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三個主科為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和歷史為二選一科目,“2”是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科中任選兩科。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閱讀。
1、新高考3+2+1是什么意思
“3+1+2”模式中,“3”為全國統考科目,即語文、數學、外語(含英語、俄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由全國統一命題;“1”為首選科目,即物理、歷史中的1科;“2”為再選科目,即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科中的2科。
大學各專業對考生的物理或歷史科目提出要求,“僅物理”表示首選科目只是物理的考生才可報考,且相關專業只在物理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僅歷史”表示首選科目為歷史的考生才可報考,且相關專業只在歷史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物理或歷史均可”表示首選科目為物理或歷史的考生都可以報考,且高校要統籌相關專業在物理、歷史類別下安排招生計劃。
大學各專業根據實際從再選科目中選擇1科、2科或“不提科目要求”。選擇2科的,再選科目要求分為“考生均須選考方可報考”以及“考生選考其中1門即可報考”。選擇“不提科目要求”的,考生選考科目符合高校提出的首選科目要求即可報考。
2、新高考3+2+1選科要注意什么
1、選自己擅長的科目,不要過分看重專業覆蓋率
在3+1+2的模式下,選擇物理,可以報考的專業覆蓋率確實很高,但是選擇時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考生是否對物理感興趣,是否擅長物理,這點很重要。
對于一些分數較高,物理成績還不錯的學生來說,大可以選擇物理專業,這樣在志愿填報時會有更多的選擇權。而對于一些成績一般,物理不是很好的同學來說,最好選擇其他自己擅長的學科,不要過分在意學科的專業覆蓋率,揚長避短為好。
2、提前做好職業規劃,父母要幫孩子把好關
很多家長覺得,剛上高中就考慮孩子未來做什么工作,是不是有點太早了,其實一點也不早,現在的選科組合都會影響未來大學的專業選擇。比如你想學機械制造、計算機編程、建筑設計等等,這些專業基本都要選物理。
所以,家長們要提前想一想孩子的未來,早點做一些職業規劃的工作,在選科時才不會迷茫。盡量不要為了學某個專業強行選擇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科目,因為最后如果考不了好的分數,再好的職業規劃也無法實現。
3、3+1+2高考后是怎么錄取的
從2021年開始,實施“3+1+2”的省市地區的考生,高考總成績由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成績構成,滿分750分。
從2021年開始,實施“3+1+2”的省市地區普通高校招生將依據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進行錄取,并且按物理、歷史兩個類別分列招生計劃、分別劃線、分別進行投檔錄取(部分特殊類型招生除外)。
考生志愿由“專業(類)+院校”組成,采取一所院校一個招生專業(類)為一個志愿,實行平行志愿投檔的統一錄取模式。在“專業(類)+學校”模式下,由于每一個志愿都細化到了某一所院校的某一專業或專業類,因此不再設置專業調劑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