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廣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廣西考生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93至213分,位次為202070至7934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廣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93至213區間才能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
一、廣西考多少分能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廣西考生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1598名;
2、2021年廣西考生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2070名;
3、2020年廣西考生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9021名;
4、2022年廣西考生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9346名;
5、2021年廣西考生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7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8458名;
6、2020年廣西考生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4168名;
二、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292 | 181598 | 省政府 |
2022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378 | 79346 | 省政府 |
2、2021年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214 | 202070 | 省政府 |
2021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272 | 118458 | 省政府 |
3、2020年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在廣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廣西 | 理科 | 專科 | 193 | 199021 | 省政府 |
2020 | 廣西 | 文科 | 專科 | 213 | 124168 | 省政府 |
專科提前批值得報考嗎
可以看出并不是所有的提前批都是好學校好專業,在這個批次中,里面蘊藏著各種機會,也隱藏著風險。機會指的是部分專業有低分錄取的機會,風險指的是專業有限,一旦被錄取就失去了后面的普通批次選擇。
但是,畢竟提前批次是多了一次的報考機會,就算沒有被錄取也不影響后面的普通批次的正常投檔和錄取。所以有適合的提前批,也是值得報考的。
有很多人認為提前批不報白不報。這個其實是一個誤區,總覺得反正提前批是在第一批次錄取之前進行,錄取不上還可以進行一批次錄取,然后就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本著不錯過任何志愿填報的機會,然后將提前批視作一個“不報白不報”的好機會。
這個認識其實錯的就比較離譜了。我們要是在報考前沒有考慮清楚或者真的抱著“不報白不報”的心態去填報了以后,要么是沒被錄取還好,要么是錄取了多半會后悔,所以在志愿選擇時,一定要慎重。
征集志愿報考的流程
1、查詢缺額院校
大家可以通過本省的教育考試院查詢征集志愿的院校,上面會標明缺額計劃數、填報分數要求等等,大家可以仔細閱讀,選擇自己想要報考的院校和專業。
2、確定填報征集志愿的時間
大家需要在省教育考試院發布的公告里查詢征集志愿的填報時間,一般來說填報征集志愿的時間是很短的,只有一天左右的時間,所以大家千萬不要錯過時間了。
3、選擇院校
在選擇院校的時候要考慮到自己是否達到院校的最低要求,對于生源不足的院校,需要考生的分數達到國家控制分數線,不足分數線的考生是無法填報志愿的;對于生源充足的院校,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的學生被退檔,造成缺額,這時候考生必須要達到學校的錄取學生的最低分數線,在填報志愿的時候系統會自動的審核你的分數是否達到要求。
4、根據志愿數量設置填報
每個省份對于征集志愿都會設定志愿數量,大家根據本省志愿數量的設置填報志愿即可。
三、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隸屬福建省教育廳,1920年由著名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先生創辦,為我國最早培養水產航海技術人才的搖籃之一,是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福建省文明校園、福建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福建省示范性高職院校、福建省示范性現代職業院校、福建省創新創業創造教育示范院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入選“福建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立項建設單位。 在百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以“誠毅”為校訓,弘揚嘉庚精神,為國家和福建海洋產業發展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優秀校友遍及全國各地和世界五洲,在海內外享有廣泛聲譽。2000年4月,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為學校八十周年校慶題詞“春風化雨,桃李滿園”,對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寄予厚望。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萬鄂湘等國家、部、省領導先后來校考察調研,充分肯定學校建設成效。 學校現有思明和翔安兩個校區,占地710畝,總規劃占地面積1000余畝,現有航海學院、海洋生物學院、海洋機電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國際商貿學院、海洋文化與旅游學院、公共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9個二級學院,籌建海洋工程學院,在校學生1.3萬人,非學歷教育學生每年2萬多人次。擁有省級教學團隊“水產養殖技術專業團隊”,全國優秀教師1名、全省優秀教師2名,省級教學名師1名,省級專業帶頭人13名,農業職業教育教學名師7名。建有大型船舶操縱模擬器等校內實訓室及各種仿真實訓室173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257個。其中,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3個,省級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12個。 學校始終秉承行業辦學傳統,堅持服務海洋、服務地方的辦學定位,全面對接福建省海洋產業鏈構建“大海洋”特色專業體系。開設38個專業,布局有海洋生物技術、海洋工程技術、港口物流、海洋信息技術、國際商貿、輪機工程技術和濱海旅游專業群等七大重點特色專業群。近年來,主持建設水產養殖技術、智能終端技術等2個國家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新增教育部認定的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2個,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榮獲福建省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2項,二等獎4項。在2021年金平果高職綜合實力排行榜中,學校漁業類專業位列全國第一;在專業排行榜上,水產養殖技術、學校水族科學與技術專業位列全國第一,港口與航運管理、船舶檢驗、集裝箱運輸管理、港口物流管理、環境評價與咨詢服務、商檢技術位列全國第五。在2021年校友會艾瑞深全國高職院校排行榜中,學校位列全國第三類(行業類)高職院校第35位,為我省排名位次最高的高職院校。 學校始終堅持“海納百川、崇德尚匠、產教融合、以文化人”的辦學理念,全力推進“親近產業、融入企業”的產教深度融合辦學模式。牽頭組建福建海洋職業教育集團、福建省海洋行業職業教育指導委員會、翔安區校企合作聯盟。與廈門市翔安區、福州市羅源縣、漳州市云霄縣、華安縣、廈門港口管理局等福建沿海縣市開展校地戰略合作;與福建省遠洋漁業促進會、福建水產學會、福建航海學會等省級行業組織開展校行企縱深合作;與廈門理工學院、寧德師范學院搭建校校合作平臺。與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共建“海洋科考安全綜合技能培訓基地”和“海洋生物產業化中試技術研發公共服務平臺”,與國家漁業船舶檢驗局共建“漁業船舶驗船師培訓基地”,與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共同建設職業技能提升中心,與宏東漁業共建中國水產技術非洲教育培訓中心,與弘信創業工場聯合創辦柔性電子產業學院,與吉林工藝美術館共建世界船模文化展覽館等。 學校緊緊圍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積極開展人才“供給側”改革,推進校企協同育人,開展“現代學徒制”“二元制”“A+雛鷹計劃”“協同創新班”等多種培養方式。堅持創新創業教育與技能競賽雙輪驅動,與國家南方海洋研究中心共建南方海洋創新創業基地。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占地7500平方米,是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廈門科技企業孵化器。近年來,學校曾獲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1項、銅獎1項和最具人氣獎;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全國職業院校船舶與海洋工程裝配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中國海員技能大比武金工工藝項目全國第二名、撇纜操作項目全國第五名、航海院校組團體三等獎;全國職業院校大學生水產技能大賽團體一等獎等。 學校注重技術技能積累,不斷提升服務社會能力。是交通部海事局許可、國際海事組織(IMO)認可的海船船員培訓機構,農業農村部第一批海洋漁業船員一級培訓機構,農業農村部特有工種技能鑒定站,對臺漁工基本技能培訓機構,福建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基地,福建省新型職業農民大專學歷教育承辦院校。2017年新農學員陳志仁、李吉明榮獲“全國農業勞動模范”稱號,受到*主席、李克強總理等黨和*的親切接見。 學校大力實施國際化辦學水平提升工程,實施對接國際海事公約組織標準的國際船員體系專業認證和IEET悉尼協議專業認證,推動人才培養國際化。聘請加拿大EdwardMcBean院士、肖惠寧院士等40多位國內外知名專家教授擔任兼職或特聘教授;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招收華僑華人后裔留學生。與臺灣海洋大學、高雄科技大學、臺北海洋科技大學等臺灣地區涉海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師生互訪等教育與學術交流。 學校重視大學精神與專業教育的互通互融。突出嘉庚精神、“誠毅”校訓和海洋文化,構建學校精神體系,有效發揮文化育人功能。建設有校主校史紀念館、世界船模文化展覽館等,龍舟運動和帆船運動已經成為學校具有重要影響的特色育人成果,獲評全國高職院校體育工作“一校一品”龍舟運動示范基地。龍舟和帆船運動曾獲中國龍舟拔河公開賽季軍,中華龍舟大賽青少年男子組第四名、中國杯帆船賽亞軍、“海峽杯”帆船賽長航賽和總成績雙冠軍、環海海南島國際大帆船賽Fareast28R組冠軍、第十四屆全國學生運動會帆船比賽大學組團體J80級別銀牌等。 新百年,新使命,新征程。學校將牢牢把握*辦學方向,謹記**“春風化雨、桃李滿園”的殷切囑托,弘揚嘉庚精神,秉承“誠毅”校訓,深化改革創新,突出開放融合,著力為海洋強國、海洋強省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創新創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技術技能人才和社會培訓、應用技術研發、文化傳承與創新等多樣化社會服務,為把學校建設成為高水平海洋職業技術大學,實現校主陳嘉庚先生“開拓海洋、挽回海權、培育專才”的建校初心而努力奮斗。 (有關統計數據截至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