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報規則不同
1、第一志愿:嚴格按照各省市公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專業目錄填寫志愿表,志愿表中志愿學校和專業的“批次位置”一定要與“招生專業目錄”公布的批次位置相一致。
2、第二志愿:如果第一志愿填錄取分數高的學校,第二志愿就要填報錄取分數偏低的學校;第一志愿為部委屬或“211”“985”工程院校,二志愿就可以為一些地方院校。
錄取順序不同
1、第一志愿:大學招錄時線錄取第一志愿。
2、第二志愿:第一志愿沒被錄取的情況下,才會錄取第二志愿。
第一志愿低分與第二志愿高分怎么錄取
錄取時,會先處理全部考生的第一志愿專業,第一志愿錄取結束后,未被錄取的考生繼續參加第二志愿的錄取;第二志愿錄取結束后,未被錄取的考生繼續參加第三志愿錄取,以此類推。
考生E第一志愿報考金融學,第二志愿報了計算機類。如果他第一志愿金融學未能錄取,假設此時計算機類專業還有最后2個名額,則他的第二志愿計算機類也沒有機會??計算機類專業最后2個名額會被考生G、H瓜分,計算類專業的最終錄取線是597分(考生H的成績)。考生E成績雖然比計算機類專業的錄取線更高,但沒有被該專業錄取。
專業優先的錄取規則下,出現上述這類情況是很常見的。原因是每個專業都會優先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只有在第一志愿未招滿的情況下,才會錄取第二志愿的學生。這就是專業優先錄取規則的坑。
填報高考第一志愿的技巧
填報志愿的過程中,如果能正確把握填報志愿的梯度,就能增加被錄取的幾率。因此,考生要處理好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以及平行志愿之間的梯度要正確處理第一志愿和非第一志愿的梯度。高考填報志愿各批次的第一志愿很重要,特別是一些院校第一志愿滿額率高。但這并不能說明二、三志愿就不再重要。
在每年的錄取中,總有一部分院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要錄取第二志愿,甚至通過調劑、降分才能完成招生計劃。因此,不能因為第一志愿滿額率高就忽視第、三志愿填報。在各志愿填報時,一定要注意拉開梯度,慎重填報第二、三志愿。如有的本科一批院校,為了提高生源的質量,通過政策規定和志愿分數級差等形式,每年都在第二、三志愿中擇優錄取部分高分考生。
有些農、林礦、油、師范類,或者邊遠地區、名氣不大的院校,在第一志愿往往也有可能完不成招生計劃,需要到第二、三志愿去補錄。對于這類院校的志愿填報考生要慎重考慮,不要委曲求全,以免錄取后對院校不中意,導致不報到、退學等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