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河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北考生上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的分數在342至449分,位次為234343至6787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42至449區間才能上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一、河北考多少分能上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1、2022年河北考生上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歷史最低分需要3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4214名;
2、2021年河北考生上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歷史最低分需要3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5534名;
3、2022年河北考生上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物理最低分需要3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4343名;
4、2021年河北考生上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物理最低分需要3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8401名;
5、2020年河北考生上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理科最低分需要4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6506名;
6、2020年河北考生上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文科最低分需要4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870名;
二、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河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北 | 歷史 | - | 專科 | 362 | 124214 | 省政府 |
2022 | 河北 | 物理 | - | 專科 | 377 | 234343 | 省政府 |
2、2021年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北 | 歷史 | - | 專科 | 389 | 115534 | 省政府 |
2021 | 河北 | 物理 | - | 專科 | 342 | 198401 | 省政府 |
3、2020年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河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專科 | 417 | 186506 | 省政府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專科 | 449 | 67870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一定需要填滿嗎
高考志愿表沒有強制規定要填滿,但為了增加錄取機會,建議考生用好志愿表,充分表達自己的報考意愿,盡量填滿每個批次的院校志愿以及每個院校志愿中可填報的相關專業志愿。
專業志愿不填滿將會增加考生不被錄取或被調劑的風險。因為目前各大院校的專業招生跟計劃人數、報考人數以及招生省份息息相關,少填一門專業都會大大提升個人錄取的不確定性。
因此,雖然報志愿的時候專業可以不用填滿,但建議考生仍要一一報滿,盡可能地降低不必要的報考風險。
會被調到沒填的專業,如果能填滿,盡量還是填滿,最起碼告訴學校你的專業傾向性。讓學校真的要調劑也會慎重考慮。
如果出現了意外情況,就容易出現滑檔或退檔。所以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前面幾個志愿上,還是要多給自己多一些選擇。
如果不想耗費大量的時間去選擇院校,也可以找類似的或者可以接受的院校找出來,填滿剩下的空白。如果用不到最多就是浪費點時間寫字,如果用到了也算是給自己的機會。一旦退檔可能面臨復讀或無法讀大學的結果,還是比較嚴重的。
211院校排名
211院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全國排名 |
1 | 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 |
2 | 清華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4 | 浙江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5 | 武漢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6 | 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7 | 復旦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9 | 華中科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9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0 |
11 | 天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2 | 北京師范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3 | 西安交通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14 | 吉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15 | 山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16 | 國防科技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4 |
17 | 中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18 | 南開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6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21 | 四川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22 | 同濟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23 | 廈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25 | 東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26 | 華南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4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9 | 中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0 | 西北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1 | 中國農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8 |
32 | 東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33 | 湖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4 | 電子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5 | 蘭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36 | 北京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37 | 重慶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38 | 武漢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39 | 南京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40 | 西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7 |
41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7 |
42 | 中國海洋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43 | 暨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9 |
44 | 河海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0 |
45 | 南京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0 |
46 | 北京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1 |
47 | 南京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2 |
48 | 華東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3 |
49 | 蘇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4 |
50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5 |
51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6 |
5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6 |
5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8 |
54 | 合肥工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9 |
55 | 西南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0 |
56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1 |
57 | 西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8 | 湖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9 | 鄭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0 | 東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1 | 北京郵電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7 |
62 | 華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7 |
6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64 | 上海財經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9 |
65 | 云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0 |
66 | 上海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67 | 西南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2 |
68 | 東華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3 |
69 | 中國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3 |
70 | 海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4 |
71 | 北京化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5 |
7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7 |
73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4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5 | 南昌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0 |
76 | 中國傳媒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0 |
77 | 太原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1 |
78 | 北京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2 |
79 | 空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2 |
80 | 江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3 |
81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5 |
82 | 中國礦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7 |
83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9 |
84 | 福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1 |
85 | 北京林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2 |
86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中國一流大學 | 83 |
87 | 安徽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4 |
88 | 中央民族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5 |
89 | 長安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90 | 遼寧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1 |
91 | 貴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3 |
92 | 中央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96 |
93 | 北京體育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8 |
94 | 河北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9 |
95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9 |
96 | 東北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97 | 東北林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3 |
98 | 四川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99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05 |
100 | 新疆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8 |
101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3 |
102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4 |
103 | 天津醫科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104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16 |
105 | 大連海事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9 |
106 | 廣西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2 |
107 | 華北電力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3 |
108 | 內蒙古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9 |
109 | 海南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43 |
110 | 石河子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67 |
111 | 寧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70 |
112 | 延邊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70 |
113 | 中央音樂學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75 |
114 | 西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00 |
115 | 青海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16 |
三、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最新介紹
"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國家教育部于2007年3月16日正式批準成立的一所公辦普通高等院校。學校的歷史可以追溯至1906年(清光緒三十二年)清政府在寧古塔(現寧安市)兩等小學附設的師范學堂。1990年以后,牡丹江師范學校、寧安師范學校、牡丹江幼兒師范學校三所學校合并,在此基礎上建立黑龍江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高等學府,是全國最早組建的三所幼兒師專之一。 學校現有主校區和東校區兩個校區,占地面積 17.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7.8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額1.27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4908.2萬元,圖書館藏書42.14萬冊。學校現有學前教育系、外語系、初等教育系、音樂舞蹈系、美術系、早期教育與特殊教育系、信息與電化教育系、思想政治教育部和體育部等9個教學系部。開設學前教育、早期教育、特殊教育、音樂教育、美術教育、舞蹈教育、體育教育、小學教育、小學語文教育、小學數學教育、小學英語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等13個師范類專業,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老年服務與管理、藝術設計、鋼琴調律、舞蹈表演、美術(書法),社區管理與服務、計算機網絡技術、旅游英語和休閑體育等10個非師范類專業。現有教職工383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118人,博士1人,在讀博士7人,碩士149人,省級名師3人。全日制專科生5506人,其中高中起點4913人,初中起點593人。 學校升專14年來,在黑龍江省教育廳、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的關懷支持下,各項改革和事業獲得了長足的發展。 一、全面從嚴治黨扎實推進。學校黨委自覺扛起“管黨治黨、辦學治校”政治責任,落實立德樹人的政治任務,認真學新時代**思想,切實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用*新時代**思想鑄魂育人,努力為黨育才,為國育人。全面強化意識形態工作,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班子成員意識形態工作“一崗雙責”,定期召開黨委會和意識形態工作研判聯席會議,形成全校齊抓共管的意識形態工作新格局。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強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調整充實了思政課教師隊伍,實行輔導員和全員班主任制相結合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機制。拓寬思想政治教育渠道,通過每周的升國旗儀式、每月的主題班團會、每年的開學典禮和畢業典禮、“青馬工程”、書法繪畫比賽、社團活動等,對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教育、黨史國情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同時舉辦讀書月、高雅藝術進校園、節能宣傳周、寢室系列文明評比創建、保密教育講座、啟動垃圾分類等活動,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勤奮向上的校園氛圍正在形成。 二、綜合辦學實力穩步提升。一是專業及課程建設成效顯著,學校現有央財支持重點專業2個,省級骨干專業6個,其中學前教育專業經過多年建設,被評為省級高水平專業,形成了師范和非師范類專業并行發展、相互支撐的專業布局。實施“互聯網+”,積極引進了210門精品慕課,課程結構不斷優化。加強精品在線課程建設,截止到2020年末,學校共有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省級精品在線課程11門。二是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教師參加省級以上各類教學比賽共獲得獎項88項,其中國家級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并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7項。三是師資隊伍素質不斷提高,碩士學歷以上教師占教職工總數的36%,現有省級名師3人,省級領軍人才梯隊2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市級領軍人才梯隊8個。四是科研水平不斷提升。升專以來,共承擔國家級立項課題2項,廳局級以上課題148項,教師發表省級以上科研論文2195篇,其中核心期刊發表論文95篇,出版教材及論著148部。 三、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一是深化招生改革。實行單招和擴招,擴大了生源渠道,生源質量不斷改善。二是堅持“五育”并舉。以培養“合格加特長”、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修訂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堅持立德樹人、五育并舉,學分制改革取得較好成效。強化教育督導,有力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升。穩步推進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擴大校企合作,加大實踐教學比例,科學安排學生見習、實習和頂崗實習,將文化知識學習、創新思維培養、專業技能培訓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選派學生參加全國和全省學生職業技能競賽,共獲獎33項。參加全省第十七屆學生運動會,共奪得11枚金牌、8枚銀牌、7枚銅牌,取得全省高職高專組第四名的好成績。三是抓好就業創業。進一步完善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做好畢業生就業服務和多元化幫扶,通過頂崗實習招聘會,每年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2000個以上,平均首次就業率達到85.13%,平均對口就業率77.6%,就業競爭力不斷增強。黑龍江日報、生活報、東北網、今日頭條等多家媒體紛紛報道了我校學生還未畢業就被搶光的火爆態勢。省教育廳對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2017年7月,我校被省教育廳確定為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2018年全國教師資格證考試中,我校學生過級率名列全省高等職業院校第1名。升專以來,共有626人通過專升本考試,進入到本科院校學習深造。 四、校園文化建設精彩紛呈。一是加強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在全校師生中開展學校文化宣傳教育,用學校悠久歷史和厚重文化熏陶師生,提高師生的文化底蘊,培養師生的人文精神,增強全校師生的文化自信,大大激發了全校師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二是加強主題校園文化建設,開展以“蘭”的主題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完善“五四”蘭花校園文化藝術節、“蘭圃”講壇、“蘭墨”迎春筆會、蘭心志愿者服務隊、蘭花藝術團等校園文化品牌,每年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師生參與人數3000多人,提升了校園文化品位,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升了學校的文化影響力。三是定期舉辦學術大講堂,邀請了閻崇年、酈波、馬瑞芳、曾永義等著名學者到學校講學,拓展了師生的學術視野。 五、辦學條件不斷改善。一是加強校園基礎設施建設。累計投入資金6000多萬元,加強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了運動場、供水泵房和變電亭、改造了供水管線、供熱管線和供電線路,更新了食堂和浴池老舊設施,消除了安全隱患,對辦公樓、教學樓、學生公寓樓、東校區進行了保溫、防水和內部改造修繕,更新了學生公寓生活設施,改善了師生的學習、生活環境。加強校園硬化、綠化、美化、亮化,校容校貌整體提升,增強了環境育人功能。二是加大教學設備投入。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建設了全國一流的學前教育實習實訓中心、80個多媒體教室、1個精品課錄播室、4個數碼鋼琴室、沉浸式教室、科學啟蒙實驗室、科學啟蒙發現室、標本館、東校區實驗室、9個舞蹈室、100個鋼琴實訓室和擁有600多臺電腦的核心機房。投入資金200萬元建成了教學監控中心,對教師的課堂教學情況隨時監控,確保了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三是加強智慧校園建設。投入資金300多萬元,建成融合門戶、統一身份認證、數據中心的三大智慧校園核心軟件平臺,完成學生繳費大廳及18個應用的設計和建設工作,大大提升了服務能力和水平。四是建設平安校園。加大技防建設投入,建設了擁有473個監控攝像頭的學校安全技防系統,做到了校園安全監控無死角。加強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治,完善各類預案。每年組織至少2次安全教育活動和2次消防疏散演練,與屬地公安機關合作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與相關部門合作開展校園周邊環境綜合整治,維護了校園安全穩定。五是建設和諧幸福校園,持續開展送溫暖活動,落實國家資助政策,每年對家庭困難學生開展資助,并對“雙特”學生開展專項資助,確保學生順利完成學業。 六、服務社會能力不斷增強。作為一所有著115辦學歷史的師范院校,建國以來我校培養了6萬多名優秀畢業生,為地方教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升專以來,我校積極發揮服務社會功能,為牡丹江市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發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開展繼續教育培訓。作為全省承擔“國培”、“省培”任務的唯一一所專科學校,學校充分發揮繼續教育功能,積極開展學前教育“國培”、“省培”和“市培”工作,共培訓幼兒園園長和骨干教師1951人,有力促進了我省學前教育整體水平的提升。二是開展多種形式的校企合作。注重人才培養與用人單位銜接,在全國建立了哈爾濱卓越幼兒園、大慶啟點幼兒園等200余家頂崗實習和就業基地,在牡丹江市建立了牡丹江市幼教中心等50余家實習實訓基地,每年有1500多人次到幼兒園和小學見習實習,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教學經驗。三是提供智庫服務和決策咨詢。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