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北方民族大學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北方民族大學的分數在362至446分,位次為123360至2029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62至446區間才能上北方民族大學。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北方民族大學
1、2022年廣西考生上北方民族大學(少數民族):理科最低分需要3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2686名;
2、2022年廣西考生上北方民族大學(中外合作):理科最低分需要3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4433名;
3、2022年廣西考生上北方民族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414名;
4、2021年廣西考生上北方民族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3793名;
5、2022年廣西考生上北方民族大學(少數民族):文科最低分需要4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242名;
6、2022年廣西考生上北方民族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293名;
7、2021年廣西考生上北方民族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8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813名;
8、2020年廣西考生上北方民族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4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580名;
二、北方民族大學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北方民族大學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369 | 122686 | 國民委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379 | 114433 | 國民委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20 | 82414 | 國民委 |
2022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69 | 31242 | 國民委 |
2022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98 | 20293 | 國民委 |
2、2021年北方民族大學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04 | 93793 | 國民委 |
2021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85 | 21813 | 國民委 |
3、2020年北方民族大學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362 | 123360 | 國民委 |
2020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46 | 23580 | 國民委 |
對于服從調劑的錯誤認知
1、是否選了服從調劑,就會直接被調劑到其他專業,很多考生總覺得填寫了服從專業調劑,高校會把考生隨意安排到某個專業。其實考生的這種擔心是多余的。高校的錄取規則、專業分配辦法都已經提前在《招生章程》里公布,在實際錄取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預先公布的規則執行。
專業分配無論是按照設定“專業級差”方式,還是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專業志愿”的原則,都會首先考慮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
當考生高考分數足夠進入所填報專業時,就會被錄取到所填報專業,服從專業調劑就沒有派上用場。只有當考生所報專業全都錄取額滿,才會進入調劑程序。
2、服從調劑被調劑考生并不一定都是低分進檔的考生�?忌朔謹档捅徽{劑外,還有可能是專業志愿填報不合理,比如考生所填報的專業都是其所在省份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導致這些專業錄取分數偏高,最后使得該考生雖然高考分數不算低,但最后也只能被調劑。
此外,個別考生沒有把全部專業志愿填滿,填報的專業過少也有可能導致其因無法滿足所報志愿而被調劑。
高考志愿錄取規則是什么
1、位次優先
一個考生對應一個位次,這個位次是唯一確定的,也就是說,考生的分數在排序的時候起到關鍵的作用。分數高的考生排在前面,就會比分數低的考生先檢索。
同一分數在排名時,不同省份有不同的規定,文理科一般也規定不一樣。所以一定要了解本省對總分相同的情況下按照單科排序的相關規定規則。比如某省的文科規定分數相同時依次看語文、文綜、數學、英語的單科成績。
2、遵循志愿
在檢索每個考生的院校志愿時,嚴格遵循考生所填志愿的順序。如果考生的志愿被投進某一個學校了,比如被B志愿錄取,則不再看他的CDE志愿,而開始檢索下一位考生。如果考生的志愿被投進某一個學校了,比如被B志愿錄取,則不再看他的CDE志愿,而開始檢索下一位考生。
3、一輪投檔
對于考生個人來講,在某一批次錄取時,考生只能投檔到一所志愿院校。一旦檢索到考生所填報的某個志愿院校還有余額,就不再檢索考生其后的志愿,實行一輪投檔。
三、北方民族大學最新介紹
北方民族大學直屬于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是一所綜合性民族類普通高等院校。學校坐落在“塞上江南”——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市,是我國唯一一所建立在民族自治區的部委高校。學校前身為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始建于1984年,2008年更名為北方民族大學。學校為國務院學位辦批準的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 學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堅持*辦學方向,堅持“四個服務”的時代使命,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尊重民族高等教育特點,堅持為國家發展戰略服務、為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服務的辦學宗旨。學校是培養各民族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研究民族理論與民族政策的重要基地,是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基地,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展示我國民族政策和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學校現有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56個民族的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預科生共2.2萬余人,是中華民族大家庭的縮影。37年來,學校為國家經濟社會事業發展培養了6萬余名各民族優秀人才,他們已經成為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和“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實踐者,民族地區、邊疆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建設者,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弘揚和傳播者,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踐行者,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的捍衛者。 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和專業建設�,F有文學、理學、工學、法學、歷史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教育學、醫學10個學科門類的76個本科專業;民族學、數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等1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電子信息等1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化學工程與技術等10個國家民委重點學科,數學等3個省級一流學科,生態學等6個省級重點培育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等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漢語言文學等9個省級優勢特色專業;法學等4個省級重點建設專業;自動化等7個省級“十三五”重點專業(群);機械電子工程等5個省級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示范專業;經濟學等1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有1個國家級材料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和化工技術基礎等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學校大力推進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培養和引進并重,建設了一支質量較高、結構合理的專業人才隊伍�,F有教職工1400余人,聘任院士兩名,入選國家級人才項目或獲得榮譽稱號13人次,其中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7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入選省部級人才項目及榮譽稱號180余人次。 學校積極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堅持面向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以及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開展科研攻關。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加強理論研究,深度服務地方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加強與地方政府、校地校企的合作交流,建立了依托地方、融入地方、服務地方的合作辦學、聯合攻關機制,在服務社會中實現大學使命和價值回歸。近年來,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縱、橫向科研項目1470項。在粉體材料與特種陶瓷、工業廢棄物循環再利用、葡萄種植與葡萄酒釀造技術、民族學、興邊富民與鄉村振興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和優勢。建設了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示范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教育部/國家民委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8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部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自治區級創新(工程)中心、3個自治區協同創新中心、11個省部級創新團隊,1個自治區產學研合作基地、2個寧夏新型高校智庫,1個國家級“全國化工及機械基礎科普基地”、1個省部級“電子科學與物理示范中心”科普基地。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國內外合作交流。學校與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華僑大學、集美大學等14所國內高校,銀川市人民政府、石嘴山人民政府、中衛市人民政府等26家地方政府及行政事業單位,南京證券、寧夏共享集團等22家企業開展交流合作并保持著良好合作關系。學校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大力推進教育對外開放,成立國際教育學院,2015年加入絲綢之路大學聯盟。先后與美國、法國、馬來西亞等30個國家和地區的70余所高校、機構簽署了合作協議。學校積極推進留學生教育,通過舉辦中亞國家青年漢語班、寧夏國際友城青年漢語班等,招收和培養漢語進修、學歷教育留學生261人次。 學校扎實推進教育教學與創新創業教育深度融合。實施“思想政治教育+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勞動教育”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建立以資源共享、興趣驅動、學科交叉、尊重個性、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為支撐的“創新創業團隊+創新創業實踐+校企合作實踐”三位一體實踐平臺,形成了“創新引領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的良好局面。學校被評為首批“寧夏回族自治區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寧夏回族自治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寧夏回族自治區雙創示范基地”,被教育部授予“全國首批百所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評為第三批“全國創業孵化示范基地”,被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創業示范園”稱號。 建校37年來,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鏗鏘步伐,學校教育教學事業實現了高速發展。2000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合格評估。2004年國家民委與寧夏回族自治區簽署共建協議決定共建北方民族大學。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2011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50強經驗推廣高校。2015年國家民委和教育部決定共建北方民族大學在內的6所委屬高校,學校發展迎來新的契機。2017年學校獲批為第七批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2018年獲批為博士學位授予建設單位,民族學獲批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標志著學校形成了“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學位授權體系,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邁上了新的臺階。學校辦學條件優良,校園環境幽雅,被全國綠化委員會授予“全國部門綠化400佳單位”榮譽稱號,被銀川市人民政府命名為“花園式單位”。近年來,學校先后獲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全國黨建工作標桿院系”“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文明校園”“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校”“自治區依法治校示范校”“銀川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 37年艱苦奮斗,37年砥礪奮進。進入新時代,站在新起點,步入新征程,北方民族大學將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確立的奮斗目標和“十四五”規劃,全面深化綜合改革,扎實推進內涵建設,奮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早日建成新時代有特色高水平現代民族大學而努力奮斗�。�2021年11月19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