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
國家任務是指:高校將招生數量經過上報教育部后,經過教育部批準可以招收的任務名額.
其次
國家任務生是指:國家計劃中培養費用由國家財政支付,經過全國招生統一考試招收的學生。(與上面的國家任務不要混淆)
至于你說的高考錄取形式我說仔細些
我國高等學校招生分配制度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普通高校招生由單一的國家任務計劃,逐漸發展為國家任務招生計劃和調節性計劃(包括委托培養和自費生)并存的局面。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這種兩種計劃形式并存的現象已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的發展。因而根據"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的精神,國家教委從1994年開始進行招生"并軌"改革,即變兩種計劃形式為一種形式,變同一學校同一層的多種錄取分數標準為一種分數標準,變多種收費標準為一種收費標準。從1997年開始普通高校招生中也不再存在調節性計劃(包括委托培養和自費生),而只有本、�?频膮^分。
招生并軌后,在學生管理方面,即從原來的包經費、包分配逐步過渡到自己交納部分培養費,畢業后在一定范圍內自主擇業(即"雙包"向"雙自"過渡)。
招生并軌和收費有聯系,但并軌不等于一定要收費,或是一定要收高的費用。按規定農、林、師范、體育、民族、航海等專業可免收學費。并軌與收費制度改革、就業制度改革三者有聯系,但絕不是一回事。
計劃性質怎么填
計劃性質就是錄取時是否已對該生畢業流向做了分配。
計劃性質一般分為定向、非定向。
非定向: 非定向培養的國家計劃內招收(由中央或地方財政撥款培養),在錄取時不確定未來的工作單位,按學校推薦、本人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辦法就業。
定向:定向生一般可免交學雜費,并根據學習和表現情況享受定向獎學金。學習成績優異的,經定向單位同意也可以研究生。
畢業后必須到定向地區或定向單位工作,服務期限一般不超過六年(含見習期一年),服務期滿后允許流動;
拒絕去定向地區或定向單位工作的,須退還所得人全部獎學金,補交學雜費,并向學校繳納部分增減費。
擴展資料:
1、前期信息收集工作要做好
主要包括:本省歷年高考報名人數、歷年高考本科分數線、歷年錄取人數等。另外家長和考生要多關注志愿填報的文章、公眾號,提前熟悉高考志愿填報的技巧和注意事項。如果有條件的,還可以去咨詢經驗豐富的老師。
2、模擬填報志愿
雖然現在成績還沒有出來,但是我們可以借助工具,來進行志愿模擬填報。大家可以根據自己在線估分的結果,去志愿模擬填報系統中,結合收集的信息,選擇自己心儀的大學和專業,然后在線模擬填報志愿。模擬系統雖好,也只是起到一個輔助和參考作用,大家可以根據模擬結果,不斷優化調整自己的志愿。
3、平行志愿梯度要拉開
現在的高考報志愿大都是采取的平行志愿,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同一批次院校不同志愿之間拉開梯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平行志愿是依次投檔的,如果你的志愿都是沒有區分度的學校,那么很可能會面臨,全部投檔完后未被錄取,然后退檔的情況。志愿填報只有一次機會,大家要考慮到志愿之間拉開梯度,保證自己能被錄取。
4、服從調劑,增加錄取機會
一.計劃的種類按照計劃性質分包括什么
二.計劃性質非定向是什么意思 計劃性質是什么意思
如果在志愿填報時候,沒有勾選服從專業調劑,一旦報考專業錄取滿了,就失去了校內調劑的機會。但是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服從專業調劑,也會有可能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對于是否調劑,大家要統籌考慮,是希望能夠去大學,還是去追求喜歡的專業,一定要做好取舍。
5、不盲目追求熱門專業
每年高考填報志愿的時候,大家最為關心的就是什么專業好。有不少家長和考生,一味追求熱門專業,也不考慮個人興趣愛好,結果去讀大學才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另外,熱門專業,由于報考的人數比較多,往往會出現扎堆現象,如果你的成績不是很高,那么就不要盲目追求熱門。
6、父母不要過度干預
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我們非常有必要來聽取父母的意見,畢竟父母人生閱歷比較豐富,對于孩子將來從事什么工作也非常關注。不過填報志愿是大事,父母做好參謀官的角色,把該說的該做的都做到,決定是否報考最好還是由孩子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