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擬投檔線和正式投檔線差別大嗎
模擬投檔線是每批次正式投檔前一天,省教育考試院按高校確定的投檔比例進行模擬投檔。模擬投檔后及時向高校通報生源分數段分布情況,高校據此決定是否追加計劃,并及時向省教育考試院反饋意見。
模擬投檔過程中,給院校提供投檔比例、投檔人數、最高分數、最低分數、考生所報專業以及是否服從專業調劑等信息。投檔比例按照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數點后兩位,投檔人數按照進一法取整計算。第一次模擬投檔:院校招生計劃與投檔數量的比例原則上設置為:一批本科、二批本科省內高校1∶1.05,省外高校1∶1.1;三批本科、高職(�?疲┰盒>鶠�1∶1。第二次模擬投檔:院校根據第一次模擬投檔生源情況,確定是否調整投檔比例和增加計劃,省招辦同意后進行第二次模擬投檔,并將投檔后形成的投檔比例反饋各院校。第三次模擬投檔:院校對省招辦第二次模擬投檔比例進行確認或提出調整意見,省招辦同意后進行第三次模擬投檔,形成各院校正式投檔比例和投檔人數。正式投檔比例和投檔人數確定后不再調整。
2、為什么要進行模擬投檔呢
畢竟高考人數眾多,考生填報的志愿也很多,為了確保不出錯,以及考慮到某些院校報考人數過多或過少情況,需要和各院校溝通、調整招生計劃等。
第一次模擬投檔,考試院可以看出哪些學校報的人多,哪些學校報的人少,特別是報的人很多的高校,考試院甚至還會和高校溝通,高校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是否追加招生計劃等。
比如某大學招生人數是100人,但是有200人甚至更多人報考了該校,考試院和該院校反饋情況,院校也許會將招生計劃調到120人或更多。
待院校調整招生計劃后,會再次進行二次三次模擬投檔,直至沒有什么差錯、各院校也不再調整招生計劃等,就進行正式投檔。
模擬投檔和正式投檔發生在各省考試院和招生院校之間,和考生沒有關系,正式檔案投出前,院校看不到考生信息,一般可以認為最后一次模擬投檔就是正式投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