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可投,意思就是考生的檔案是自由的,沒有在任何院校運轉,如果符合院校投檔條件,考生檔案是可以投出到相應高校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閱讀。
1、一直顯示自由可投的情況有以下幾種
1、考生所報批次還沒有開始正式投檔,如考生填報的是本科一批,本科一批的錄取時間是8月15日-8月20日,假如今天是8月14日,錄取時間未到,考生檔案狀態當然是“自由可投”。
2、考生填報了正在錄取的批次,但成績未達到所填報院校的要求,考生檔案未投出。此情況下如果是平行志愿的批量投檔,基本意味著這個批次再投檔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平行志愿實行的是一輪投檔。如果是順序志愿,由于分一志愿和二志愿,投檔不止一輪,考生的檔案還有希望被投出。如果是征集志愿,雖然是實行的仍是平行志愿,但與批量投檔還稍有不同,考生檔案也有被投出的可能。
3、考生填報了正在錄取的批次,檔案也已被投出,由于各種原因,又被高校退檔了。此時考生的檔案又被重置為“自由可投”。若要知道退檔原因,可持準考證到各招辦服務大廳查詢。
4、考生填報了正在錄取的批次,高招服務平臺還沒來得及更新。
5、考生填報了正在錄取的批次,查詢也在錄取的時間段,但由于該批次需要模擬投檔,模擬投檔期間考生查詢不到檔案狀態的變化,只有正式投檔時才會顯示。
2、高考志愿狀態是自由可投可以參加征集志愿嗎
是可以的
參加高考征集志愿的考生一般來說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就是尚未被任何一所大學錄取,錄取狀態顯示自由可投;第二是能夠達到本省對應批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也有降分征集的情況)。
所以如果高考考生在錄取工作結束之后查詢一直顯示都是自由可投的話,意味著考生已經滑檔或者被退檔了,那么考生一定要參加征集志愿的填報。高考考生在填報征集志愿之前,一定要知道自己為什么會滑檔或者被退檔,這樣才能避免上一次的錯誤,增加被大學錄取的機率。
3、高考錄取狀態有以下幾種
1、自由可投:這個狀態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考生的檔案在某一批次第一次投檔時,因考生成績未達到院校的調檔線,也就是說未投出去,所以考生狀態會出現“自由可投”。另外一種情況就是考生被投入高校后,因為考生填報志愿時內容為“不服從專業調劑”或者是“身體受限”等原因被退檔后,也會出現“自由可投”的狀態。
2、正在投檔:這個狀態的顯示是考生的分數達到了自己當初填報志愿的院校調檔線了,并且檔案已成功投出,但是由于院校端口需要時間按順序來接收,所以才會出現“正在投檔”的狀態。
3、院校再閱:這個狀態的顯示是考生的電子檔案已經成功被投到某所高校,并且院校已經下載查看,而高校也正在審閱查看考生的基本資料,這是一個閱檔的過程。
4、預錄取:看到這個狀態可能很多同學會認為已經錄取了,可以慶祝了。但是小編要告訴大家的預錄取并不代表已經錄取了。顯示這個狀態,就是當院校會將考生的錄取意見傳送給該考生所在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的錄取現場時,電腦界面會顯示考生被預錄的院校和專業。在經省級招生主管部門錄取檢查,審核全部通過后。如果同意高校的錄取意見,隨后考生的狀態會顯示為“錄取”。反之就如果不同意就會出現“預退檔”。
5、錄取:顯示這個狀態的同學們,就是已經錄取了,準備接受錄取通知書吧。也可以慶祝慶祝了。
6、預退檔:如果顯示這個狀態的話,那就會面臨退檔處理。當院校將預退檔意見傳送給考生所在的省級招生主管部門,并且經省級招生主管部門錄取檢查。審核通過后,同意高校的退檔意見,考生的狀態就會變成“自由可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