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黑龍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廈門工學院在黑龍江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黑龍江考生上廈門工學院的分數在328至411分,位次為67546至1907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黑龍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28至411區間才能上廈門工學院。
一、黑龍江考多少分能上廈門工學院
1、2022年黑龍江考生上廈門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546名;
2、2021年黑龍江考生上廈門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7350名;
3、2020年黑龍江考生上廈門工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5668名;
4、2022年黑龍江考生上廈門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9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073名;
5、2021年黑龍江考生上廈門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9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404名;
6、2020年黑龍江考生上廈門工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288名;
二、廈門工學院在黑龍江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廈門工學院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352 | 67546 | 省教育廳 |
2022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396 | 19073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廈門工學院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328 | 67350 | 省教育廳 |
2021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390 | 19404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廈門工學院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本二A | 378 | 65668 | 省教育廳 |
2020 | 黑龍江 | 文科 | 本二A | 411 | 19288 | 省教育廳 |
高考錄取結果什么時候出來
高考錄取結果都是在7-8月之間陸續發布的。高考成績出來的時間各省都不同。
由于高考不同省份,不同批次的投檔錄取時間不相同,各院校在各省份的投檔錄取時間也是不一樣的。考生可以在省教育考試院官網發布的準確錄取時間結束后查詢錄取結果。
各省份規定的高考錄取結果查詢方式很多,最基本的查詢方式是到考生所在省份的教育考試院官網開設的高考錄取結果查詢系統查詢。
全國211大學完整名單
序號 | 名稱 | 省份 | 211 |
1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 | 是 |
2 | 合肥工業大學 | 安徽 | 是 |
3 | 安徽大學 | 安徽 | 是 |
4 | 北京大學 | 北京 | 是 |
5 | 清華大學 | 北京 | 是 |
6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 | 是 |
7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 | 是 |
8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 | 是 |
9 | 北京師范大學 | 北京 | 是 |
10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 | 是 |
11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 | 是 |
12 | 北京郵電大學 | 北京 | 是 |
13 | 中央財經大學 | 北京 | 是 |
14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北京 | 是 |
15 | 中國政法大學 | 北京 | 是 |
16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北京 | 是 |
17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 | 是 |
18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 | 是 |
19 | 中國傳媒大學 | 北京 | 是 |
20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 | 是 |
21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 | 是 |
22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 | 是 |
23 | 中央音樂學院 | 北京 | 是 |
24 | 北京林業大學 | 北京 | 是 |
25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北京 | 是 |
26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北京 | 是 |
27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北京 | 是 |
28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北京 | 是 |
29 | 北京體育大學 | 北京 | 是 |
30 | 廈門大學 | 福建 | 是 |
31 | 福州大學 | 福建 | 是 |
32 | 蘭州大學 | 甘肅 | 是 |
33 | 中山大學 | 廣東 | 是 |
34 | 華南理工大學 | 廣東 | 是 |
35 | 暨南大學 | 廣東 | 是 |
36 | 華南師范大學 | 廣東 | 是 |
37 | 廣西大學 | 廣西 | 是 |
38 | 貴州大學 | 貴州 | 是 |
39 | 海南大學 | 海南 | 是 |
40 | 河北工業大學 | 河北 | 是 |
41 | 鄭州大學 | 河南 | 是 |
42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黑龍江 | 是 |
4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黑龍江 | 是 |
44 | 東北林業大學 | 黑龍江 | 是 |
45 | 東北農業大學 | 黑龍江 | 是 |
46 | 武漢大學 | 湖北 | 是 |
47 | 華中科技大學 | 湖北 | 是 |
48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湖北 | 是 |
49 | 華中師范大學 | 湖北 | 是 |
50 | 武漢理工大學 | 湖北 | 是 |
51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湖北 | 是 |
52 | 華中農業大學 | 湖北 | 是 |
53 | 國防科技大學 | 湖南 | 是 |
54 | 中南大學 | 湖南 | 是 |
55 | 湖南大學 | 湖南 | 是 |
56 | 湖南師范大學 | 湖南 | 是 |
57 | 吉林大學 | 吉林 | 是 |
58 | 東北師范大學 | 吉林 | 是 |
59 | 延邊大學 | 吉林 | 是 |
60 | 南京大學 | 江蘇 | 是 |
61 | 東南大學 | 江蘇 | 是 |
6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江蘇 | 是 |
63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蘇 | 是 |
64 | 河海大學 | 江蘇 | 是 |
65 | 蘇州大學 | 江蘇 | 是 |
66 | 南京師范大學 | 江蘇 | 是 |
67 | 江南大學 | 江蘇 | 是 |
68 | 中國藥科大學 | 江蘇 | 是 |
69 | 南京農業大學 | 江蘇 | 是 |
70 | 中國礦業大學 | 江蘇 | 是 |
71 | 南昌大學 | 江西 | 是 |
72 | 大連理工大學 | 遼寧 | 是 |
73 | 東北大學 | 遼寧 | 是 |
74 | 大連海事大學 | 遼寧 | 是 |
75 | 遼寧大學 | 遼寧 | 是 |
76 | 內蒙古大學 | 內蒙古 | 是 |
77 | 寧夏大學 | 寧夏 | 是 |
78 | 青海大學 | 青海 | 是 |
79 | 山東大學 | 山東 | 是 |
80 | 中國海洋大學 | 山東 | 是 |
81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山東 | 是 |
82 | 太原理工大學 | 山西 | 是 |
83 | 西安交通大學 | 陜西 | 是 |
84 | 西北工業大學 | 陜西 | 是 |
85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陜西 | 是 |
86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陜西 | 是 |
87 | 空軍軍醫大學 | 陜西 | 是 |
88 | 陜西師范大學 | 陜西 | 是 |
89 | 西北大學 | 陜西 | 是 |
90 | 長安大學 | 陜西 | 是 |
91 | 上海交通大學 | 上海 | 是 |
92 | 復旦大學 | 上海 | 是 |
93 | 同濟大學 | 上海 | 是 |
94 | 華東師范大學 | 上海 | 是 |
95 | 上海財經大學 | 上海 | 是 |
96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上海 | 是 |
97 | 上海大學 | 上海 | 是 |
98 | 華東理工大學 | 上海 | 是 |
99 | 海軍軍醫大學 | 上海 | 是 |
100 | 東華大學 | 上海 | 是 |
101 | 四川大學 | 四川 | 是 |
102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 | 是 |
103 | 西南財經大學 | 四川 | 是 |
104 | 西南交通大學 | 四川 | 是 |
105 | 四川農業大學 | 四川 | 是 |
106 | 南開大學 | 天津 | 是 |
107 | 天津大學 | 天津 | 是 |
108 | 天津醫科大學 | 天津 | 是 |
109 | 西藏大學 | 西藏 | 是 |
110 | 新疆大學 | 新疆 | 是 |
111 | 石河子大學 | 新疆 | 是 |
112 | 云南大學 | 云南 | 是 |
113 | 浙江大學 | 浙江 | 是 |
114 | 重慶大學 | 重慶 | 是 |
115 | 西南大學 | 重慶 | 是 |
三、廈門工學院最新介紹
廈門工學院是2009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高校,2019年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學校座落在中國著名的海上花園城市——福建省廈門市,人文環境優美,四季氣候宜人。海、陸、空交通便捷,是最適合人的居住、讀書、研究、就業、創業的好地方。 廈門工學院被評選為“全國最美校園”,實至名歸。學校建成了公園式的校園,繁花芬芳、鳥語花香,文化氣息濃厚,校園規劃建筑古樸厚重、大氣經典,園林景觀優雅新穎、休閑空間十分精致、美輪美奐,讓人嘆為觀止。 廈門工學院的教學、圖書、實訓、實踐、體育、藝術等場館以及學生社區生活設施設備都先進齊全,處處體現了人文關懷,是老師和學生學習、工作、生活的理想殿堂。 廈門工學院秉承“立德樹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以“百年樹人,百年名校”為辦學愿景,恪守“明志、博學、修身、力行”的校訓精神,認真踐行現代大學理念,建立實現現代大學制度。 廈門工學院以“博雅教育、知識(專業)教育、能力培養”三位一體為人才培養方向,以市場雇主對新時代人才十大能力要求為培養目標:“一是人格魅力;二是終身自主學習能力;三是組織領導設計能力;四是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五是批判性思維;六是創造創新能力;七是情商;八是溝通談判能力;九是專業技術能力;十是精細化做事執行力。”旨在培養出適應二十一世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復合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 廈門工學院圍繞創建“百年名校”的目標,構建了“文學、理學、工學、商學、藝術學”5大學科門類,建成8個學術機構、35個本科專業,在校生達10000多人,教職工近1000人。學校以理工科為主,其他學科協同發展。以契合產業和社會發展急需人才為培養方向,構建和發展計算機科學、信息科學、數據科學、人工智能、機器人、智能建筑、跨境電商、網絡新媒體等新興科學技術領域專業。每年為社會輸送3000多名本科畢業生,有許多優秀學生紛紛考上國內外名校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或走上建設國家的各行各業的崗位,就業率一直都在高位,大部分畢業生留在廈門市工作,深受社會和企業的歡迎和好評。 “不讓一個人落伍,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功畢業”是學校對學子們的殷切期望和對老師們的真誠要求,也是廈門工學院的教育文化和教書育人的工作目標。 “大學為學生,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做好準備,以博雅教育養成人格,以知識教育獲得科學技術、以實踐教育培養綜合能力。”在大學四年的學習中,學生必須在廣泛的知識領域中暢游,從而理解不同的學科思維和方法。目的是讓學生發展出可以在各個領域之間轉換的技能,可以勝任任何學科和未來職業,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同時在自己的私人領域,成為真誠秉持正義、同情弱者的君子,對社會有擔當、對他人充滿責任心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