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志愿填報選科歷史組和物理組的區(qū)別
新高考改革將高考模式從原來的3+文科/理科綜合,調整為“3+3”或“3+1+2”模式。
第一二批試點均實行“3+3”方案,即語數外3門必考,再從其他科目中選考3門,6選3或7選3。首批中浙江省實行的是7選3,上海的“6選3”有20種選科組合,浙江的“7選3”足足有35種選科組合之多。
第二批的北京、天津、山東、海南都是6選3,有20種選科組合。選考的科目: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其中“技術”目前只有浙江省考。
無論是3+3,還是3+1+2,從已經考過的歷史經驗上來看,由于涉及物理科目的專業(yè)組占比都超過了總數的一半以上,所以,在選擇科目組時候,不選物理是非常吃虧的,尤其是第三批參加新高考的省份,采用3+1+2模式的情況下,除非是你實在是對物理沒有感覺,否則,在+1時候,物理和歷史選擇時,還是應該選擇物理。(但2021年考生有點晚了)
要弄清楚是否應該選擇物理,我們首先要明白,語數英三科必選,然后大學里面不限選考科目的專業(yè),基本上占到將近一半。再加上你選擇的3科,即使是專業(yè)最窄的傳統(tǒng)文科史、政、地組合,可選專業(yè)也都超過了60%。而對于我們考生而言,一所大學、一個專業(yè)就夠了。
需要解釋的是:大學專業(yè)在填報時,對于選科,有這樣幾種:1、不限科目,2、限選某一科(你選的3科里面,有這一科才能夠報考)3、限選某兩科(你選的3科里面,有這兩科才能夠報考)4、限選三科(你選的3科,和它完全相同。)
而一個考生在高考時,所能填報的專業(yè),是上述四種選科限報里面,你自身選科情況符合要求的全部四種之和。(記得不是某一種)
無論是3+3,還是3+1+2,如果我們選擇了物理,有接近90%的大學專業(yè)都是可以選報的了。(某些省份甚至會超過90%)
而具體到“物化地,物化生”這兩個組合,從高校招生的實際情況來看,考生還是應該盡可能選擇物化生組合。
為什么這樣講?不選生物,那么,涉及醫(yī)學、生物類、以及部分農業(yè)類高校就沒辦法報考了,要求選生物的相關專業(yè)更是多達300多個,不要受什么“勸人學醫(yī),天打雷劈”,“生物類專業(yè)畢業(yè)就是失業(yè)”,“學農業(yè)就是施肥、種地”等錯誤言論所誤導。實際上,醫(yī)學,農業(yè)科學都是目前國家緊缺人才的行業(yè),也是教育部大力支持的,而生物工程等相關學科,在疫情肆虐的當下,就業(yè)環(huán)境已經大大改觀。
(當然,對于醫(yī)學,某些高校、某些省份只要其物理、化學或者只要求物理,高校也在調整)
但在實踐中,相當多的學生,選擇了物化地,我們不能說這種選擇就是完全錯誤的,但從實際來講,對于你在填報專業(yè)時候,幫助真的不是特別大。實際情況是,全國高校的專業(yè)中,只有30來個專業(yè),會強調必須選科地理,實話實說,這個占比實在是太小了。也就是意味著,你選擇物化地,除了三門主科,主要是依靠物理、化學。
這里想提醒我們家長,不要受某些書籍和網絡上所謂統(tǒng)計的誤導影響,很多特不靠譜。真有時間,看看以往官方發(fā)布的招生計劃以及省考試院的官方說明和提醒。
那么老馬想說的是,除非是你對于地理特別擅長,或者是對于大學的地理相關專業(yè)特別感興趣,否則,僅就物化地,物化生兩個科目組而言,還是應該選擇物化生而不是僅僅從感覺上去任性的選擇物化地。
其實這里面有一個很多人非常容易搞錯的問題,物化地,物化生,我們選擇了物化生,是具有了報考生物工程類、生物科學、生物技術類、環(huán)境科學類、醫(yī)學類、森林資源類、草業(yè)科學類、植物生產類、環(huán)境生態(tài)類、動物生產類、動物醫(yī)學類和水產類等相關專業(yè)的權利,但不是說一定就要報。
再直白點:沒有選擇生物,就意味著你也許就失去了300多個專業(yè)報考的權利;沒有選擇地理,就意味著你失去了30個左右專業(yè)報考的權利。
想提醒的是,選考的科目,都是賦分制的,第一,選了物理以后,其余兩門,盡可能從成績角度出發(fā)來考慮,畢竟成績是基礎;第二,由于賦分制特點,開始選科時候,不要太過分地從當前分數上去考慮,畢竟時間還有,要充分考慮自身興趣以及將來大學專業(yè)等,綜合來考慮。除非是你這兩門功課中,一門特別感興趣且擅長,而另外一門比較差。
第三、新高考選科,總體上歷史數據缺乏,沒有什么專家,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打著所謂專家名頭的,大多是忽悠。
2、高考選科技巧
技巧一,別看成績,看排名
家長在給孩子定選考科目的時候,第一考慮要素肯定是成績,但是家長一定要注意評價成績的好壞,看分數不如看年級排名,高考算分的時候選考科目并不會把考試成績直接計入到高考成績,而是按照全省排名進行等級比例賦分,假如考試考了88分,但是全省排名比較高,所以換算下來很有可能就是按照95分計入到高考成績,所以看孩子成績的時候盡量參考單科的年級排名。
技巧二,建議的選科組合就是歷史化學生物
三加一加二的選科模式,個人最不建議的選科組合就是歷史化學生物,很多家長的想法是這種組合,既能避開物理這個比較難學的學科,同時又可以有很大的專業(yè)選擇面,但是大家一定要考慮以下兩個因素,第一點,新高考在報考的時候,還是會按照物理和歷史,這兩個科目分開招生、分開錄取,和傳統(tǒng)的文理科很像,大部分理工科專業(yè)的招生計劃,都會投放在物理這個大類里面,所以就算你選了化學生物,也不會有太多的理工科專業(yè)可以選;第二點,就算被理工科專業(yè)錄取到了,大學還是要學物理的,物理是很多理工科專業(yè)的基礎,高中避開了,大學還是要學的,很多學生未來還要考研,但是缺少高中的物理知識和思維方式,可能對于自己未來的整個職業(yè)發(fā)展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技巧三:根據行業(yè)選科目
選科,同時對于未來的專業(yè)也會有決定性的作用,這里給大家總結了幾句話,大家可以做一個參考,第一點,教師律師金融會計,這些熱門行業(yè)對于選考科目都沒有要求;第二點,未來想當醫(yī)生選科最好選物理、化學、生物;第三點,未來想報考警校,選科里一定要有政治;第四點,未來想從事計算機、電子、建筑行業(yè),選課一定要選物理;第五點,想從事化工、材料領域,選考科目里面一定要有物理、化學;第六點,未來想學農學、園林、園藝這些專業(yè),選考科目里面一定要生物。
技巧四:成績低,物理歷史均衡,優(yōu)選選物理
如果成績在一本線以下物理和歷史又比較均衡,個人建議優(yōu)先選物理,尤其是男孩兒,很多家長想讓孩子未來能夠學一個有一技之長的專業(yè),這個時候大家會發(fā)現(xiàn),一技之長的專業(yè),基本上都集中在工科里面,都要求選考物理,新高考和老高考選考科目人數下降最明顯的就是物理,所有大學專業(yè)里,對于選考科目要求最多的也是物理,所以,選擇物理,學習難度會高,但是升學壓力并不會增加。
技巧五:試著在高一階段逆襲
高中哪個階段,最容易逆襲的時間,其實就是高一,這個時間點是中考剛結束,距離高考還有三年的時間。很多學生包括家長們,會潛意識的放松,而這個時候,能夠醒悟開始全力以赴地學習,成績提升最明顯,而且隨著成績的不斷提升,學生會變得越來越有成就感,就算家長不去督促,成績一般也不會降下來,因為成績提高的成就感,就會讓孩子逼迫自己繼續(xù)努力。高中的知識點是初中的3.5倍,等孩子高三才知道努力的時候肯定來不及,所以想要高考逆襲,想要保證持續(xù)的領先就要從高一開始全力以赴,學習是一個反復練習的過程,比拼的不是誰更努力,而是誰能夠更持續(xù)的努力。
3、填報選科相關文章
高考法學專業(yè)選科要求是什么 填報的注意事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