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在投檔時,各院校的投檔比例都是超過100%的。比如說,錄取100個,真正投檔到學校的檔案為105份,那么是不是就意味著必然有5位同學會被退檔呢?其實不然。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為什么會是這樣。
目前,我國大部分省市的高考錄取分為5個批次: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專科一批、專科二批;各批次的投檔相互獨立,也就是前一批次錄取結束后,才進行下一批次錄取。
由于采用平行志愿錄取方法,考生如果被退檔,就只能進入下一批次的錄取流程或者補錄階段(注意,補錄的本科院校多為二本、三本、民辦,補錄專科院校多為獨立學院、民辦高校及職業技術學院,所以有意等待補錄的考生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
考生的檔案被退檔對省考試院、高校、考生個人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當然損失最大的是考生了。這其實也是平行志愿的不足之處,考生檔案在同一批次下只能被投檔一次;
為了規避麻煩和保護考生利益,在每一批次正式投檔的前一到兩天,省考試院都會進行模擬投檔。即省考試院按低于120%的投檔比例將上線考生資料發送給高校,高校根據考生資料對招生計劃數進行調整,確定最終的投檔比例,最大限度保證考生能被順利錄取;
所以,招生計劃和投檔比例都是可調的,模擬投檔是省考試院對本省高校以及考生的一種保護措施,即保證本省高校盡可能錄取到滿意的考生,也保證上線高生能順利錄取;也就是說,考生和家長沒有要過分糾結投檔比例問題,只要超過高校的投檔線,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出現退檔現象的。
而且,我國錄取政策還有一個原則,就是考生的檔案“只進不退”,也是為了避免過線考生因退檔而落榜;但是,如果考生的志愿填報不合理,出現以下幾種情況,也會出現退檔,主要包括:
(1) 體驗結果不符合學校專業錄取要求,且不服從專業調劑,比如說考生視力、聽力、身體素質等不滿足專業要求;
(2) 單科成績不符合學校專業錄取要求,且不服從專業調劑,比如有些專業對英語或數學的單科成績要求不低于某一水平;
(3) 考生所報專業比較熱,考生的分數達不到專業錄取線,且不服從專業調劑,也可能被退檔。
所以,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多留意學校對一些專業錄取的特殊要求,且一定要服從專業調劑,避免退檔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