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溫州理工學院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溫州理工學院的分數在358至404分,位次為126216至1899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58至404區間才能上溫州理工學院。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溫州理工學院
1、2022年廣西考生上溫州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2673名;
2、2021年廣西考生上溫州理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7333名;
3、2020年廣西考生上溫州大學甌江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6216名;
4、2022年廣西考生上溫州理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992名;
5、2021年廣西考生上溫州理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110名;
6、2020年廣西考生上溫州大學甌江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884名;
二、溫州理工學院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溫州理工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49 | 62673 | 省政府 |
2022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502 | 18992 | 省政府 |
2、2021年溫州理工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29 | 77333 | 省政府 |
2021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81 | 23110 | 省政府 |
3、2020年溫州理工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358 | 126216 | 省政府 |
2020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04 | 39884 | 省政府 |
高考可以查到的幾種檔案狀態分別是什么
自由可投,一般檔案出現這種狀態,表示考生的檔案未被投檔或者投檔被報考院校退檔;如果是被學校退檔,學校會明確給出退檔理由,考生一定要及時查看學校的退檔理由。
已經投檔,意思就是考生的檔案已經被投給考生報考院校,院校還沒有查閱考生檔案信息,這種情況,考生很可能就被錄取。
院校在閱,說明學校已經開始查看考生的檔案信息,一般學校查閱的檔案數量都要比招生人數多,因此并不代表考生一定就會被錄取,只是有機會被報考院校錄取。
預退檔,意思就是考生因為某種原因,不被錄取;這種情況,院校會說明考生不被錄取的原因。
預錄取,代表學院已經計劃錄取該考生。
錄取,表示考生已經成功被報考院校錄取,接下來等待簽收錄取通知書就可以了。
高考報考軍校有哪些條件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忠于祖國,熱愛軍隊,志愿從事國防事業,未參加過任何非法社會團體和組織;
2、道德品質優良,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未受過紀律處分,無違法違紀行為;
3、身體健康,男生要求身高165厘米以上,體重50公斤以上,但不得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25,女生要求身高162厘米以上,體重45公斤以上,但不得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15。每一眼裸眼視力在4.6以上,矯正視力在4.9以上。紅綠色盲、色弱者不可報考。無傳染性疾病等;
4年齡在二十周歲以下。
5、軍校只招收高中應屆畢業生。
6、考生必須參加面試:
面試的要求包括:發育正常,體形勻稱;面部無明顯疤痕,無文身;語言表達流利,無口吃;表情自然,舉止文明有禮,衣著整潔得當,動作協調自然;報考動機明確,愿為祖國國防事業獻身。
三、溫州理工學院最新介紹
溫州理工學院是一所獨立設置的本科層次公辦普通高等學校,于2021年1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批準,由原溫州大學甌江學院轉設成立。 學校占地面積901.8畝,基礎建設已投資21.9億元,校舍面積40.9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總值1億多元,館藏紙質圖書82.59萬冊。學校下設12個教學機構,現有27個在招本科專業,涵蓋工學、文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藝術學等七大學科門類,面向全國16個省市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9614人。 學校堅持以生為本,構建人才培養新模式。學校以現代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構建與行業企業協同辦學、協同育人、協同創新、協同就業的“四協同”人才培養新模式,《基于創新創業教育的“班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獲浙江省教學成果二等獎。辦學20年以來,學校為社會培養了32000余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是國家級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浙江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浙江省創業教育研究基地、浙江省應用型建設試點示范院校、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創業學院。在浙江省教育評估院2019年公布的“全省2018屆畢業生一年后創業率排名”中,學校以6.68%的成績再次位居全省本科高校第一,學校男籃奪得2020年浙江省大學生籃球聯賽(甲B組)冠軍。 學校堅持特色發展,打造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體系。按照“整體規劃、統籌推進、重點突破、培育特色”的思路,學校學科專業設置積極融入浙江省產教融合十大聯盟行動計劃和“八大萬億產業”發展戰略,有效對接溫州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兩個健康”先行區建設,對標溫州市“5+5”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培育產教深度融合的專業集群,構建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相匹配、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體系。學校現擁有3個省級一流專業、4個省級新興特色專業、2個市級重點專業、35門省級一流課程,已建成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市級產教融合示范基地1個,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58個,建有7個實訓中心,13個專業實驗室,滿足學生實踐教學需要。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建設高水平師資隊伍。學校圍繞應用型大學辦學定位,把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作為提高辦學水平的關鍵。現有包括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浙江省教學名師、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等一批省級人才在內的專任教師492人,其中“雙師雙能”型教師128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教師占比35.37%,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教師占比70.53%。初步建成了以青年教師為骨干,具有一定數量、素質較高、基礎扎實、創新能力強、適合應用型大學發展的師資隊伍。 學校堅持科研興校,構建科技創新平臺體系。學校建有33個科研平臺,在智能減速器研發、軌道交通風險控制、大數據分析、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等方面成果顯著。“十三五”期間,培育建設了溫州社會計算及發展研究中心、智能裝備關鍵技術研發中心、城市與土木工程防災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鄉村振興協同創新研究中心、溫州市質量管理與品牌研究中心等平臺,不斷推進新興、交叉、邊緣學科的發展和實質性的學科交叉融合。主持國家基金14項、省部級以上項目70余項,近五年獲得廳局級項目100余項,出版專著或發表論文200余(部)篇,授權專利400余項,科研到賬經費2000余萬元。 學校堅持服務地方,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學校與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開展全面合作,深化“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學校與浙江恒豐泰減速機制造有限公司、浙江亞龍教育裝備有限公司、興樂集團等地方龍頭企業建立了行業產業學院,打造產教融合示范載體。學校繼續教育學院,開展本科層次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目前已初步形成教師培訓、黨政教育培訓、職業技能培訓、質量品牌培訓等4個特色品牌,成立三年來已為區域各單位累計培訓8000多人。 學校堅持對外交流,拓展國際化辦學格局。學校借力“一帶一路”戰略機遇,深入推進與國際高校的聯系溝通,開展與海外院校“緊密型、實質型”合作, 與美國戴頓大學、英國密德薩斯大學、美國休斯頓大學、德國歐福應用技術大學、澳洲昆士蘭科技大學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所院校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系。不斷拓展國際化辦學格局,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引入師資、課程、教材等海外優質教學資源,打造優質國際化專業,提高外語課程授課比例,以國際化視角創新學校人才培養模式。學校是BGA國際認證會員院校,是國際絲路創業教育聯盟溫州基地。 學校堅持黨建領航,推進黨的建設和文化傳承創新。學校黨委樹立“大黨建”的工作思維,積極踐行“新黨建”的工作理念,構建以黨建為引領,全方位、全過程統籌推進各項工作的新體系。2008年學校首創的“預備黨員五十小時義工制”,得到了時任國務委員劉延東同志、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同志的批示。學校全力打造的“紅船精神”紅色文化傳播與踐行陣地“黨員之家”被授予溫州市開放式主題黨日活動基地。學校推進“甌文化”傳承創新,建成了甌劇藝術研究與推廣中心、溫州非遺研究與推廣中心,深入研究與推廣甌窯、甌漆、甌劇等溫州地域特色文化,為浙江省非遺傳承人群研習培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培訓提供有力支撐。學校榮獲“首批全省高校黨建示范群”“浙江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 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和溫州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學校將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站位加強政治建設、高質量服務區域發展、高水平推進學校治理、高標準強化績效導向,打造理工院校新標桿、打造服務發展新引擎、打造特色辦學新品牌、打造未來高校新樣板,為加快推進溫州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在建設“重要窗口”中承擔新使命、書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