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湖南信息學院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學院的分數在255至255分,位次為290393至5953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55至255區間才能上湖南信息學院。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湖南信息學院
1、2022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0944名;
2、2021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8081名;
3、2022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0393名;
4、2021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4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1249名;
5、2020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3372名;
6、2020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9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8584名;
7、2020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9536名;
8、2020年廣東考生上湖南信息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5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3689名;
二、湖南信息學院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湖南信息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341 | 200944 | 省教育廳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04 | 290393 | 省教育廳 |
2、2021年湖南信息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320 | 218081 | 省教育廳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432 | 221249 | 省教育廳 |
3、2020年湖南信息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446 | 173372 | 省教育廳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390 | 238584 | 省教育廳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本科 | 478 | 59536 | 省教育廳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專科 | 255 | 233689 | 省教育廳 |
高考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查詢志愿
登錄所在省份招生信息官網,輸入自己的考生信息進行查詢;
登錄報考學校官網查看錄取名單;
撥打報考學校的招生電話查詢;
撥打當地教育廳招生辦的電話查詢;
錄取結束后,以前的學校一般會有記錄,可以詢問;
省考試院會有錄取分數和位次,對照自己的志愿就可以判斷自己志愿的錄取情況。
高考志愿填報時要注意根據自己的排名省內名次來填報,這樣準確性較大;其次優先選擇較好的學校;再次優先選擇較好的專業;“大學”優先于“學院”;省會北上廣優先于偏遠地區。
填報征集志愿的條件
1、對于第一類缺額計劃,達到一批錄取控制分數線且尚未被錄取的考生均可填報;
2、對于第二類和第三類缺額計劃,為避免產生分數夾層,確保錄取公平,只允許不低于正式投檔時該院校最低分數及位次的考生填報;
3、參與征集志愿的考生未達到相應批次控制線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和相應批次線下20分以內。
參與征集志愿的院校為相應批次計劃未完成或追加計劃的高等院校,各批次征集志愿仍然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征集志愿對象:
1、參與征集志愿的院校為相應批次計劃未完成或追加計劃的高等院校;
2、參與征集志愿的考生未達到相應批次控制線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和相應批次線下20分以內的學生。
征集志愿是什么意思“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征集志愿是在統一招生完之后就進行的,時間一般在統招之后補錄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據各個省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定。征集志愿是給掉檔同學的又一次機會,凡是參加高考的同學應該時刻關注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認真對待,填報第一志愿也應慎重考慮,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樣也應該把最好的選擇填在第一個。
征集志愿的幾種類型:
1、第一類是院校在正式投檔時生源不足導致缺額;
2、第二類是院校投檔時生源充足,但部分考生因不服從專業調劑、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專業的要求等原因而退檔形成的缺額;
3、第三類是院校生源足額,但后期在該省追加了招生計劃。
三、湖南信息學院最新介紹
湖南信息學院(http://www.hnuit.edu.cn)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隸屬湖南省人民政府管理,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坐落于國務院原總理朱镕基的家鄉——長沙經濟技術開發區毛塘工業園。學校下設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管理學院、國際商學院、藝術學院、通識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創新創業學院、信息技術研究院等10個學院,開設工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文學等學科門類,30余個專業,現有全日制學生18000余人。 辦學理念。學校以辦“*、世界先進水平技術大學”為發展目標;以“教育報國”為辦學宗旨;以“信息化、生態化、國際化”為辦學標準;以“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為校訓;以“立品行、求品質、講品位、創品牌”為校風;以“創新、內涵、特色、優質、共享”為發展理念;以培養“政治堅定、人格健全、身心健美、專業堅實、有情懷、有格局、有夢想、有使命、愛黨愛國愛人民愛學校、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人才培養目標。 辦學條件。校園坐擁五湖、五園、五橋、五廣場,相映成趣,樹木成蔭,山環水抱,茂林修竹,亭臺圍繞,步移景異,被譽為“中國高校最美校園之一”。建有典雅溫馨、設施先進、生態環保的學生公寓,被譽為“中國高校最舒適的學生公寓之一”;建有湖南高校一流、中國高校先進的大劇院、體育館、音樂館和人工智能、大數據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建有中國高校最先進的多屏互動智慧教室和有線無線全覆蓋的“頂級信息高速公路”、“一心三云”智慧校園、湖南高校首批5G校園建設試點學校等,被譽為“中國高校信息技術人才培養的先行者”。 師資隊伍。學校按照“管理隊伍精英化、教師隊伍多元化、服務隊伍專業化”的標準,建立了以教授、博士為代表的“高層次人才教學團隊”,以青年教授為代表的“創新教學團隊”,以企事業高管、高級技術人員為代表的“實踐教學團隊”;建立了教師教學能力五等級評價制度;實行了“湘信學者”“首席專家”“內聘教授”等特殊人才津貼制度。鍛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有情懷、有格局、有夢想、有使命的高素質、高水平、高層次隊伍。 共享機制。學校始終堅持與師生共享發展成果的辦學原則。構建了“收入、住房、醫療、養老、子女教育”五大保障體系,實現了教師公寓、學校班車、附屬幼兒園、健身中心、年度體檢、度假療養“六免費”,補充保險、特殊困難、婚喪嫁娶、患病住院、子女上大學、優秀教師家人旅游“六補貼”等;建立了教職工“功勛”“功臣”“功德”榮譽制度和學生“湘信英才獎學金”及貧困生五 級獎助制度,實現了“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困難而輟學”“讓一批優秀人才更加優秀”的承諾;開展了對口支持企業、對口幫扶鄉村學校等工作。 育人質量。學校為確保高質量、高水平、高層次發展,以與國防科技大學合作建設的北斗衛星開放實驗室為引領,以校企合作企業為支撐,以國家、省市支持建設的實驗(訓)室(中心)和基地為依托,形成了校校、校企、校政、校地合作共贏的創新協同育人機制;創新德育實踐載體,實施“一院一品”工程,打造“聚智”“聚能”“聚思”“聚美”四大書院,構建“互聯網+4M”德育實踐平臺,確保“主題教育、德育實踐、社會實踐”全面推進,“校、院、班”三級共同建設,“國家、省級、校級”分級創優的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機制全面構建,形成了縱向銜接、橫向貫通、分層遞進的“三全育人”體系。畢業生就業、創業、參軍、考研等多元化發展機制全面構建,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始終保持在湖南省高校第一方陣前位。 辦學榮譽。學校先后獲得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等級”、中央綜治委“平安校園建設優秀成果獎”、教育部“全國教學競賽一等獎”、教育部“全國民辦高校內涵發展創新案例”、教育部“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活動優秀學校”和省綜治工作先進單位、省級示范性院校、省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省黨建工作先進高校、省先進社會組織、省文明標兵校園、省平安高校、省信息化校園示范高校、省大學生就業創業示范建設高校、省民辦普通本科學校辦學情況優秀等級等700多項辦學榮譽。在黨委、政府、科研機構、協會、第三方機構等組織的辦學情況評估、評價、評比等工作中,始終保持同類院校全省領軍、全國領先地位,受到了*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被譽為“中國高校校風最優校園之一”。 辦學目標。學校充分抓住“互聯網+”、“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5G技術為標志的信息技術時代機遇,緊緊圍繞“中國制造2025長江經濟帶、中部崛起、一帶一部”和長沙中心城市建設、三高四新、現代化新湖南等發展戰略人才需求導向;充分發揮學校地處省會長沙的區位優勢、體制機制優勢、生態環境優勢,新時代新技術新業態大發展的機遇優勢,“自強不息,敢為人先”的湘信院文化優勢;致力打造辦學情懷更深遠、辦學理念更先進、師資結構更科學、辦學條件更優質、專業設置更前瞻、教風學風校風更優良、校園環境更優美、校園文化更厚重、人才培養模式更多元,畢業生質量更優質的學生更歡心、家長更放心、師生為之自豪、人民為之滿意的高質量、高水平、高層次大學。 立足湖南,扎根中國,放眼世界,面向未來辦大學,為早日更名為湖南信息大學持續奮斗!學校堅定地朝著“*、世界先進水平技術大學”目標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