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校介紹
1.1 院校發展史
清華大學的前身清華學堂始建于1911年,1912年更名為清華學校。1928年更名為國立清華大學。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南遷長沙,與北京大學、南開大學組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遷回清華園。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后成為多科性工業大學。1978年以來逐步恢復和發展為綜合性的研究型大學。
北京大學創立于1898年維新變法之際,初名京師大學堂。1912年改為國立北京大學。1937年南遷至長沙,與國立清華大學和私立南開大學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遷至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復員返回北平。1952年經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成為以文理基礎學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并自北京城內沙灘等地遷至現址。2000年與原北京醫科大學合并,組建為新的北京大學。
圖1.
1.2 院校概況
清華大學(以下簡稱:清華)和北京大學(以下簡稱:北大)同位于首都北京,是國內大學的領頭羊,綜合實力穩居前兩名,均為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A類)”,“211工程”,“985工程”的綜合類全國重點大學。
圖2.
圖2是近十年校友會大學排行榜清華和北大的排名情況,北大多年蟬聯第一,清華屈居第二。
排名相近,類型相似,又處于同一城市,清華和北大究竟孰強孰弱?
二、兩所院校,各有千秋,北上廣更吸引人才
2.1 獲評學科數量基本一致。清華工科占比較大,北大是人文社科和理科占比最大。
圖3 數據來源: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
圖4 數據來源: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
清華和北大的學科整體水平相差不大,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C+類以上學科清華有49個,北大有48個(部分學科及評級詳見表1)。獲得評級的學科中,清華工科占比最大,其次是人文社科類;北大人文社科類占比最大,其次是理學和工學(圖3圖4);清華重工科,北大偏人文社科和理科;北大對醫學也有涉獵,清華醫學專業同樣出色卻沒有參與學科評估,想學醫學的考生可以結合兩所院校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2.2 北大師資力量強于清華,清華精于工科
兩所院校都擁有較多的優秀教師,學者,從數量上看,北大的師資力量強于清華,清華工程院院士數量多于北大,也反映了清華更重工科。
2.3 兩所院校本科畢業生升學意向明顯
圖5 數據來源:2018就業質量報告
北大本科生的畢業去向在就業質量報告中分為六個指標,分析過程中將錄取研究生和免試研究生合并為升學,協議就業和自主創業合并為就業。
清華和北大的本科畢業生超過半數都選擇了升學,清華比北大高約4個百分點(詳見圖5)。清華和北大的升學率遠超就業率。清華本科畢業生國(境)內升學比例高于北大,北大本科畢業生去國(境)外升學比例高于清華。
2.4 北大學生留在北京,清華學生傾向上海
根據2018年清華、北大的畢業生就業去向可以發現:北上廣是高材生的聚集地。清華畢業生偏愛上海,北大畢業生多留在北京。發達地區吸引人才,人才也趨向發達地區。
圖6 數據來源:2018就業質量報告
三、清華是理科生的圣地,工學的搖籃
3.1 清華工科實力強勁,一枝獨秀
清華的A類工科占清華全部A類學科的54.1%,占清華所有評級工科類的83.3%,超過一半的A類學科屬于工科,八成以上的工科類學科是A類學科。清華的工科的專業優勢鮮明,而北大的A類工科僅占全部A類的14.3%。(北大A類學科分類及占比詳見表1。)
3.2清華科研能力顯著
精于工科的清華,更看重科研項目,科研經費是北大的1.7倍,較大的投入也有較大的收獲,清華技術轉讓收入高達14.17億,是北大的28倍之多。
3.3 清華的社會認可度高,北大的財富創造力強
清華接受社會的捐贈金額遠超北大。清華的知名度和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根深蒂固。北大的人文社科和理科實力強于清華,畢業生更多的向企業管理層發展,財富創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優于理工科畢業生。
3.4 清華偏愛理科生,北大包容性更強
圖7 數據來源:清華/北大本科招生信息
圖7的數據來自2018年清華和北大普通批次的計劃招生數。清華和北大對文理科計劃錄取比例差異較大。清華偏愛理科生,理科招生計劃數占總計劃招生數的96.4%。北大對文理科包容性較大,招生比例基本在1:1。文理科招生人數的差別和兩所院校學科建設和培養模式有關,清華重工科,更需要理科出身的考生,北大的人文社科類和理科出眾,也愿意培養文科出身的學生。
3.5 清華、北大生源質量優異
清華和北大文理科錄取分數都較高,擁有全國最好的生源。各省市招生的理科最低分差距不大,清華文科招生最低分要普遍高于北大,清華文科在各省招生數較少造成了文科競爭激烈,錄取分數居高不下。
四、北大學科種類多,質量優,就業領域廣
4.1 北大優秀學科為人文社科和理學
北大A類人文社科類占所有A類學科的40%,理學占22.9%,而清華理學僅占10.8%(詳見表3)。北大的理學實力強于清華。
4.2 北大多學科并行,優秀學科種類多于清華
圖8
清華經教育部、財政部批準共建設23個特色專業,北大共建設35個專業(詳見表11)。由圖8知:清華工學類特色專業數量較多,更加吸引理科生;而北大特色專業種類多,涵蓋法學、經濟學、歷史學。醫學和哲學。讓文科考生有了更多的選擇。
4.3 更多北大畢業生進入黨政機關,清華畢業生多進企業單位
北大畢業生24.8%進入黨政機關,而清華僅有5.9%。清華進入企業單位和事業單位的畢業生遠多于北大,這和兩所院校的培養模式有關,清華重工科,在企業單位可以更好展現能力,北大優秀學科種類多,就業領域也廣。
五、小結
1. 兩所院校綜合實力強勁,師資力量雄厚,生源優質,大部分本科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
2. 清華畢業生更愿意去上海,北大畢業生多留在北京。
3. 清華的工科實力雄厚,北大人文社科和理科更出色。
4. 文科生更適合去北大,理科生更適合在清華。
信息來源于網絡優志愿,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