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志愿是考生在每一錄取批次中填在第一位的高校志愿,也是最想被錄取的志愿。第二志愿是考生在每個錄取批次中填在第二位的學校志愿。第二志愿是招生部門,在每個錄取批次中第二次投遞給招生學校供其選擇錄取的考生志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閱讀。
一、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區別
一、第一志愿優于第二志愿錄取
之所以讓我們大家,在填報志愿時候,將自己最喜歡的學校,放入到第一志愿中。是因為第一志愿被錄取的可能性會更大一些,而且也更能夠優先被錄取。
在學校錄取的過程中,對于那些從來不缺生源的院校來講;很多都不會去考慮第二志愿的考生。因為他們在第一志愿的考生中,就已經完成了今年的招生計劃。
所以當我們將學校報到了第二志愿,即便比第一志愿的學生優秀,可能也不會被錄取。當然了這個規律,一般都針對省內的院校,對于省外的院校來講,并不太適用。
二、第一志愿比重更大
很多學校錄取時候,都不會考慮第二志愿的考生;在他們看來,這位考生想要報考他們學校的意愿不強烈。
因此如果分數過了該學校的提檔線,可能依然不會被錄取。面對這樣的情況,還是有些可惜;這也凸顯了第一志愿的重要性。
綜合上面的情況看來,第一志愿無論從哪方面看來,都比第二志愿要好很多。而我們在填報志愿時候,也應該盡可能將最想去的學校,放在第一志愿位置。
2填報高考志愿的技巧
以第一志愿為主,報考學校要有梯度,比如超一本線100分能上的,超一本線50分能上的,夠一本線就能上的(要參考近3年的錄取線,就低不就高);報考專業也要有梯度,該校的名專業、一般專業都要報,一般要同意調劑。
除非你特想學某專業,那就降低要求,沖某校的名專業,十拿九穩,非此專業不報。如640分,報北大的通信工程沒有把握,又特別想學此專業,就報北京郵電大學的名專業通信工程。另外,報志愿也不能不冒一點風險,要“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
二、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是怎么錄取的
高考第一志愿是招生部門在每個錄取批次中,首先投遞給招生學校供其選擇錄取的考生志愿。高校錄取人員最先看到的也是第一志愿的考生檔案,當第一志愿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人數已達到當年招生計劃數時,這所高校就不再考慮填報了它的第二志愿及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也就是說,第二志愿及其他志愿填報了這所高校的考生就沒有機會讓其選擇了。可見,第一志愿的填報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志愿是考生在每個錄取批次中填在第二位的學校志愿,往往也是考生退而求其次的較為滿意的學校志愿。
當高考第一志愿不能如愿時,考生一般都寄希望于第二志愿能夠實現。第二志愿是招生部門在每個錄取批次中,第二次投遞給招生學校供其選擇錄取的考生志愿。凡錄取第一志愿考生不足招生計劃數的高校,都要從填報了該校第二志愿的考生中補充選擇錄取考生。
這就是說,考生所填報的高考第二志愿只有當該校按第一志愿錄取后尚未完成招生計劃時才起作用。因此,考生所填報的第二志愿應該是這個批次中第一志愿填報人數較少、相對較“冷”的學校。
三、第二志愿比第一志愿高如何解決
不會的,按教育部的規定,在錄取時,先錄取第一志愿,第一志愿被錄取的話,不在考慮第二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沒有被錄取才考慮第二志愿。可是幾乎每個高校第一志愿投檔都超出計劃數,所以第二志愿幾乎不考慮。
但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要高度重視填報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的填報。不太建議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填寫同一個志愿,如果非常想上這個學校,而且可以接受其他專業的話,可以考慮勾上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