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浙江中醫藥大學在河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北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的分數在524至597分,位次為64450至1250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24至597區間才能上浙江中醫藥大學。
一、河北考多少分能上浙江中醫藥大學
1、2022年河北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歷史最低分需要5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504名;
2、2021年河北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歷史最低分需要53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149名;
3、2022年河北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物理最低分需要52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4450名;
4、2021年河北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物理最低分需要5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714名;
5、2020年河北考生上浙江中醫藥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9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455名;
二、浙江中醫藥大學在河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浙江中醫藥大學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北 | 歷史 | - | 本科 | 547 | 12504 | 省政府 |
2022 | 河北 | 物理 | - | 本科 | 524 | 64450 | 省政府 |
2、2021年浙江中醫藥大學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北 | 歷史 | - | 本科 | 539 | 17149 | 省政府 |
2021 | 河北 | 物理 | - | 本科 | 568 | 30714 | 省政府 |
3、2020年浙江中醫藥大學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 | 597 | 33455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填報的流程
一、登錄網站
網上填報高考志愿要在省招辦指定的網上進行,登錄指定網頁,打開瀏覽器,輸入網報網址。指定網頁一般會印制在準考證上面。
二、輸入用戶名密碼
用戶名是考生高考準考證上的14位報名號數字,第一次登錄網上報名系統的初始密碼是身份證號碼,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即可登錄網上報名系統。
三、填寫基本信息并修改初始密碼
高考考生應仔細閱讀網上填報高考志愿的流程和注意事項,了解操作流程和相關要求以后再填寫住址、電話等重要信息。
考生在第一次登錄網上填報高考志愿系統時,一定要修改初始密碼,如果不修改,就會自動返回到上一步,無法繼續往下操作。
四、填報高考志愿
進去頁面之后點擊“填報志愿”,按自己的成績選擇不同的批次,進行填寫。填寫后最好再核對一遍,這一步尤為重要。
五、保存高考志愿
在填完信息后,一定要記得保存志愿,只有點擊“保存”,才會存到網報系統中,沒保存就相當于沒有填。
六、復查高考志愿
在填寫保存之后,可以點擊“查詢志愿”來查看報考的學校,大家可以隨時注意自己排名的情況,以防滑檔。
高考志愿錄取狀態有哪些
1、自由可投
這個狀態表示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是該考生的檔案沒有投出去;第二種就是,檔案投出去以后被學校退檔了,如果被學校退檔,考生是可以看到最近一次院校退檔的理由。
2、已經投檔
這個狀態就表明考生電子檔案已經投給了院校,但院校還沒有下載考生電子檔案,所以考生要注意查詢檔案所投學校的動態。
3、院校在閱
這表示院校已經下載了投檔信息,正在審閱考生的電子檔案,將根據招生章程公布的錄取規則,確定“預錄取”或“預退檔”考生名單,但尚不能確定是否正式錄取。
4、預退檔
這就表示院校按學校錄取規則錄取時,對成績偏低且不服從專業調劑或體檢、單科成績等原因不能錄取的考生,做出“預退檔”,也就是準備退檔處理,并且向省高考錄取場提交“預退檔”考生電子檔案等待錄檢審核。
5、預錄取
當考生的狀態顯示為預錄取時,是指院校對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進行專業安排之后,已經下載了擬錄取考生名單及錄取專業,處于預錄取狀態并不表明正式被錄取,須經省高考錄取場錄取檢查組審核通過后方為正式錄取。
6、錄取
“預錄取”考生經省高考錄取場錄檢審核,審核通過后即變為“錄取”,處于“錄取”狀態的考生,就是已經被高校成功錄取了,就可以等待收取自己的錄取通知書了。
三、浙江中醫藥大學最新介紹
浙江中醫藥大學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學校始創于1953年6月,時名為浙江省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醫學院,校址位于杭州市慶春街原浙江大學舊址;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3月整體遷至杭州市濱江高教園區辦學;2006年2月更名為浙江中醫藥大學;2015年9月富春校區(濱江學院遷建工程)投入使用,開啟兩校區辦學模式。學校占地千畝,總建筑面積逾47萬平方米。 學校下設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康復醫學院、第四臨床醫學院、杭州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醫學技術與信息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創新創業學院等,舉辦1所獨立學院(濱江學院)。擁有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中醫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省新華醫院)、附屬第三醫院(浙江省中山醫院)、附屬杭州市中醫院。 學校是全國首批招收和培養中醫藥研究生、在浙江省屬高校中首批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院校。現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以及中醫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臨床醫學、護理學、藥學、醫學技術、基礎醫學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7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建有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含獨立學院),其中碩博士研究生3700余人、學歷留學生700余人。 學校是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自主培養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醫大師、國家“*”科技創新領軍人才、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全國名中醫、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等一大批高層次人才。現有在職教職工(校本部)1350余人,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330余人(含直屬附屬醫院)。擁有教育部“*”特聘教授、浙江省特級專家、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浙江省國醫名師、浙江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等一批專家學者。 學校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立身之本,著力提升教育教學質量。開設了中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中藥學、藥學等醫類及相關本科專業32個,其中中醫學、中藥學、臨床醫學、藥學、針灸推拿學、護理學、聽力與言語康復學、公共事業管理8個專業為國家一流建設專業,中醫學、臨床醫學、中藥學3個專業通過教育部專業認證。建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等一批省部級以上教學平臺。曾先后兩次獲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2017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畢業生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穩居全國前列,其中中醫醫師資格考試綜合通過率連續3年全國第一。 學校全力推進學科建設,不斷提升科技創新和服務能力。在浙江省屬高校中首批獲得國家重點學科(中醫臨床基礎);中醫學、中藥學入選浙江省第二批重點建設高校優勢特色學科;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獲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學科建設項目A類3個、B類6個。建有2個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以及國家中醫藥科研重點實驗室、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浙江省重點實驗室、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浙江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一批科創平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5項,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11項。主辦《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浙江臨床醫學》2種學術期刊。先后與省內外10余個市(縣、區)以及浙江省國貿集團等知名企業開展產學研戰略合作,助推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和中醫藥事業發展。 學校發揮中醫中藥特色優勢,積極推進國際交流與合作。已與美國、英國、捷克等30余個國家及地區的90余個教育、科研、醫療單位建立合作關系,先后聘請50余位外國專家學者為客座教授,在葡萄牙科英布拉大學、南非西開普大學建立孔子學院,在羅馬尼亞、以色列、白俄羅斯建立海外中醫中心。學校是首批獲得港澳臺地區招生權、首批免試招收香港學生的高等中醫藥院校,建有浙江省來華留學生中醫文化教育基地,招收了來自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境)外學生。 進入新發展階段,學校將秉承“求本遠志”的校訓,堅持“育人為本、學術至上”的理念,倡導“求真、求實”的校風,弘揚“大醫精誠、銳意創新”的精神,致力于建設特色鮮明、守正創新的一流中醫藥大學。 (以上數據更新至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