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在河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北考生上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的分數在471至500分,位次為142967至3947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71至500區間才能上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
一、河北考多少分能上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
1、2020年河北考生上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2967名;
2、2020年河北考生上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475名;
二、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在河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0年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本科 | 471 | 142967 | 省教育廳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本科 | 500 | 39475 | 省教育廳 |
退檔有什么影響
不能。退檔后不能被后面的志愿學校錄取,只能參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和下一個批次的錄取。不能錄取的原因:平行志愿下,檔案被前面的院校提取后,又被退檔,那么,就沒有機會再被平行志愿本批次的其他志愿院校提檔。因為平行志愿實行的是一輪投檔,只有一次投檔機會。一旦被退檔,只能加入征集志愿或下一個批次了。
填報志愿:在志愿填報之前,一定要提前了解好各個院校的往年錄取情況,尤其是目標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對于已經填報完志愿的同學來說,不要過分擔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另外,可以多留意高校的征集志愿,每年都有部分高校出現補錄機會。
征集志愿:某一批次錄取結束后,針對有些高校沒有招滿人的情況,省里公布補錄的分數線(降分幅度看缺額情況),并公布缺額的學校、專業、人數,供那些還未被錄取的、上了補錄線和要求的考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自愿選擇是否重新填報志愿,參加補錄取的做法。
高考填報志愿時間
1、每年高考填報志愿時間大概在高考成績公布后的3天后開始,就是考試結束后約20天左右的時間,具體每個省份可能相差幾天。
2、高考志愿在不同的省份是有不同的填報時間的,所以考生要時刻關注本省高考志愿填報時間,以免因為時間的原因,而耽誤志愿的報考。
3、另外,高考志愿是分批次錄取的,本科和專科的填報時間不同,甚至不同的本科批次都有不同的志愿填報時間。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個批次錄取結束后才開始進行下一個錄取批次。所以考生一定要時刻關注高考志愿填報時間。
4、從每年的志愿填報時間上來看,一般高考結束后二十天左右成績就會公布,而成績公布幾天后就會開始填報高考志愿了。去年大部分的省市的提前批和本科填報志愿時間都是從6月25號左右開始的,而專科志愿填報時間則是比較晚,可能會在7月末8月初,也可能會在7月份,主要還是要看各省市的安排。
5、高考志愿填報時間每年都會根據高考錄取工作的實際情況來作出一些調整和變化,但是變化不會很大,考生想知道高考后多久填報志愿,也可以去本省市的考試院,參考一下去年的志愿填報時間。
三、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最新介紹
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成立于1999年,2004年經國家教育部確認為首批獨立學院,是以全新機制和模式辦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學院面向全國招生,招生計劃納入國家普通高等教育統招計劃。學生學習期滿成績合格,頒發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畢業證書,符合學士學位授予條件者,頒發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學士學位證書。 西北師大知行學院,春風化雨英姿勃發。學院坐落于蘭州市安寧區,與西北師范大學、蘭州交通大學、甘肅政法大學隔街相望。校園環境整潔,交通便利。 學院專業結構合理,特色鮮明。現設中國語言文學系、外國語言文學系、新聞傳媒系、法律系、數學系、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工程系、經濟管理系、藝術系、教育管理系、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及公共課程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等12個系(部),10個職能處室和2個教輔單位。開設有漢語言文學、新聞學、英語、翻譯、西班牙語、商務英語、法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應用統計學、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數字媒體技術、工商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稅收學、學前教育、心理學、公共事業管理、教育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廣播電視編導、廣播電視學、美術學、環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動畫、產品設計、廣告學等32個全日制普通本科專業。2020年學院面向河北、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海南、四川、陜西、青海、寧夏、新疆、甘肅等12個省(區)招收國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145名。學院現有在校普通本科生7979人。 匯聚高教人才資源,實現師資互惠共有。學院現有專職專任教師178名、專任教師430余名,外籍教師4名。同時,與西北師范大學的資源共享、師資共有的淵源關系,進一步保證了學院結構合理、素質較高、擇優執教的教師資源。西北師范大學現有教職工2191人,正高級職稱人員332人,副高級職稱人員725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662人,具有碩士學位人員917人。其中專任教師1344人,教授(研究員)308人,副教授(副研究員)559人。博士導師162人(含校外兼職導師26人),碩士生導師1122人(含校外兼職導師393人)。現有雙聘院士5人,國家“*”領軍人才3人,國家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特聘教授2人,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全國先進工作者2人,全國教書育人楷模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在職人員11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師獎”3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3人,甘肅省領軍人才第一、二層次人選52人,甘肅省“飛天學者特聘計劃”人選34人,省級教學名師27人。學校聘請了100余位國內外知名的專家、學者為特聘或兼職教授,其中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2人。 緊密依托西北師大,全面實行資源共享。學院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有各類教室300余間,可同時容納萬余名學生學習使用。學院有微機室和各類實驗室110余間,能夠滿足學生實驗、實訓需要。學院圖書館藏書71萬余冊,館內布局科學合理,閱讀環境優雅舒適。學院建有校園寬帶網絡、外語教學廣播系統、大學生活動中心、體操訓練室、美術展覽室等設施,各類運動場地面積約27000平方米,為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和社團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同時,學院緊密依托西北師范大學,充分共享其優質教育資源,共同使用高水平現代化圖書館、博物館、閱覽室、實驗室等教育教學設施和寬帶網絡、通訊網絡等。 百年名校獨立學院,風范精神薪火承傳。西北師范大學是甘肅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建設的重點大學、國家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十四所大學之一。知行學院傳承百年名校嚴謹的治學傳統、豐富的人文積淀和深厚的學術底蘊,繼承和發揚“愛國進步、誠信質樸、艱苦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積極創建現代化氣息濃厚、人文精神飽滿的育人環境,全力實現嚴格治校、嚴肅治教、嚴謹治學的辦學宗旨。 學院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學生社團活躍廣泛。“體育之春”、“夏季創新創業活動”、“藝術之秋”、“冬季讀書學術活動”等一系列文化藝術、學術科技、創新創業活動,引領學生進一步朝著人格有魅力、專業有實力、學習有活力、發展有動力的方向發展,形成了學院活動“精品化、屆次化”,系(部)活動“特色化、深入化”,社團活動“經常化、小型化”的全程育人、廣泛參與、品味獨特的大學生工作理念;“原上草”文學社、演講辯論協會、大學生藝術團等社團活動豐富廣泛。 近年來,學院學生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甘肅省金城大專辯論賽、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甘肅省大學生藝術展演、甘肅省大學生“創新杯”計算機應用能力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手工會計分崗位技能大賽、大學生ERP應用能力大賽等各類競賽中,多次取得驕人成績,學院獲得“優秀組織獎”“精神文明單位”等多項獎勵。其中,2019年,在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中榮獲國家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省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17項;在全國民辦高校財稅技能大賽中榮獲國家級二等獎4項;在“誠海·慧文杯”第九屆全國商務秘書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省級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在“蘭州銀行杯”甘肅省第九屆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省級二等獎4項;在第十二屆“挑戰杯”甘肅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榮獲省級三等獎7項;在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創新、創意及創業”挑戰賽中榮獲省級二等獎6項、三等獎13項;在第十二屆“挑戰杯”甘肅省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榮獲省級一等獎7項、二等獎22項、三等獎54項;在第五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省級三等獎6項等。 學院實行獎助學金制度。設有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貧困學生生源地助學貸款等國家獎助學金以及甘肅省三好學生獎和優秀學生干部獎等;設有院長獎學金、三好學生獎、優秀品德獎、學習優秀獎、實踐技能獎、學術科研獎、學科競賽獎、創新創業獎、文學創作獎、文體優勝獎、模范學生干部獎、社會工作與志愿服務獎、優秀畢業生獎等多項個人及團體獎項,各類獎助學金總計約1200萬元。獎勵品學兼優學生,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 學院2015年榮獲國家民政部“全國先進社會組織”榮譽稱號,2018年再次被甘肅省民政廳評為“中國社會組織5A級單位”,2020年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中國獨立學院100強”排名中,位居全國第44名,并在“中國西北地區最好獨立學院”排名中,位居第2名。在西北師范大學宏觀指導下,學院正以全新的辦學機制,先進的辦學理念,充分發揮教育資源重組優勢,秉承“知術欲圓 行旨須直”的校訓,努力向“專業特色鮮明、應用優勢突出、教育質量優秀”的應用技術型大學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