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一定要過該學校的投檔線。
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退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
高考分數和分數線公布后,部分考生可能未填報本科段志愿,卻達到了本科分數線,還有部分考生會在本科錄取階段因所填報志愿學校或志愿專業過高而未被錄取。
擴展資料:
由于每次征集志愿的時間都較短,因此,考生必須在當次征集志愿通知中規定的時間內及時填報征集志愿,提前或滯后網報系統都將處于關閉狀態。
個別本科院校在批次線上征集志愿仍未完成計劃時,可能在批次線下適當降低分數征集志愿錄取,但需注意,此時的批次線下考生原來所填報的降分征集志愿院校的志愿無效,所有尚未被錄取的考生都需重新在網上填報征集志愿。
志愿填報有哪些陷阱?
一、父母自認為了解孩子,盲目的替孩子決定
我們接觸過不少家長,很多家長認為自己了解孩子,上來就說我的孩子性格內向、文靜,該選擇什么專業?結果做完測試,我們和孩子溝通之后發現,其性格完全是外向的。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相反的情況?主要就是有些家長太過強勢,孩子在家中根本就不敢表現出自己真實的一面。在這種環境下的了解,自然不可能準確。
二、父母根據自己的認知,直接替孩子決定
我們還遇到過這樣一些父母,根本不管孩子的想法,直接幫孩子決定。必須要報會計、必須要當老師。我們問“為什么一定要當老師”,“老師好”,“好在哪”,“.......”。連好在哪都不知道,就替孩子決定。這樣的家長并不在少數。
各位家長切記,填報志愿一定要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選擇最適合的專業。要知道不是讀個師范院校就一定能當老師的,學校也會考核、面試。如果孩子本身不喜歡,上大學后不好好學或者性格太過內向,上講臺連話都說不順,那么又有哪一所學校愿意接受她呢?
三、向老師咨詢
(一).分數低于本科線可以報征集志愿嗎
(二).比投檔線低幾分征集志愿有機會填嗎
(三).高考征集志愿分數會比平行志愿低嗎
(四).征集志愿分數是不是會低于正常投檔線
(五).征集志愿和補錄是有哪些區別
(六).征集志愿和補錄是不是就代表一個意思
(七).征集志愿和補錄是否是同一個時間
(八).征集志愿名單上面沒有名字代表是被錄取了嗎
(九).征集志愿名單一般會在什么時候公布
(十).高考的征集志愿名單是在哪里查的
老師意見可以參考,但不可依賴。因為從本質上說孩子和老師的目標是違背的。對于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專業;而對于老師而言,有些老師可能更希望孩子選擇更好的學校。
四、缺少調查
很多孩子只是聽別人說這個專業如何如何好;或者只是稍微百度了一下,就覺得這個專業如何如何好;甚至有的只是在電視劇中看過這個專業多么多么好,然后就盲目的決定了。這是非常危險的,就比如金融、會計、法律、心理學等專業,如果孩子上的只是一個二本類或者專科類的院校,那么真實情況可能與他想象的就要差上十萬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