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結束以后,本科提前批預計15天左右可以查錄取結果,本科一批預計25天左右可以查錄取結果,本科二批預計一個月以后可以查錄取結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閱讀。
1、考生如何查詢自己是否被錄取
各個省之間的錄取規則有差別,公布時間也有差異,具體還是以當地招生辦出的公告為準。
查詢自己是否被錄取的方法有很多:
第一種方法就是記住你報考的學校,然后去學校查看最新動態,看看錄取名單里有沒有你的名字或者給該學校打電話咨詢;
第二種是看你檔案是自由可投還是被退檔了,亦或是被錄取了,這是最直接的方式,錄取是的狀態;
第三種方法是給本省招生辦打電話詢問。
2、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什么時候發放
各個省市區、各個批次的高考錄取通知書的發放時間不一樣,從8月開始到9月底一直在發放錄取通知書。
提前批、一批正常情況下8月中旬到下旬開始錄取工作,通知書最遲8月底到9月初就可以收到。
第二批接著本科一批錄取, 發放錄取通知書時間隨錄取時間順延。預計9月中上旬發放。
高職(專科)的錄取時間一般是8月底到9月,正常情況下9月中旬到9月底,錄取通知書就能陸續發放到考生手中。一般錄取通知書都會在高校錄取之后3-15天發放到考生手中,請考生在查到錄取信息之后耐心等待。
3、高考被錄取不去的后果
一、個別省份或地區,會被記入誠信檔案
部分省份或地區對于被錄取不去上學這種情況,會記入個人誠信檔案,甚至會直接停止錄取,或減少明年的志愿填報數量。因為這畢竟是一種浪費高校招生名額的行為。
比如,《河南省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就明確指出——
對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不履行志愿約定的失信考生,當批次錄取電子檔案停止運轉;
對錄取后不入學造成招生計劃浪費的,2019年再次報名參加高考將限制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量,在實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許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不超過2個;
考生失信事實將記入其個人誠信檔案,在普通高招錄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為對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據,拒絕錄取失信考生;
今后,逐步將考生誠信記錄在其他國家教育考試和招生錄取中聯網使用,并面向社會提供查詢服務。
二、當年不會被其他高校錄取
根據教育部規定,考生被正式錄取后,高校和考生都不得以任何理由退檔。考生今年也不得再填報任何志愿、不得再被其他學校錄取。大學開學后,若考生逾期未報到,相當于自動放棄,學校將對考生作自動退學處理。
三、來年可同應屆生一樣參加高考
大多數被錄取不去讀大學的原因,是考生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出水平,決定去復讀。這種情況是完全不受影響的,來年可以和應屆畢業生一樣參加高考。這里要注意的一點是,復讀生在高校錄取中與應屆生有所區別,甚至有些專業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