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次線是批次錄取的分數控制線,主要由考生所在省根據當地考生情況劃分;投檔線是由招生院校劃分的提取考生檔案的最低控制分數線,與學校實際的錄取分數線不一定會一樣。但是只有超過了批次線達到了相應的批次才能有機會進入相應學校的錄取環節,同時還要注意達到批次線也要考慮投檔線,避免達不到錄取的最低分數線造成滑檔。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閱讀。
1、批次線和投檔線意思
高考批次線
每個省份的批次線是不同的,這是根據各個省份的考生成績情況來定的,每一年考生的水平不同,但是批次線一般是按照一定比例進行設置的。一般情況下,批次線分為本科線和專科線,然后又分為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
就拿今年江西省來舉例子,如果考生是文科生的話,她的分數只有在558分及以上才有可能上一所一本院校。但也不排除個別狀況,有一些學校由于招生名額未滿,會補錄一部分同學,這部分同學中,有可能是那些沒有到達第一批次線的同學。
什么是投檔線
一般以每個學校為單位,招收固定比例的學生,而這個比例大多都是1比1.03。每個學校所設立的投檔線是不同的,如果同學們已經有了目標院校的話,就需要格外關注學校的投檔線,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學校的投檔線是只有當考生志愿填報結束之后才會公布。
這也讓一部分同學感到非常為難,假如說你的高考分數是560分,雖然這個分數已經在本省的一本分數線以上,但是你所報考的院校投檔線確實565分,那么,被這所院校錄取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觀察投檔線只能觀察前幾年的學校投檔線變化情況,各位考生可以結合一分一段表,和自己的名次進行推測,如果覺得希望不大的話,可以把它放在第一志愿,這樣分數沒有過投檔線的話,不影響下一所學校的錄取工作。
2、高考批次線和投檔線區別
第一,性質不同
批次線:又叫省控線、高考錄取分數線,是指大學在高考中的錄取分數線,也就是考生想要報考某個批次大學的話,首先要達到目標院校的錄取分數線。
投檔線:投檔線也叫投檔分數線,也稱提檔線或調檔線。
第二,分類不同
批次線:高考錄取分本科線、專科線,每個地區的錄取分數線不同,其中決定因素有兩種,分別是報考人數和招生人數、當年高考試題的難易程度。
投檔線:每個考生的投檔過程都可以在相關網站上查到,考生的檔案狀態共有7種,分別是:自由可投和已經投檔、學校在閱、預錄取、預退檔以及錄取待審、錄取。
3、學校投檔線是怎么定的
學校按照擬錄取人數的一定比例確定一個數字,報考這個專業的考生中,排名為這個名次的人的得分,就是提檔分數線。比如準備錄取100個人,提檔比例為1: 1.2,那么報考專業第120名的考生分數即為提檔分數線,超過這個分數的人就會被提檔.
同一批錄取的院校中,它們的投檔分數線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校的生源情況決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檔分數線可能高出控制分數線很多,生源不好的則低一些,但原則上它不能低于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院校調檔線是在該批院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基礎上,根據當年考生報考本校志愿情況、分數情況和本校在該地招生計劃數確定的,每年都會不同。
般來說,同一批錄取院校之間的調檔線是有很大差別的。而且一個學校在一個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別,有的院校在一個省(市)的分數線可能很高,而在另一個省(市)可能較低。
這是由當地考生第一志愿報的多少決定的。考生第一志愿對某一院校報得較多,這個學校錄取的分數就高。相反,這個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錄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