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商洛學院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商洛學院的分數在376至431分,位次為113289至2719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76至431區間才能上商洛學院。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商洛學院
1、2022年廣西考生上商洛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9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8339名;
2、2021年廣西考生上商洛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0326名;
3、2020年廣西考生上商洛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3289名;
4、2022年廣西考生上商洛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194名;
5、2021年廣西考生上商洛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692名;
6、2020年廣西考生上商洛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812名;
二、商洛學院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商洛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399 | 98339 | 省政府 |
2022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79 | 27194 | 省政府 |
2、2021年商洛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409 | 90326 | 省政府 |
2021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65 | 28692 | 省政府 |
3、2020年商洛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本二 | 376 | 113289 | 省政府 |
2020 | 廣西 | 文科 | 本二 | 431 | 28812 | 省政府 |
二本分數低的公辦大學有哪些
學校名稱 | 辦學性質 | 批次 | 2022最低分數線 |
山東工商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淮北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57 |
邵陽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49 |
徐州工程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8 |
閩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26 |
哈爾濱商業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26 |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31 |
吉林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33 |
贛南醫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河北中醫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57 |
淮陰工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陜西學前師范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26 |
鹽城師范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30 |
甘肅中醫藥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26 |
紹興文理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哈爾濱師范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57 |
渭南師范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55 |
臺州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26 |
張家口學院 | 公辦 | 二本 | 446 |
湖北民族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36 |
蘭州財經大學 | 公辦 | 二本 | 445 |
高考志愿退檔的原因是什么
1、政策性退檔
志愿填報的時候,各高校的招生章程中都會規定提檔比例,一般為1:1.05或1:1.2,這就意味著實際提檔人數是超出招生計劃人數的。舉例來說,某高校招生計劃100人,投檔105人(投檔比例1:1.05),如果這105人在專業錄取的時候全部都符合高校的專業錄取條件,但是招生計劃只招100人,這時候排在后5位,分數較低的考生就有被退檔的風險,這種退檔就屬于政策性退檔。
2、不服從調劑退檔
不服從調劑被退檔,大多發生在高分考生身上,對自己的成績很有信心,非目標專業不報,選擇不服從調劑,風險極大,一旦所報專業名額已滿,又不服從調劑,就只能被退檔到下一批次,這也是為什么每年都會出現一些高分考生選擇復讀的原因。
3、身體條件不符合要求
這類原因被退檔是最為遺憾的,每年都會出現少數因為身高、視力等身體條件不達標的考生被退檔的情況,這是因為考生沒有仔細了解所報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報考資格、學校情況及專業要求等,盲目填報。
4、單科成績達不到院校要求
很多高校招生不僅要求總分達到錄取分數線,而且對所報專業相關科目的成績也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文史類專業,對語文、文綜科目的成績要求較高;理工類專業對數學、理綜科目的成績要求高一些;外語類專業,對外語筆試和口試成績都有一定要求,單科成績達不到要求也會被退檔。
5、其他情況
在實際報考過程中,還要看院校《招生簡章》中是否還有其他特殊要求,比如有的院校對加分政策只在投檔時承認,錄取專業時以實考分為準;有的學校規定了專業級差,非第一志愿專業錄取時,要減掉一定分差后才能與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還有的院校有面試要求等,這些情況如果填報時不了解清楚,很可能就會被退檔。
三、商洛學院最新介紹
商洛學院是教育部批準、陜西省政府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秦楚文化交匯地、革命老區、中國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故鄉——商洛市。商洛市位于陜西省東南部,地處秦嶺南麓,距離省會城市西安110公里,東臨河南,東南接湖北,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兼容秦雄楚秀,歷史文化源遠流長,氣候溫和四季分明,交通區位優越便捷,生態旅游和物產資源豐富,享有“秦嶺最美是商洛”“中國氣候康養之都”之美譽。 商洛學院肇始于1976年成立的陜西省商洛地區五七師范學院,1979年更名陜西師范大學商洛專修科,1984年經陜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更名商洛師范專科學校,1987年整體上劃由陜西省人民政府管理,2005年與陜西省商洛農業學校合并,2006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本改建為商洛學院,2011年成為省市共建高校,被列入陜西省首批轉型發展試點高校,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17年入選國家發改委、教育部、人社部確定的全國百所產教融合發展工程應用型高校,2018年被確定為陜西省“一流學院”建設單位,是全國新建本科院校聯盟會員單位。 建校45年來,學校秉承“自強不息 止于至善”的大學精神、“尚教為學 踐用至要”的辦學理念和“博聞強志 正道直行”的校訓,堅持“立足商洛,面向地方,服務基層,培養應用型人才,建設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辦學定位,凝練打造了“秦嶺現代中藥資源和綠色食品開發利用,秦嶺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賈平凹研究、秦嶺畫派等地方文化傳承創新”三大鮮明辦學特色,培養了5萬余名合格人才,為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 學校現有3個校區,占地900余畝。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健康管理學院、數學與計算機應用學院、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化學工程與現代材料學院、生物醫藥與食品工程學院、城鄉規劃與建筑工程學院、藝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11個二級學院和體育教學研究部。開辦42個本科專業,涵蓋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10個學科門類。面向2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在校學生12000余人。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持續加快師資隊伍建設。現有教職工803人,其中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614人(博士160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267人。聘請中國科學院趙鵬大院士、中國工程院張生勇院士為“雙聘院士”,有二、三級教授5人,入選陜西省“特支計劃”“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計劃”“陜西青年科技新星”“三秦人才津貼”等各類人才項目20人次,榮獲全國青年志愿者優秀個人、國家級師德標兵、陜西省“教學名師”“優秀教師”“師德標兵”“崗位學雷鋒標兵”等榮譽稱號16人,榮獲省級以上教學競賽獎24人,榮獲省級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獎項8人。建立了一支以侯洵、徐宗本、樊代明、劉加平、歐陽曉平等“兩院院士”和著名作家賈平凹等專家學者為代表的兼職教授隊伍。 學校堅持教學中心地位不動搖,深入推進改革創新,本科教育質量穩步提升。現有省級“一流專業”8個(應用化學、漢語言文學、生物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思想政治教育、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文化產業管理、美術學),省級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學院2個(化學工程與現代材料學院、生物醫藥與食品工程學院),省級虛擬教研室建設項目1個,省級課程思政教學團隊2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2個、陜西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與培訓基地1個、陜西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1個、實習實訓基地223個。獲批省級及以上新工科、新農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項、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67項,主持省級以上教改教研課題100余項,榮獲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4項、二等獎4項,獲批省級本科教學工程項目30個。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落實五育并舉,以學生黨建為龍頭,積極實施“三早一晚”及二級學院黨政領導帶班晨讀“學風示范”工程,營造良好學風。學生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89項、省級項目487項;在各類競賽中榮獲省級以上獎勵1720余項。榮獲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陜西賽區“6金22銀21銅”優異成績。積極開展志愿服務及社會實踐活動,學校多次被評為“陜西高校志愿服務先進集體”。 學校扎根商洛大地辦大學,堅持走政產學研深度融合、校地合作發展道路,科學研究水平不斷提升。現有1個陜西省優勢學科、2個陜西省科協院士專家工作站、建成了10個省級研究平臺(1個全國唯一的省級尾礦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陜西省礦產資源清潔高效轉化與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和“陜西省商洛市GAP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陜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商洛文化暨賈平凹研究中心”、2個四主體一聯合新型研發平臺“陜西秦嶺特色生物資源產業技術研究院”和“陜西秦嶺健康食品配料及核桃產業技術校企聯合研究中心”,1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陜南秦巴山區生物資源綜合開發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公眾科學素質研究中心“商洛學院陜西省商洛公眾科學素質與創新發展研究中心”、1個省級高校新型智庫“商洛發展研究院”和1個省級思想政治工作重點研究基地“商洛學院應用型高校文化育人協同創新研究基地”)。建成商洛市秦嶺植物良種繁育中心等16個市級科研平臺、量子光學研究所等6個校級研究機構、3個校外博士工作站、 2個農作物技術示范推廣實驗站、1個秦嶺南麓生態環境保護研究站。擁有2個陜西省青年科技創新團隊、1個全國冶金礦產固廢資源化匠心團隊,10個市級科研創新團隊和14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近年來,共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5項,國家科技推廣項目1項,省部級重大、攻關項目42項。獲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10項、市廳級各類科技獎勵208項,取得知識產權類成果745項。教師發表的學術論文被國際權威檢索機構SCI、EI、ISTP等收錄438篇,出版各類著作140部。《商洛學院學報》連續多次被評為“全國高校社科優秀期刊”,是“陜西省高等學校優秀社科學報”和“陜西高校精品期刊”。 學校扎實履行服務社會使命,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大力實施“根植地方行動計劃”,與260余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廣大教師圍繞服務地方的各類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開展研究,承擔科研項目370項。承擔“國培”“省培”計劃110余項,為全省各地市培訓養老護理員、中小學校長、幼兒園園長及教師2萬余人,為商洛各領域培訓從業人員2萬人次。 學校堅持錄取報到率與生源質量、就業率與就業質量“雙提高”的招生就業工作方針,廣泛建立省內外優質生源基地,連年高質量完成招生計劃。主動對接新業態行業就業領域,先后在北京、西安、廣州、深圳、寧波、江蘇、浙江、新疆等地建立了130多個就業創業基地。三年來,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均高于全省高校畢業生平均就業率,先后有430余名優秀畢業生赴新疆、西藏支教就業,積極投身邊疆建設,奏響新時代愛國奮斗主旋律。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社會影響持續擴大,社會聲譽不斷提升。先后與美國、英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愛爾蘭、西班牙、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和臺灣地區的3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師生出國(境)學習深造搭建了廣闊平臺。與西安交通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浙江萬里學院等國內高校建立了對口支援與合作辦學友好關系。與鄂、豫、陜10所高校共同發起組建了漢江流域大學聯盟,與陜南三市地方政府及高校聯合成立了陜南發展研究院,積極助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表彰的“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省教育系統創佳評差“最佳單位”“黨建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被省委教育工委、省綜治辦和省公安廳聯合授予“陜西省平安校園”稱號,被商洛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校園”。 當前,學校正在全面貫徹*新時代**思想,全面落實**關于教育重要論述和全國全省教育大會精神,加快改革發展,奮力追趕超越,為建成一流應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奮斗! 【文中數據截止2021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