子督學系統、“一中心兩平臺”、多媒體語音視聽系統、多媒體多功能教室等。 (四)教職工隊伍 現有教職工507人,其中在編教職工488人,同工同酬19人,專任教師377人,占教職工總數的72.6%。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的教師131人,正高職稱5人,副高職稱73人,中級職稱171人。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及“雙師素質”教師232人,占61.54%。2018年郭潤華教授獲評全國第六屆黃炎培杰出教師獎,2019年被中共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委員會組織部納入自治州“伊犁英才”專家工作室,授予“優秀專家工作室”稱號;2020年何歡歡老師獲批自治區天山英才計劃第三期培養人選。 (五)專業設置和學生 學院以全日制專科層次職業教育為主,積極設置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促進中等職業教育、專科層次職業教育、本科層次職業教育縱向貫通、有機銜接,促進普職融通。按照適用性原則、突出重點原則、協調發展原則、持續發展原則,加快職業類專業建設。調整和改造傳統專業,對接自治區、伊犁州支柱產業,開設了工業機器人技術、化工生物技術、休閑農業、現代紡織技術、護理、移動商務、數字媒體應用技術等12個新專業,形成了以應用化工技術專業群、園林技術專業群、機械制造及自動化等3個自治區骨干專業群、以物流管理、虛擬現實技術、建筑工程、護理、現代紡織技術等5個院級優先發展專業群和師范教育、音樂舞蹈等2個特色發展專業群為支撐,服務區域高端產業或產業高端發展的專業群布局。 學院現有高職高專三年制專業38個,高職五年制專業20個(其中五年一貫制專業15個,2+3、3+2專業5個),中職專業8個。與塔里木大學聯辦的“4+0”園林技術專業,2021年秋季開始招生。 目前學院在校生9446人,其中高職7732人,中職1714人。近5年(2016-2020)畢業生一次就業率、年終就業率均在91%及以上,2021年畢業生2004人,就業1697人,就業率89.07%。 (六)近五年教學成果 學院積極開展三教改革,推行學分制,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課程按“平臺+模塊”設置,增加創新創業平臺課程,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建有自治區精品課程2門,院級精品課程34門;任選課推行網絡課,擴大學生的各方面素養,正在建設在線開放課程31門,推動公共課分層教學。近五年,學院師生在自治區級各類競賽中獲得一、二、三等獎201項,有20個項目進入國家級比賽并獲得3個三等獎,1個二等獎。2020年,在國家職業技能競賽教學能力大賽中獲得三等獎,實現了2018年賽事改革以來新疆團隊入圍現場決賽零的突破。 (七)深入開展校企深度合作,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近年來,學院加強校企合作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成立了學院校企合作工作領導小組,常年招生專業均成立了由行業、企業專家和系(部)教師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徑,合作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建有179個校內實習實訓室和192個穩定的校外實習實訓就業基地,專業校企合作覆蓋率達到100%。形成了機械制造與自動化、現代紡織技術兩個專業“工學交替,校企融合”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園林技術專業產學研融合式人才培養模式,旅游管理專業“項目導向,能力遞進,淡旺季學工交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與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組建了2020級中泰班,并確立了長期合作伙伴關系。引入亞歐商貿有限公司,聯合建立大師工作室,以校企聯合的方式建成了云桌面,開創了自治區高校利用云桌面完成省部級、國家級考試的先河。與新細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合作的《不污染紡織服裝原料的紡織服裝機械潤滑油》項目,成功入圍國家工信部100強創新項目,聯合參與“雙創”大賽,榮獲2017年度自治區創新創業大賽第三名和優秀獎,2018年度自治區一等獎并入圍全國比賽。 (八)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學院下屬的伊犁州直第二職業技能鑒定所是孔子學院(國家漢辦)指定的HSK、YCT(中小學漢語水平考試)直屬考點、是伊犁州唯一一所公辦保安培訓機構、是自治區安全生產培訓機構、是伊犁州退役軍人培訓機構,近年來組織企事業單位及社會人員開展各級各類職業技能培訓25000人次左右,2017年榮獲國家HSK漢語考試“優秀考點”,成為國內300余家考點中17個優秀考點之一,是全國唯一一所獲此殊榮的高職院校。學院作為伊犁州繼續教育培訓基地,近年來組織中小學繼續教育培訓10586人,2019年榮獲中國成人教育協會評選的“優秀成人繼續教育學院”。學院園林園藝系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培育了“天山祥云”和“天山霞光”抗寒月季新品種,分獲2019年世界園藝博覽會金獎、銅獎,目前已技術轉讓9家企業,實行產業化生產,種植面積達到近2300畝,社會服務成效顯著。 學院牢記地方高校社會責任與使命,主動服務新疆工作總目標,發揮技術人才優勢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精準扶貧和脫貧攻堅戰。年均畢業生 2000 余人,南疆籍少數民族學生占 57%,就業率保持在 90%以上。發揮專業技術優勢,結合新疆“訪惠聚”工作,先后選派208干部、教師負責莎車縣和英吉沙縣 25個村脫貧攻堅任務及南疆幼兒園支教工作。從2018年以來,學院向莎車縣投放200多名中職招生計劃,南疆富余勞動力技能和語言培訓 2000 余人,為新疆經濟發展、脫貧攻堅作出積極貢獻。2017年至2019年工作隊連續三年被評為“訪惠聚”駐村優秀工作隊,2018年、2019年學院被評為“訪惠聚”優秀派出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