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開設兒科學專業的大學名單有濱州醫學院、海南醫學院、中國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西安醫學院、內蒙古醫科大學、湖北醫藥學院、溫州醫科大學、廣東醫科大學、溫州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南通大學、河北醫科大學等。
一、兒科學專業大學名單一覽表
01、溫州醫科大學兒科學專業2021年在遼寧物理錄取分數為591分,對應的最低位次為12765;
02、廣東醫科大學兒科學專業2021年在內蒙古理科錄取分數為461分,對應的最低位次為20810;
03、山西醫科大學兒科學專業2021年在浙江綜合錄取分數為604分,對應的最低位次為38101;
04、寧夏醫科大學兒科學專業2021年在山東綜合錄取分數為559分,對應的最低位次為49970;
05、貴州醫科大學兒科學專業2021年在重慶物理錄取分數為595分,對應的最低位次為16619;
學校名稱 |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濱州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山東 | 綜合 | 532 | 87431 |
海南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499 | 13754 |
中國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遼寧 | 物理 | 595 | 11739 |
重慶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遼寧 | 物理 | 608 | 8839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491 | 15135 |
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468 | 19394 |
西安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508 | 12265 |
內蒙古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502 | 13246 |
湖北醫藥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447 | 23784 |
溫州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遼寧 | 物理 | 591 | 12765 |
廣東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461 | 20810 |
溫州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553 | 5950 |
重慶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590 | 2497 |
南通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河北 | 物理 | 563 | 34024 |
河北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河北 | 物理 | 571 | 28818 |
河北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河北 | 物理 | 576 | 25729 |
中國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遼寧 | 物理 | 593 | 12250 |
山西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遼寧 | 物理 | 565 | 20252 |
首都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河北 | 物理 | 637 | 3196 |
贛南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浙江 | 綜合 | 582 | 61467 |
湖北醫藥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浙江 | 綜合 | 583 | 59754 |
西南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浙江 | 綜合 | 604 | 38411 |
山西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浙江 | 綜合 | 604 | 38101 |
溫州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浙江 | 綜合 | 621 | 23636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浙江 | 綜合 | 605 | 37540 |
新疆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浙江 | 綜合 | 564 | 82211 |
重慶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浙江 | 綜合 | 637 | 13426 |
廣東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遼寧 | 物理 | 551 | 24744 |
南京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浙江 | 綜合 | 646 | 8707 |
南方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遼寧 | 物理 | 624 | 5708 |
首都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遼寧 | 物理 | 646 | 2626 |
首都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遼寧 | 物理 | 656 | 1646 |
齊齊哈爾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遼寧 | 物理 | 517 | 37196 |
湖北醫藥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遼寧 | 物理 | 536 | 30125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遼寧 | 物理 | 596 | 11518 |
首都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河北 | 物理 | 637 | 3196 |
湖北醫藥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河北 | 物理 | 525 | 64228 |
南京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山東 | 綜合 | 606 | 13427 |
首都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山東 | 綜合 | 639 | 3215 |
重慶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617 | 9543 |
重慶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620 | 8747 |
南昌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612 | 10966 |
濟寧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山東 | 綜合 | 525 | 98968 |
南方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山東 | 綜合 | 606 | 13751 |
南通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山東 | 綜合 | 581 | 29010 |
寧夏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山東 | 綜合 | 559 | 49970 |
中國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619 | 9000 |
桂林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山東 | 綜合 | 538 | 77826 |
新鄉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山東 | 綜合 | 535 | 82739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山東 | 綜合 | 601 | 16273 |
山西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山東 | 綜合 | 577 | 32414 |
新疆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山東 | 綜合 | 525 | 99111 |
重慶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山東 | 綜合 | 604 | 14709 |
贛南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575 | 24666 |
新疆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569 | 27353 |
大理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河北 | 物理 | 514 | 73932 |
桂林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578 | 23394 |
廣東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河北 | 物理 | 576 | 25729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河北 | 物理 | 575 | 26354 |
新疆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河北 | 物理 | 522 | 66880 |
重慶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河北 | 物理 | 598 | 14272 |
南昌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河北 | 物理 | 593 | 16515 |
甘肅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563 | 30075 |
遵義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598 | 15502 |
山西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595 | 16619 |
貴州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595 | 16619 |
海南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580 | 22519 |
齊齊哈爾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545 | 38535 |
湖北醫藥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577 | 23788 |
哈爾濱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613 | 10650 |
大理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572 | 25996 |
西南醫科大學 | 兒科學 | 2021 | 重慶 | 物理 | 606 | 12874 |
杭州醫學院 | 兒科學 | 2021 | 浙江 | 綜合 | 586 | 56815 |
數據來源于大風車網,查詢請登錄:www.cReDITsaiLING.coM |
二、兒科學專業介紹
培養目標:培養適應醫藥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職業素養、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較扎實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和麻醉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從事臨床麻醉、生命機能監測、調節和控制、重癥監測治療及疼痛診療等工作的醫學初級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以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以及麻醉學為主干學科。開設課程主要有英語、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麻醉生理學、麻醉藥理學、臨床麻醉學、危重病醫學、疼痛診療學、麻醉設備學、麻醉解剖學等。
畢業去向:可到各級醫療衛生單位的麻醉科、急診科、急救中心、重癥監測治療病房(ICU),從事臨床麻醉、急救復蘇、術后監測、疼痛診療、藥物依賴戒斷治療、生理機能調控等工作;可到各級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從事教學科研工作。
學位授予:醫學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