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滑檔后,可以接著報征集志愿,還可以接著報二本的。
以2020年山西省高考為例:
2020年7月20日,山西省招生考試管理中心公布了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網上填報志愿時間。按照安排2020年高考填報志愿將在成績公布后進行,考生填報志愿工作分為五個階段。
第二段:7月30日8時?8月1日18時。填報第一批本科(A、A1、B類)院校志愿(含高校專項計劃、高水平藝術團、高水平運動隊。
第三段:8月22日8時?8月24日18時。填報第二批本科(A、B類)院校志愿(含高水平運動隊、定向、邊防軍人子女預科班等特殊類型招生院校志愿)。
高考志愿錄取規則
高考志愿錄取規則是平行志愿,指考生所選A、B、C、D等志愿,他們之間是平行關系。將達到批次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考生,按考生成績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由計算機對每個考生所填報的平行院校志愿,依次檢索。
平行志愿的投檔原則為“分數優先,遵循志愿”,而傳統的順序志愿則是根據“志愿優先,按分排序”。平行志愿投檔時,根據有關高校提出的調檔比例,按照投檔原則進行投檔。
二、造成退檔、滑檔原因及預防對策
1.政策性落榜
高校招生實行按比例投檔的辦法,全省批次省控線是按1:1.2比例劃出,各個招生院校在錄取中實行1:1.05-1:1.2投檔比例,這種錄取政策就意味著考生達線未必被錄取,也就是說上線考生存在5%到20%的虛額。一般在省控線20分以內的“邊緣生”報考時需要格外謹慎。
預防對策:
①“邊緣生”盡量選擇那些往年首輪投檔不滿額的院校。
②專業上不要過分挑揀并盡可能服從調劑。
③所報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數余量。
④不能用錄取院校的最低分來判斷是否能達線。
2.檔案材料填寫有疑問,填寫錯誤或作假
預防對策:考生填表時書寫要規范,字跡要清楚;嚴格按志愿順序填寫;各種材料要真實客觀;表格完成后最少核對二次。有的地方是先填寫紙質版志愿表,再由學校輸入系統打印正式表。考生簽名即生效不能再修改。
3.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院校或所選專業的標準
預防對策:熟悉體檢標準和特殊院校招生錄取條件,如身高、聽力、色弱、色盲、肢體、口吃、性別,男女錄取比例等,避免誤闖“紅燈”。
4.所報專業相關科目成績偏低,達不到該專業錄取要求
許多高校招生不僅要求總分達到錄取分數線,并且對所報專業相關科目的成績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外語專業的考生,英語成績要達到100分等。
預防對策:報考時一定要看清楚所報院校對于相關科目的要求。
5.參考院校往年錄取最低錄取線
目前相當一部分大學,錄取專業實行“分數優先”的原則,這種完全憑分數定勝負的辦法,就是淘汰低分數的學生。
預防對策:參考高校往年的錄取平均分和高校的招生簡章。
6.對目標院校“大小年”趨勢分析不準確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個學校報考人數很不穩定,起伏較大,導致錄取分數忽高忽低,走勢無常。
預防對策:
①參考該校連續三至五年錄取比例的變化趨勢,錄取分數高說明是“大年”,錄取分數低說明是“小年”。
②對上一年新開設的專業,如果錄取比率小于1,來年報考人數可能大幅度提高。當年新開設的專業,可能因報考人數不多而遇到“小年”。
7.過高估計自身實力,只選“三熱”
不少考生在填報時只重視對熱門地區的重點院校與熱門專業的選擇,而忽視或放棄對一般院校的填報,造成重點院校一旦失利,全盤皆輸。
預防對策:注重對一般院校和相近專業的填報,選好保底院校,填報志愿時要拉開梯度。
8.不重視提前單獨招生院校
單獨招生分為單獨招生錄取院校和自主招生兩大類。單獨招生院校比較特殊,對考生特長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包括體育類,藝術類和高職單招,也有不少較好的特色專業。自主招生類院校對考生的要求較高,但對優生群體來說,增加了錄取的機率。
預防對策:建議填報此類院校,擴大院校與專業的選擇范圍
9.忽視第二批次院校的填報
第二批次院校數量大,有相當一部分不錯的專業,其畢業就業情況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別是一些新興的專業應予以關注。特別是有不少第二批次學校的特色專業在全國都赫赫有名,錄取分數會比本一線還高。
預防對策:重視填報好第二批次院校,為考生增加選擇的機會。
10.過分重視專業
不服從調劑,這是“高分落榜和進檔后被退檔”的主要因素。
預防對策:
①專業志愿一定要“服從調劑”。
②專業志愿冷熱搭配要適度。
滑檔后還可以錄其他的嗎 滑檔和退檔的區別是什么 | 滑檔后是否可以再重新報志愿 滑檔是什么意思 | 尚未被錄取是不是代表著滑檔了 | 高考選專業要不要服從調劑 不服從會滑檔嗎 |
高考志愿退檔是什么意思 為什么會出現滑檔的情況 | 高考退檔和滑檔哪個的后果更嚴重 | 高考滑檔和退檔的區別是什么 | 高考退檔和滑檔分別是什么意思 |
本科滑檔了還能補錄專科嗎 | 本科滑檔還能報專科征集志愿嗎 |
11.吃不透院校《招生簡章》形成退檔
預防對策:一是了解院校信息,特別是招生章程、近幾年招生錄取分數情況;二是量力而行,選報志愿留有余地,參考各校專業錄取的平均分、位次;三是嚴格對照《高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相關條款,選報志愿要避開不予錄取的專業;四是選擇專業面要寬,盡量服從專業調劑。
12.堅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預防對策:立足長遠,擴大錄取機率。省外院校錄取人數少相對報考的人數也較少。
13.考生定位不準,所報院校總體“扁平”,造成滑檔
預防對策:平行志愿所報的幾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間要有梯度。每個志愿順序所填報的幾所學校,在選擇時一定要拉開院校之間的志愿梯度。如果將分數差不多的幾所學校分別列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順序,結果會使這幾個志愿變為一個志愿,第一個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會被錄取,浪費了錄取機會,導致所填志愿都成為無效志愿,造成整體滑檔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問題。也有的考生甚至將分數更高的學校列為后續志愿,形成志愿倒掛(即無效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