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線,都非常重要,但卻又各有不同。
這三條線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三條線都是由考生和院校及考試院三方共同確定的,而且這三條線都能決定考生能不能上學,能上什么學。
不過,題主關心的是這三條線之間有什么區別,因此,書生也就不多說他們之間的共同點,而直奔題主所想要聽的主題。
省控線,簡單地說就是資格線,不過線的考生,就沒有填報志愿的資格;
上圖是2018年山西省的本科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的一部分,文史類的第一批為546分;其實就是說,只有546分以上的考生才有資格填報第一批(文史類)的院校志愿,所以,書生在上面說,省控線其實就是資格線;而能填報第二批院校的考生,要求在476分以上才有資格。
在這個分數線的確定,是招生考試管理中心根據當年的招生計劃和考生的分數情況來確定的;
上圖的右側就是成績分段統計表(一分一段表)的部分數據,實際上這個分數線是根據招生計劃人數來確定的;如圖,當年計劃大約為5800人左右(其實是計劃的約120%以下),即分數線定為546分,假設計劃是3700人左右,則第一批的分數線就會變成561分;
因此,可以看出,雖然這個分數線是各省公布的,但實際上,是由考生的成績和招生計劃人數共同確定的,分數線的高低,其實并不完全掌握在考試院的手中。
投檔線,就是由考生們共同確定的高校的最低分數線;
在此,如果高分考生都覺得某所大學物有所值,那么,大家就把自己的志愿都投向這所學校,這所學校就會有大量的高分考生;而如果大家都不看好一所學校,高分考生都不填報這所學校,那么,這所學校填報志愿的便會更多的是低分學生。
為了方便說明,書生做了如下圖示:
如圖所示:有兩所院校A和B,其中A院校計劃招收10人,B院校計劃招收14人;
而大家普通看好A院校,所以,從601就有人開始填報志愿;而B院校相對較差,所以填報該校志愿的最高分為598分的考生;
在投檔的時候,根據平行志愿從高分到低分的原則,A院校正好從601分~597分各有兩人填報志愿,而595分也有一人填報,正好滿足了投檔要求;此時,A院校的最低投檔線便是595分;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了B院校,從598分~592分共有14名考生填報了B院校的志愿,另加590分的一名考生,正好是15人,此時,B院校的最低投檔線便是590分;
假設兩校都只招10人,而且只按計劃數投檔,A院校的最低投檔線就是597分;而B院校的最低投檔線就是594分;
從上可以看出,投檔線的高低,是和考生緊密相關的,如果一所學校都是高分考生報考,投檔線就會高;而如果一所學校都是低分考生報考,則投檔線會變低;
在此,特別強調一下,投檔線,不是學校定的,是考生們決定的。
投檔線,是站在考試院的角度看的,是把檔案投向高校的一條分數線;而這條線,只針對填報了該高校志愿的考生。
錄取線,就是院校最后確定的分數線;
如上圖中的A院校,接到投來的檔案是11人的,如果實際上只要10人,那么在正常情況下,會是分數最低的那位考生被退檔,即錄取線為597分,如此,錄取線和投檔線是不一致的。
而如果正好中間有位考生不符合條件而退檔,則595分的考生順利被錄取,此時,最低的錄取線便成了595分,如此,最低錄取線和最低投檔線便一致了。
當然,如果A院校把11名考生都全部錄取,最低投檔線和錄取線也是完全一樣。
此時,可以看出,錄取線上,院校有一定的話語權。但也不是完全由院校確定的。
而如果某院校不能完成招生計劃,就需要征集志愿或降分錄取了。
(一)、省控線和錄取線哪個高 到底要看哪個
(二)、省控線和錄取線兩者的關系是怎么回事 考生填報志愿一般要考慮哪些因素
(三)、省控線和調檔線是不是一個意思
(四)、省控線與投檔線的本質差別是什么
(五)、省控線和調檔線各自是什么意思
(六)、省控線是否只是針對本省考生及省控線是什么
(七)、省控線是什么意思和投檔線的區別有哪些
(八)、省控線是什么意思和錄取線是同一個意思嗎
(九)、省控線是不是批次線及什么省控線
(十)、省控線是不是最低錄取分數線
從上可以看出,對考生來講,省控線是被動接受的,后天,將要公布的2019年分數線,就是如此;而投檔線,事前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是所有考生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錄取院校,其實是很被動地接受了填報志愿的考生,最后形成了錄取線。
當然,省控線其實也是考生們共同決定的,而特別明顯的,是山西的二C,是考生先填報志愿,后出的分數線。換句話說,山西考生在填報二C志愿的時候,是無底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