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42至269分,位次為392917至217557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42至269區間才能上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1、2022年廣東考生上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2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9453名;
2、2021年廣東考生上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32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7557名;
3、2022年廣東考生上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2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2917名;
4、2021年廣東考生上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33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8186名;
5、2020年廣東考生上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7646名;
6、2020年廣東考生上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7395名;
二、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281 | 249453 | 省教育廳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242 | 392917 | 省教育廳 |
2、2021年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專科 | 321 | 217557 | 省教育廳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專科 | 336 | 298186 | 省教育廳 |
3、2020年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專科 | 293 | 317646 | 省教育廳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專科 | 269 | 227395 | 省教育廳 |
高考志愿怎么填報
采取即“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的原則,但同時需注意把握好沖、穩、保、墊之間的梯度關系。
在平行志愿填報時,不妨將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夠得著的理想院校作為志愿A,將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對口”院校作為志愿B和C,志愿D填一所“保守”院校,志愿E則填“墊底”院校。
其中的“跳一跳”“對口”“保守”“墊底”的幾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順序。
這樣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帶來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萬一沒達到“好院校”投檔分數,也有相應院校可讀,而不至于落到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當然,“沖一沖”也應當十分慎重,也要有一定的把握。
全國二本醫科大學排名
排名 | 學校名稱 |
1 | 安徽醫科大學 |
2 | 大連醫科大學 |
3 | 福建醫科大學 |
4 | 河北醫科大學 |
5 | 廣東醫學院 |
6 | 昆明醫科大學 |
7 | 廣東藥學院 |
8 | 成都中醫藥大學 |
9 | 山西醫科大學 |
10 | 南京中醫藥大學 |
11 | 廣西醫科大學 |
12 | 成都醫學院 |
13 | 徐州醫學院 |
14 | 天津中醫藥大學 |
15 | 遼寧醫學院 |
16 | 西安醫學院 |
17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18 | 湖北中醫藥大學 |
19 | 安徽中醫藥大學 |
20 | 貴陽醫學院 |
21 | 浙江中醫藥大學 |
22 | 沈陽醫學院 |
23 | 寧夏醫科大學 |
24 | 瀘州醫學院 |
25 | 新疆醫科大學 |
26 | 承德醫學院 |
27 | 湖北醫藥學院 |
28 | 福建中醫藥大學 |
29 | 濰坊醫學院 |
30 | 吉林醫藥學院 |
三、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創建于1993年,前身為瀏陽外國語進修學院,2006年學校升格為普通高等職業學院。學院擁有長沙和瀏陽兩個校區,占地1061.4多畝,主校區坐落于望城區丁字鎮,設7個二級學院,現有教職員工779余人,學生13965余人。 成立以來,我院堅持專業對接產(行)業,現有專業32個,其中外語類專業12個,涵蓋文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醫學、工學等多個學科門類,構建了以應用外語專業群為主體,以涉外商貿服務、涉外護理康養專業群為兩翼,以信息工程、教育與藝術等為多輪的專業群布局,形成了適應外向型經濟發展需求的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特色。目前學院建有省級專業教學團隊1個,省級高等職業教育一流特色專業群1個,省級精品專業2個,省、市級精品課程13門,省級職教優秀教材1本,湖南省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1個 ,長沙市重點職教項目對接地方產業的(小語種應用)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個。近年來學生在全國性比賽中獲獎74項,省級競賽中獲獎147項,其中獲省級特等獎、一等獎37人次。在省級抽查中,學生畢業設計通過率多次達100%,專業技能通過率95%以上,學生總體就業率均達90%以上。 學院鼓勵教師開展應用研究與成果轉化。近年來教師承擔省級及以上研究項目130項,近三年橫向技術服務與培訓到賬經費達1500余萬元,發表學術論文700余篇,出版學術著作(教材)30余部,授權專利30項,獲省級教學、科研成果獎10余項,優秀論文獎勵150余項。學院堅持服務社會,踐行使命擔當,成立產教融合學院,實施“十百千”工程, 即建設10個產教深度融合的示范性項目、100家規模企業的實習實訓基地、1000家穩定的學生就業基地。11個項目獲批湖南省教育廳“1+X”證書制度試點,創建了2個實質性運行的產教融合項目和1個學徒制項目,與華為、思科、萬達集團、華友鈷業、萬蓬實業等知名企業建立了校企合作關系,建立了6個校企合作訂單班,為企業培養急需的應用技能型人才。 成立28年以來,學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遵循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堅持走“職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道路,立足于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布局,服務湘企出海、湘品出境,為社會發展培養了4萬余名有外語特長的應用技能型人才,致力于讓每一名湖外學子“從這里走向世界”, 得到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學院是民政部規范化辦學評估“5A”級單位,湖南省首屆“十佳民辦高校”,湖南省畢業生就業“一把手工程”優秀學校,是中國國際教育協會理事單位、湖南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單位、湖南省教育國際交流副會長單位以及世界職業教育院校聯盟會員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