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98至423分,位次為336506至8825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98至423區間才能上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廣東考生上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2333名;
2、2021年廣東考生上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8794名;
3、2021年廣東考生上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4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2643名;
4、2022年廣東考生上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1293名;
5、2022年廣東考生上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9326名;
6、2021年廣東考生上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1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6506名;
7、2020年廣東考生上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7397名;
8、2020年廣東考生上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與廣東技術師范大學三二分段培養其它):文科最低分需要42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8637名;
二、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16 | 122333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28 | 109863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49 | 88259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19 | 270611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19 | 271293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21 | 267918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45 | 231994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47 | 229326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48 | 227868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49 | 226170 | 省政府 |
2、2021年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02 | 139580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17 | 124781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24 | 118794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40 | 102643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198 | 336506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287 | 319784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13 | 241834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19 | 235724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20 | 234917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22 | 233078 | 省政府 |
3、2020年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360 | 267397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372 | 255933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388 | 240408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392 | 236185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399 | 228202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專科 | 286 | 218357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專科 | 384 | 143206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專科 | 423 | 108637 | 省政府 |
全國二本醫科大學排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1 | 安徽醫科大學 |
2 | 大連醫科大學 |
3 | 福建醫科大學 |
4 | 河北醫科大學 |
5 | 廣東醫學院 |
6 | 昆明醫科大學 |
7 | 廣東藥學院 |
8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9 | 山西醫科大學 |
10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11 | 廣西醫科大學 |
12 | 成都醫學院 |
13 | 徐州醫學院 |
14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15 | 遼寧醫學院 |
16 | 西安醫學院 |
17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18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19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20 | 貴陽醫學院 |
21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22 | 沈陽醫學院 |
23 | 寧夏醫科大學 |
24 | 瀘州醫學院 |
25 | 新疆醫科大學 |
26 | 承德醫學院 |
27 | 湖北醫藥學院 |
28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29 | 濰坊醫學院 |
30 | 吉林醫藥學院 |
新高考志愿填報方法與技巧如下:
1、重視第一志愿。考生在填報新高考志愿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第一志愿。因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愿考生的電子檔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歡的專業放在了后面,當第一志愿上線的考生人數足夠的時候,招生院校就不會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2、不要忽視第二志愿。考生在填報新高考志愿的時候,再重視第一志愿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第二志愿。當考生的第一志愿在錄取過程中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不能被錄取時,第二志愿就會成為考生的最佳選擇。很多考生都會認為第二志愿沒有什么作用,但是其實每年因為第二志愿而被錄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數量,所以考生還是要認真對待第二志愿。
3、服從調劑要慎重。很多考生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就會在新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選擇服從調劑。因此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考生不能忽視服從調劑,特別是一些成績較低或是競爭力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視。
三、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學校”)始建于1949年11月22日,前身是被譽為“廣東郵電黃埔軍校”的廣東省郵電學校,2002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升格為普通高等職業院校,是廣東省內唯一的一所公辦全日制通信類高職院校,入選教育部首批職業院校校長培訓基地、全國郵政行業培訓基地等全國性培訓基地,是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廣東省職業院校繼續教育與職業培訓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廣東省首批推薦職業技能培訓線上平臺機構、中國通信服務職業教育聯盟創立單位、廣東通信職業教育集團(國家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牽頭院校、職業院校培訓聯盟牽頭單位,榮獲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首屆全國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首屆全國高等職業院校育人成效50強、廣州市創新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等稱號。 學校本部地處廣州市天河高校文化區,交通便利,環境幽雅,條件優越。學校現有教職員工600多人,本部校園面積10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9萬多平方米,擁有與信息通信行業企業同步的現代化教學、科研設備和先進的網絡系統平臺,以及配套完善的培訓、教學、實驗、實訓、會議、食宿、文體等軟硬件資源。 2019年,經報廣東省教育廳、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通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批復,學校獲批在江門市蓬江區人才島建設新校區。江門校區占地約20多萬平方米,建設完成后將實現教學科研、IT人才培養培訓等功能。首批學生已于2020年11月順利入駐,2021年江門校區學生規模將超3000人,全日制在校生將達到8000人以上。 學校依托信息通信行業,秉承協同創新的辦學理念,以社會人才需求為導向,以“培養通信英才、提升客戶價值、服務終身教育”為使命,致力倡導和踐行終身教育理念,營造學歷教育及在職培訓生態系統,做強做優學歷教育,做強做大在職培訓,構建了以學歷教育為基礎,在職培訓為支撐的多元化辦學模式。學歷教育與在職培訓共生共榮,融合發展,逐步建成集教育、培訓、服務、研發為主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基地和在職人員終身教育的培訓服務新高地,強化自身造血功能,力爭建設成為全國一流的教育培訓服務提供者,推動辦學差異化和可持續發展。 學歷教育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專業群,經、管、文、理等多學科協同發展,設有移動通信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計算機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現代學徒制教育學院及創業學院六個學院,二十個專業。學校深化校企一體化辦學模式,以就業為導向,結合1+X證書試點建設,以培養“敬業度高、執行力強、精技術技能、善溝通學習”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構建了“校企一體,工學一家”、技術技能與綜合素質并重的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了獨具行業特色的專業人才培養體系。學校積極推行校企、校校共育人才及國際化人才培養,實施“2+1”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制、中高職“3+2”、專本“3+2”及中外“3+X”專本合作、與國內名牌高校開展“專升本”、“本升碩”成人學歷教育提升合作等人才培養模式。 學校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服務社會的功能,構建以在職培訓為主的多元化社會服務模式,大力開展在職培訓、在線學習、學歷繼續教育及技術研發服務,致力搭建服務在職人員職業學習的終身教育平臺,助力客戶價值提升。多年來,學校立足信息通信行業,面向社會各行業,立足廣東,輻射全國,組織開展多元化培訓服務。培訓業務課程門類齊全,培訓形式多樣,策劃能力突出,師資陣容強大,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ISO45001職業健康管理的體系認證,保證培訓服務質量,提升培訓效果。學校多次承辦國家級、省級大項目,除信息通信行業外,合作客戶還涵蓋政府、教育、銀行、保險、電力、煙草、交通、郵政等企事業單位,長期合作客戶超460家,2020年服務培訓量近86萬人日。 辦學以來,學校共培養畢業生超10萬人,聯合名校培養在職研究生超7000人,社會培訓超865.8萬人日,為社會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為廣東區域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發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