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10至210分,位次為203486至10140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10至210區間才能上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廣西考生上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5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3486名;
2、2021年廣西考生上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3816名;
3、2020年廣西考生上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1242名;
4、2022年廣西考生上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1405名;
5、2021年廣西考生上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7829名;
6、2020年廣西考生上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1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4526名;
二、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253 | 203486 | 省政府 |
2022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342 | 101405 | 省政府 |
2、2021年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267 | 183816 | 省政府 |
2021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232 | 127829 | 省政府 |
3、2020年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262 | 181242 | 省政府 |
2020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210 | 124526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填報的流程
一、登錄網站
網上填報高考志愿要在省招辦指定的網上進行,登錄指定網頁,打開瀏覽器,輸入網報網址。指定網頁一般會印制在準考證上面。
二、輸入用戶名密碼
用戶名是考生高考準考證上的14位報名號數字,第一次登錄網上報名系統的初始密碼是身份證號碼,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即可登錄網上報名系統。
三、填寫基本信息并修改初始密碼
高考考生應仔細閱讀網上填報高考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項,了解操作流程和相關要求以后再填寫住址、電話等重要信息。
考生在第一次登錄網上填報高考志愿系統時,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碼,如果不修改,就會自動返回到上一步,無法繼續往下操作。
四、填報高考志愿
進去頁面之后點擊“填報志愿”,按自己的成績選擇不同的批次,進行填寫。填寫后最好再核對一遍,這一步尤為重要。
五、保存高考志愿
在填完信息后,一定要記得保存志愿,只有點擊“保存”,才會存到網報系統中,沒保存就相當于沒有填。
六、復查高考志愿
在填寫保存之后,可以點擊“查詢志愿”來查看報考的學校,大家可以隨時注意自己排名的情況,以防滑檔。
高考錄取的流程有哪些
1、模擬投檔
每批次正式投檔之前,省級招辦按照高校確定的投檔比例進行模擬投檔。
2、確定投檔比例
模擬投檔后省級招辦及時向高校報送生源分數段分布情況,高校根據模擬結果決定是否追加計劃,是否調整投檔比例。
3、正式投檔
省級招辦按照高校調檔的要求和考生填報的志愿,將符合高校調檔條件的考生的電子檔案在網上投遞給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只進行一次投檔。
4、閱檔
招生高校在規定時間內從網上下載考生的電子檔案數據進行審閱,審閱內容包閱括考生的成績、專業志愿、是否服從調劑選項、體檢表以及誠信記錄等。
5、預錄取
招生高校按照相關規定和招生章程等,將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進行預錄取,并將預錄取和退檔的結果上傳至省級招辦。
6、錄取檢查
省級招辦對高校欲退檔考生的情況進行審核,如無異議,則錄取結束。
7、打印錄取名單
省級招辦根據招生高校的錄取結果打印錄取新生名冊,加蓋省級招辦錄取專用章后寄送招生高校。
8、填發錄取通知書
招生院校根據錄取考生名冊填寫錄取通知書,加蓋該校公章后連同入學報到須知、資助政策辦法等相關材料一并寄送被錄取考生。
三、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是廣東省教育廳直屬的華南地區唯一一所公辦女子高職院校,創辦于1981年。2020年4月,學校被確定為省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2015年以來,學校被認定為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省安全文明校園、全國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樣板校、省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省高職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建設基地、全國家庭教育學會廣州培訓基地、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基地。 學校目前處于一校三區的發展格局,現建有番禺校區和海珠校區,清遠省職教城校區正在籌建中。番禺校區毗鄰廣州亞運城,位于粵港澳大灣區腹地,校園環境幽雅,辦學條件優良,教學設施完善。海珠校區在廣州塔附近,2017年3月獲省人社廳批準為“第二批區域性(特色性)創業孵化基地”,成為省級區域共享型的“廣東女性創新創業基地”,并納入中大國際創新生態谷體系一并建設。學校還與番禺區教育局共建廣東女子職業技術學院番禺附屬幼兒園,是一所公辦的全日制改革示范園。 學校現有在校生8900余人,設有教育學院、外語外貿學院(國際交流學院)、旅游商貿學院、應用設計學院、管理學院等五個全日制二級學院,另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教學部、繼續教育學院、創業學院,開設專業近30個。建有136個校內實訓室,17個實訓基地,209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圖書館藏書50多萬冊。 學校擁有一支專業、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合理,教學和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4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247名;聘請國家級、省級行業大師3名,省級高層次技能型企業兼職教師36名。校內專任教師中,具有雙師素質的占83%,具有高級職稱的占39.27%,已取得碩士以上學位的占75.3%。各專業都有一批年富力強的教學骨干和學術帶頭人,并聘請校外的專家、企業家和業內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士擔任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 學校全力推進“三維一體”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2012年12月,學校聯合近百家政府機構、行業、企業、研究機構、社會組織和高等院校、中職學校,牽頭打造了我國首個女性職業教育集團——廣東女性職業教育集團,形成了政、行、校、企多方聯動的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2017年3月,學校又牽頭成立廣東巾幗創新創業聯盟,海珠校區建設成省級區域性、特色性“創業孵化基地”。學校是廣東省委黨校唯一指定的中青年女干部培訓基地,從1991年開始,已連續培訓58期學員,為廣東乃至新疆、西藏培養中青年女干部近3000名。學校還與港澳地區及日、美、德、澳等國多個高校和婦女組織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與廣東省多所知名大學合作舉辦本科班。 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養具有高尚品德、高雅氣質和高新技能的創新性女性技術技能人才為目標,發揮性別優勢,創建女校品牌,形成以女性高等職業教育為主,大力發展婦女干部教育、婦女技能培訓、婦女創新創業教育,服務女性終身教育的多形式的辦學格局。學校將“創新強校工程”作為提升質量的重要抓手,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擁有教育部骨干專業2個,省級品牌專業4個,省級重點專業10個,學前教育、電子商務、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企業管理等4個專業群獲省級高水平專業群立項建設。建有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4個,省級高職教育實訓基地17個(含省級公共實訓中心4個),校企共建協同育人中心(創新中心)7個。近五年學生參加全國和全省各類職業技能大賽共獲獎169項。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青睞,就業率歷年保持在98%以上。第三方機構獨立調查顯示,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達98%以上,遠高于全國同類院校平均水平。 建校以來,學校在開發女性潛能、促進女性就業、探索女性特色教育、推進男女兩性和諧發展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各級領導對女院給予親切關懷,張德江、汪洋、陳慕華、彭珮云、顧秀蓮等黨和*,朱小丹、盧瑞華、張幗英、李鴻忠、劉玉浦、林少春、溫蘭子、雷于藍、覃偉中等省領導曾多次蒞臨學校視察,對學校辦學給予高度評價并寄予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