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志愿是指第一批次填報的志愿,包含了第一志愿和第二志愿。征集志愿,是在招生過程中,原報考這個志愿的人數不夠,只能通過再征集志愿,才能錄取到計劃招生的人數。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相關內容,供廣大考生參考閱讀。
一、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區別
征集志愿是在首次填寫志愿后未被這一批次錄取時的補錄措施。征集志愿與首次填寫志愿有很大的不同。首次填寫的話不會有限制,而征集志愿的話要根據各個學校的人數有所限制。高考分數對于首次和征集有不一樣的效果。
首次志愿投檔錄取結束后,可能會有一些招夠人數的院校,考試院就會公布缺額院校及專業名單,這時候沒有被錄取的考生就可以網上填報征集志愿了。也就是說,征集志愿填報的都是首次志愿錄取結束后的缺額院校及專業。
二、征集志愿要怎么填
征集志愿的歷年數據并不具有參考價值,每年參加征集志愿的院校和專業都不一樣,考生沒有明確的參考標準。因此,考生需要根據的成績和排名進行預測和判斷,根據首輪投檔分數線進行定位,優先選擇投檔線與自己成績相匹配或略低的院校。
一般來說,征集志愿的投檔分數要比首輪投檔分低,錄取分數也會有相應的下降,尤其是征集人數名額多的院校。在進行征集志愿的時候,部分院校會降分錄取,以便更好地完成招生計劃。但這并不代表所有的院校都會降分錄取,部分院校的征集志愿投檔分數線反而會升高,錄取分數也會有相應的上漲。
三、填報征集志愿注意事項
一、查詢錄取結果
考生填報征集志愿前應該先查詢自己的錄取結果,看是否已經被高校錄取。已經被高校錄取的考生是不能參加征集志愿的,如果考生的錄取狀態顯示為“自由可投”,就說明考生沒有被高校錄取,可以參加該批次錄取結束后的征集志愿。考生在查詢時除了關注自己的錄取狀態,被高校退檔的考生還要仔細去看被高校退檔的原因是什么,以免在填報征集志愿時犯同樣的錯誤。
二、及時填報征集志愿
錄取時,一考生因視力不符合所報專業要求被退檔,在專科提前批次征集志愿時,該考生仍然填報這所高校相同專業,結果再次以視力不合格為由被退檔,這名考生的做法就浪費了填報征集志愿的機會。
三、注意多次征集的情況
有的高校一次征集志愿后,仍然沒有完成招生計劃,就有可能進行第二次甚至多次征集志愿。參加征集志愿的考生如果在本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時仍沒有被高校錄取,還可以繼續關注下一次征集志愿的情況,關注的方式如前文提到的,在本省的市、區級招生考試機構的官方網站或其他和教育相關網站獲得信息。在高考錄取期間,考生應該保持電話暢通,特別是在正常錄取階段沒有被錄取的考生和參加本批次第一次征集志愿沒有被錄取的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