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河南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廣東培正學院在河南招生錄取數據顯示,河南考生上廣東培正學院的分數在408至481分,位次為309180至8211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河南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08至481區間才能上廣東培正學院。
一、河南考多少分能上廣東培正學院
1、2022年河南考生上廣東培正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9180名;
2、2021年河南考生上廣東培正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4530名;
3、2020年河南考生上廣東培正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5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8237名;
4、2022年河南考生上廣東培正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4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0731名;
5、2021年河南考生上廣東培正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978名;
6、2020年河南考生上廣東培正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115名;
二、廣東培正學院在河南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廣東培正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08 | 309180 | 省教育廳 |
2022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445 | 100731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廣東培正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16 | 274530 | 省教育廳 |
2021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480 | 82978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廣東培正學院在河南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河南 | 理科 | 本二 | 454 | 238237 | 省教育廳 |
2020 | 河南 | 文科 | 本二 | 481 | 82115 | 省教育廳 |
新高考地區能填多少個志愿
以普通類本科批為例:新高考地區(14個省市):
1)福建、江蘇:新高考最多可填40個志愿;
2)廣東、湖北、湖南:最多可填45個志愿;
以上5個省份新高考都是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每個志愿設置6個專業志愿和一個“是否服專業調劑”選項。
3)河北、重慶:新高考最多可填96個志愿;
4)遼寧:最多可填112個志愿;
以上3個省市新高考都是以“專業(類)+院�!睘閱挝�,1個專業(類)+院校就是1個志愿,沒有專業服從調劑選項。
5)上海、海南: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24個志愿;
6)北京: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最多可填30個志愿;
7)浙江:以一所學校的一個專業(類)作為一個志愿單位,最多可填80個志愿;
8)山東:以“專業(類)+院�!睘閱挝�,1個“專業(專業類)+學校”為1個志愿,最多可填96個志愿;
9)天津:以“院校專業組”為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就是1個志愿,A段最多可填50個志愿,B段最多可填25個志愿。
高考錄取后注意事項
1、檢查并保管好錄取通知書,不要有損壞和污漬,最好復印幾份留作備用。
2、錄取通知書的郵件里,還會有學校的基本資料,要仔細閱讀,為報道做好準備。
3、被錄取后會有錄取院校的新生班助或者老師聯系學生,告知基本的入學事項。如果一直沒有收到消息,可能是聯系方式有誤,可以主動聯系學校。
三、廣東培正學院最新介紹
廣東培正學院創建于1993年,原名私立培正商學院。2005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升為本科院校,更名為廣東培正學院。2009年,被廣東省學士學位評定委員會批準為學士學位授予權單位;2012年5月,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并于當年12月接受廣東省本科高校國際化評價;2013年12月,作為發起單位之一加入非營利性民辦高校聯盟;2015年2月,被廣東省教育廳評為廣東省首批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2017年11月,在全國民辦高校2017年質量提升暨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經驗交流大會上,我校榮獲“創新創業成果孵化獎”。 2017年5月,榮獲廣東省總工會頒發“廣東省五一勞動獎狀”。2019年10月,榮獲廣東教育學會等機構聯合頒發的“廣東當代民辦學校突出貢獻獎”。 廣東培正學院是捐資辦學的民辦高等學校。學校主要創辦人、首任董事長梁尚立先生(1919.9—2010.9)以古稀之年辦校,不要任何回報,把個人離休金捐出作為辦學經費。海內外熱心教育人士、何善衡基金會、史帶教育基金等個人和機構共捐助辦學資金8000多萬元,為學校的創建和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黨和*葉選平、鄒家華、王光英、王兆國、雷潔瓊、經叔平、成思危、羅豪才、陳至立、周鐵農等,以及教育部、廣東省、廣州市老領導周濟、韋鈺、任仲夷、梁靈光、朱森林、盧瑞華、黎子流、黃華華、盧鐘鶴等,分別對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予以極大的關心和支持。 廣東培正學院坐落于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校園占地面積57.90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值8.5億元,目前在校學生15000余人。學校始終堅持“公益辦學、規范辦學、誠信辦學、特色辦學、質量至上”的辦學方針,堅持“董事會領導、校長負責、黨委政治核心、教授治學、民主管理”的管理體制。創辦二十余年來,得到社會的廣泛贊譽,先后被授予“全國民辦高校先進單位”“全國民辦百強學�!薄皬V東省先進民辦學�!薄皬V東民辦學校競爭力十強單位”“廣東省‘兩新’百強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廣東培正學院為教學應用型財經類院校,以管理學、經濟學為主干學科,管、經、文、法、藝、工、理等學科相互支撐、協調發展。立足廣東,面向現代服務業。學校實行“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學生為本”的人才培養思路,結合廣東省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應用技能型人才。 學�,F有外國語學院、管理學院、經濟學院、會計學院、法學院、人文學院、數據科學與計算機學院(下設百度云智學院)、藝術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學院、繼續教育中心等12個教學單位。 館藏紙質圖書共1896844冊,裝訂的中外文紙質過刊32805冊,電子圖書2264535冊,數據庫26個。 運動場總面積41765平方米,體育館9422.03 平方米。校園實現了有線網絡與無線網絡全覆蓋,擁有教學管理系統、實驗室與實驗教學綜合管理系統、數字化圖情檢索系統等,校園網應用功能不斷拓展與完善。 在2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學校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 著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外向型人才。堅持實施“英語強化教學”,英語口語小班授課,全部由外教任課,英語口語三年不斷線,形成了獨特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目前,開始了外教上專業課的嘗試;學校長期堅持選送教師出國進修,已派往加拿大阿爾伯達大學等國外大學進修的教師達60余人;2012年,學校投入200余萬元建成“英語語言文化園”和“日本語言文化園”,營造了良好的外語學習氛圍;學校與美、英、加、澳、荷、德、日、馬等幾十所外國大學以及寶島臺灣的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開設了雙學士國際班;2012年10月,學校成立了外國語學院,英語學科列入“省級重點培育學科”。 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為加強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學校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組織落實創新創業教育實施方案,把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深入推進產學研結合,深化教學改革,培育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探索畢業生就業、創業新途徑,鼓勵和扶持學生自主創業,為學生搭建良好的創新創業平臺,促進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開展,形成了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系統化。 廣東培正學院十分重視黨建工作,1996年建校初期成立黨支部,1998年成立黨總支,2008年成立黨委,現有10個黨總支和2個直屬黨支部。學校黨委全面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政治核心作用,領導學校的黨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參與學校重大事項的決策,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學校建設、改革、發展中的戰斗堡壘作用。 學校具有良好的社團文化傳統和豐富多彩的社團文化氛圍,全�,F有學生社團40余個。每年以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學術科技節、社團文化節、體育文化節、宿舍文化節、創新創業文化節等六大系列活動為主線,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搭建多元化第二課堂協同育人平臺,豐富了學生校園文化生活。以來,學生社團先后榮獲集體獎項27項、個人獎項123項,其中3個學生社團獲得“廣東省優秀學生社團”榮譽,武術協會獲得“全國百佳體育公益社團”榮譽。 秉承“培智、正德、尚行、立新”的校訓,廣東培正學院將始終堅持*的辦學方向,繼續為社會培養有用之才,為廣東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積極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