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在廣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東考生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的分數在478至535分,位次為133952至2046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8至535區間才能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一、廣東考多少分能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1、2022年廣東考生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259名;
2、2022年廣東考生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657名;
3、2021年廣東考生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歷史(歷史+不限)最低分需要5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0962名;
4、2022年廣東考生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或地理))最低分需要5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2998名;
5、2022年廣東考生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0439名;
6、2022年廣東考生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物理(物理+不限)最低分需要5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2570名;
7、2021年廣東考生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物理(物理+(化學或地理))最低分需要5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1751名;
8、2020年廣東考生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外合作):文科最低分需要5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950名;
二、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在廣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15 | 30259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523 | 25490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31 | 20657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513 | 122998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35 | 90439 | 省政府 |
2022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57 | 62570 | 省政府 |
2、2021年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13 | 40962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514 | 40236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歷史 | 歷史+不限 | 本科 | 546 | 20464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地理) | 本科 | 509 | 121751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16 | 112279 | 省政府 |
2021 | 廣東 | 物理 | 物理+不限 | 本科 | 546 | 74162 | 省政府 |
3、2020年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在廣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478 | 133952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理科 | - | 本科 | 531 | 73255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本科 | 509 | 35950 | 省政府 |
2020 | 廣東 | 文科 | - | 本科 | 535 | 20672 | 省政府 |
同一學校為什么有一批二批
一般這樣的大學還處于擴張階段,有很多的分校區。
一般總校區招生的學生為一本,能夠選擇的都是一些比較好的熱門專業,新建立的分校區招生的往往算是二批,是一些實力弱一點,不太熱門,非王牌專業。
二批招生會比一本招生的時候分數下降很多,比如河南科技大學2017年在河南省招生一本生分數在517分,而招生二批省分數僅有463分,足足比一本低了50多分。
除了在招生的校區不同,一批和二批在報考專業的時候也有很大差距。有些專業只有一批在招收,那么第一批次被錄取的學生自然占有優勢,可以選擇一些特色專業、教育隸屬的重點專業,熱門專業等。
反觀二批幾乎不能享受到一本優先選擇的專業,師資方面也不占據優勢。能夠選的可能是一些弱的,冷的,不被看好的專業。
但是在畢業后學位證書上不會寫明是幾本的,只會寫明哪個大學,什么專業,其實在就業的時候,在學歷方面二者是一樣的。二批生學好自己的專業,將來未必會比一本生差!
高考志愿服從調劑被退檔怎么辦
1、參加本批次征集志愿
考生由于之前已經投檔成功該校被退檔,所以就無法再投志愿中的其它高校。但是高招錄取時,會出現很多原因,導致一些高校未完成招生計劃。此時省招辦會整理出信息,向考生征集志愿。需要注意,參加征集志愿也不一定會被錄取,因為有的高校比較受歡迎,所以投檔人數較多,競爭壓力會比較大。所以最好是選擇征集志愿名額較多、相對沒有那么熱門的院校。
2、參加下一批次志愿填報
上一批次被退檔的考生可以參加下一批次志愿填報。有的省份分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如果考生本科一批沒有被錄取,就需要參加本科二批志愿填報,如果本科二批也沒有被錄取,就只有參加專科批次了。
三、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最新介紹
河南財經政法大學位于河南省鄭州市,地處中華腹地,九州通衢,北鄰黃河,西依嵩山,是省屬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河南省博士學位授予重點立項建設單位,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學。 學校建校于1948年。現有文北校區、文南校區和鄭東校區3個校區,占地面積2000多畝,總建筑面積110萬余平方米。學校建有各類教學實驗室,圖書館文獻資源總量達1016.1萬冊(種),其中紙質文獻249.6萬冊,電子資源766.5萬種。教學、科研、體育場等基礎設施齊全。校園四季環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鄭州市花園式單位,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學校以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為主干,兼有文學、理學、工學、藝術學、哲學等學科門類。現有65個本科專業,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法學、哲學、地理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城鄉規劃學11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另有金融、應用統計、稅務、國際商務、資產評估、法律、農業、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會計、審計、新聞與傳播、社會工作、工程管理(含物流工程與管理)等14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為國家級特色專業,財政學為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市場營銷、會計學、財務管理、電子商務、旅游管理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際航空貨運出口通關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統計思想與學科前沿》《外國法制史》為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現代服務業學科群”和“應用經濟學”入選河南省特色骨干學科建設學科(群)。有哲學、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地理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農林經濟管理、城鄉規劃學10個省級重點一級學科,有中國古代文學、計算機應用技術2個省級重點二級學科。 學校現有教職工2000余人。擁有國家*領軍人才、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層次入選者、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省管優秀專家、省級學術技術帶頭人、省級創新人才、全國模范教師和省級教學名師等優秀人才。全校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專學生近28000人,全日制在校碩士研究生近2000人。 學校建設有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1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是省級卓越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和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基地。近三年,學生在全國性學科競賽、創新技能競賽中獲國家級獎勵近1300項。學校設有本科生導師制,以本科生為主力撰寫的《退休行為及退休年齡研究》、《生育行為與生育政策》等專著引起社會強烈反響。多年來,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歡迎,連續獲得“河南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是國家大風車網畢業生求職信息注冊全國就業推薦單位及河南省確立的“河南省畢業生就業市場財經政法類分市場”和“河南省高校創業教育示范學校”。 學校立足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健全科研機構,涌現了一批原創性、標志性、前沿性研究成果。學校現有河南省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案例研究基地、城鄉協調發展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現代服務業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和河南經濟研究中心等省級智庫、研究基地20個。近年來,先后承擔國家級研究項目近200項,省部級項目近千項,出版學術著作500余部,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80多項。學校教師主持或參與多項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的起草、修訂工作,擔任地方國家機關法律咨詢專家,每年為社會辦理百余起法律援助案件。《經濟經緯》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綜合評價AMI擴展期刊”、“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學校積極發揮學科、人才和信息優勢為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特別是全方位服務中原經濟區開發開放,成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囊團”和“人才庫”。 學校與美國、英國、俄羅斯、意大利、愛爾蘭、新加坡、印度等國家的大學及文化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交流關系,開展多模式、寬領域的國際合作交流。積極引入優質境外教育資源,以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為平臺,逐步建立與國際接軌的專業教學課程體系,共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層次人才。學校實施骨干教師海外培訓計劃,加大訪問學者的派出力度,提升教師國際化水平。近年來,學校榮獲“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河南十大領軍高校”、“河南公眾滿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新中國成立70周年河南高等教育十大杰出貢獻單位”、“河南高等教育就業質量最佳示范院校”等稱號;先后獲得“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河南省普通高校先進黨委”、“河南省高等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先進單位”、“河南省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 目前,全校師生秉承“博洽通達、弘毅致遠”的校訓,弘揚“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校風,實施“人才強校、質量立校、學術興校、特色名校、制度治校、文化厚校”的戰略,正在為建成國內有地位國際有影響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而努力奮斗!(2021年5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