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表沒有強制規定要填滿,但為了增加錄取機會,建議考生用好志愿表,充分表達自己的報考意愿,盡量填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閱讀。
一、新高考為啥有96個志愿選項
1. 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
不同的高校和專業對于考生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在填報志愿時,如果只選幾所目標院校,很可能會因為自身條件與其不太匹配而被拒。而如果填報更多的志愿,則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提高被錄取的機會。
2. 能夠增加備選方案
在填報志愿時,很難保證所有目標院校都能順利被錄取。而如果只填報少量志愿,則一旦出現意外情況,就只能選擇放棄或者再次參加招生考試。而如果填報更多的志愿,則能夠增加備選方案,在未被錄取時還有其他可供選擇的學校和專業。
3. 能夠提高心理壓力
高考是一項重要的考試,而填報志愿也是一個非常緊張的過程。如果只填報少量志愿,則很容易因為被拒絕而感到失落和沮喪。而如果填報更多的志愿,則能夠分散風險,減輕心理壓力。
二、志愿可以不全部填滿嗎
高考志愿不是必須填滿的,但還是建議填滿的。考生如果少填一個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檔機會。每個考生受到成績、加試科目等條件限制,只能參加部分批次的投檔錄取。所以,為了增加參與投檔錄取的機會,也要填滿所有志愿。
沒有規定說高考志愿一定要填滿,當然如果覺得第一第二志愿肯定會錄取上的話,不填報也是沒事的,但是大多數考生都會填滿。考生如果少填一個院校志愿,可能就失去了一次投檔機會。每個考生受到成績、加試科目等條件限制,只能參加部分批次的投檔錄取。所以,為了增加參與投檔錄取的機會,也要填滿所有志愿。
三、高考志愿如何填報
1、根據高考位次確定大學,由于每年考生人數、試題難度、高校招生計劃都可能有變化,每一年的院校高考錄取分數線會有波動,但是排名是相對穩定的,因此2023年高考考生最好采用排名法對自身報考進行定位。
2、根據興趣能力明確專業方向,2023年高考志愿填報之前,考生要對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性格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一個專業的就業率再高,如果自己不感興趣,就很難憑借理性和毅力學好,有時連畢業都成問題,因此2023年高考考生一定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專業。
3、優選目標志愿,所謂優選,就是在前兩步圈定可以報考的院校和專業后,進行組合取舍。這一步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自己的志愿更穩妥,確保每個院校的每個專業都心中有數。
4、根據往年錄取數據做好排序,在填報2023年高考志愿時,高考考生應該將最想上、預計門檻高的院校放在前面,將錄取幾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也就是為報考設保底院校。把握沖穩保大原則,沖一沖不要盲目亂沖,穩一穩要重點考慮專業及自己比較滿意的高校,保一保要選好保底學校,避免高分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