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370至370分,位次為268821至11410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70至370區間才能上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4109名;
2、2021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4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3127名;
3、2022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3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1533名;
4、2021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3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8821名;
5、2020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8736名;
6、2020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5062名;
二、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24 | 114109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39 | 241533 | 省政府 |
2、2021年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409 | 133127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381 | 268821 | 省政府 |
3、2020年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380 | 248736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專科 | 370 | 155062 | 省政府 |
志愿填錯了有哪些補救措施
1、入學后申請轉專業
這個是你最有可能想到的法子,隨著近年高校緊追國際教育趨勢,逐步開放更多學生轉專業機會。尤其是知名高校,一般來說給與轉專業的機會最多。
大多數院校都會提供轉專業的機會。主要可參考的標準:高考成績、大一基礎課程的成績、以及相應的選拔考試。如果你實在不愿意所讀專業,不妨去試試。
2、輔修課程或第二學位
如果轉專業不成功,你就要學好主專業同時,去積極輔修其他感興趣的專業,如果決心足夠大,還可以直接攻讀你喜歡的第二學位。輔修你喜歡的專業核心課程,這個門檻最容易,如今高校都允許學生跨院系輔修課程。
高考志愿填報的流程
1、錄入院校志愿。
考生須在規定時段內憑本人考生號和密碼登錄高考志愿填報系統(如忘記登錄密碼,可通過已經綁定的手機號碼重置密碼),按照事先填寫并校對正確的《考生志愿表》草稿表,錄入各批次志愿的院校代碼、專業代碼、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并在網上提交。
2、網上確認志愿。
考生需逐批次填報志愿,在提交某一批次所填報的志愿后,系統會先進行志愿校驗,如果出現紅色警告字符,該批次所填志愿將無法保存,請考生仔細核對院校代碼及專業代碼,直至修改正確為止。
確認該批次志愿無誤后,請保存所填志愿。考生填報的所有批次志愿均填報并保存后,須進行網上確認。網上確認時,須點擊獲取短信驗證碼,并輸入收到的驗證碼(發送到報名時已綁定的手機)后再進行網上志愿確認。
3、修改志愿時限及次數。
考生志愿未在網上確認前,在規定時間內可多次上網修改自己填報的志愿;考生首次“確認志愿”后,如有需要可最多進行2次取消志愿確認,修改志愿并重新確認志愿。
當考生確定不再進行志愿修改時,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網上志愿確認。取消志愿確認后重新修改的志愿,必須再次進行網上確認,否則志愿修改無效。錄取時以考生網上最后確認的志愿數據為準。
三、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學院簡介 2020年03月31日 公辦名校,聲譽卓著。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地處長沙市望城區,毗鄰石長鐵路、岳臨高速、繞城高速、黃橋大道、長株潭軌道交通樞紐和長沙高鐵西站、地鐵4號線,經雷鋒大道、金星大道直達長沙市核心區,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風景優美,環境宜人。 我院創建于1975年,1991年整體從懷化搬遷到長沙,1999年和電子職工大學合并升格為高等職業院校,是長沙市政府直屬的公辦高職院校,是湖南省首批經國家教育部批準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我院以“服務國家戰略,培養技術英才”為辦學使命,以打造“信息技術應用先鋒,智能制造人才培育基地”為行為導向,為信息產業和地方經濟的發展培養了一大批信息類技能型專門人才。是湖南信息產業職教集團理事長單位,湖南省3D數字化技術制造戰略聯盟牽頭單位,湖南省電子學會、湖南省無線電學會和湖南省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推廣學會的理事長單位。被譽為湖南信息技術人才的“黃埔軍校”和“信息湘軍” 。 特色立校,名師薈萃。我院現設有七院三部的教學架構,開設了電子信息工程技術、軟件技術、機械設計與制造、計算機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等31個專業,以信息技術應用與服務為主線構建了機器人技術應用、智能制造技術應用、移動互聯技術應用、電商技術與服務等五大特色專業群。現有應用電子技術、軟件技術2個省級教學團隊和智能機器人市級教學團隊。擁有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2個,教育部骨干專業2個,省級特色專業群2個,省級示范性特色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精品專業5個,國家精品課程1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0門。 現有在校學生1萬余人,教職員工522人,其中副高以上職稱186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以上教師336人,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學科帶頭人4人,省級骨干教師13人,中國國內訪問學者38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 產教融合,就業導向。現有各類各級實習實訓基地148個,校外實訓基地79個,中央財政支持的實習實訓基地1個、教育部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1個、教育部雙師性實習實訓基地1個、省級重點實訓基地1個、省級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2個、省級校企合作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1個、省級及以上教師培訓基地25個。學院與華為科技、中興通訊、聯想集團、中聯重科、威勝電子、宏夢卡通、華曙高科、等國內知名企業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深度校企合作。同時積極為湖南省中小企業人才開展智能機器人技術、云計算技術與大數據技術、3D類數字化制造技術、電商技術與服務等合作開發、技術推廣60余項;已建成“湖南省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創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基地4個,創新創業實踐基地及13個創新創業項目開發室。實施“三年不斷線,分層遞進學”的創新創業全程化教育機制。學院開設專業對接長沙市22條產業鏈,近幾年在省內就業率達65%以上。學院近三年就業率分別為91.39%,89.91%,88.12%。 立德樹人,以文化人。學院開設了《誦讀與寫作》《茶藝與茶文化》《剪紙》《書法》等傳統文化課程,加強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開辦了爾雅通識系列課,搭建網絡學習平臺,拓寬學生視野;實施習慣養成的“四項考核”制度以及“無人監考”的誠信考試和“無紙化考試”,引導學生健康成才;奉行“家國共擔、手腦并用”的校訓。形成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入學教育” “離校前的一堂課——畢業典禮” “湘信盛典——年度頒獎” “雷鋒精神育人” “雷鋒愛樂藝術團” “雷鋒家鄉志愿者聯盟”等校園文化品牌,以及30余個各有特色的校園社團組織,學校定期出版發行《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和《湖南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院報》。我院每年向社會公開發布《專業人才培養年度質量報告》《大學生創新創業年度報告》以及《雷鋒精神育人年度報告》。《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湖南日報》等主流媒體多次推介我院辦學育人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