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黑龍江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在黑龍江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黑龍江考生上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53至341分,位次為89095至2978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黑龍江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53至341區間才能上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一、黑龍江考多少分能上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黑龍江考生上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9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8763名;
2、2021年黑龍江考生上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5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095名;
3、2020年黑龍江考生上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1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8098名;
4、2022年黑龍江考生上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3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862名;
5、2021年黑龍江考生上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780名;
6、2020年黑龍江考生上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800名;
二、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在黑龍江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295 | 88763 | 市政府 |
2022 | 黑龍江 | 文科 | 專科 | 339 | 31862 | 市政府 |
2、2021年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253 | 89095 | 市政府 |
2021 | 黑龍江 | 文科 | 專科 | 335 | 29780 | 市政府 |
3、2020年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在黑龍江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專科 | 310 | 88098 | 市政府 |
2020 | 黑龍江 | 文科 | 專科 | 341 | 33800 | 市政府 |
軍校體檢標準
軍校招生體檢標準依據《應征公民體格檢查標準》,軍隊、武警部隊院校招收士兵學員、普通中學高中畢業生學員和從地方招收研究生學員,普通高等學校招收、選拔國防生,以及軍隊接收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的體格檢查,適用于本標準。
一、軍校體檢身高及體重標準:
身高:男性162cm以上,女性160cm以上,合格。
體重:符合下列條件,合格。(標準體重kg=身高cm-110)
男性:不超過標準體重的30%,不低于標準體重的15%。
女性:不超過標準體重的20%,不低于標準體重的15%。
二、軍校體檢視力要求:
任何一眼裸眼視力低于4.6,不合格。
任何一眼裸眼視力低于4.8,需進行矯正視力檢查,任何一眼矯正視力低于4.9或矯正度數超過600度,不合格。
色盲、色弱,不合格。
三、軍校體檢外科檢查:
注意:軍校體檢需裸身檢查。無紋身、紋眉、疤痕,皮膚病,畸形。另外還有驗血、測血壓、心電圖、耳鼻喉檢查、口腔、尿液、胸透、B超及其他詳細內容請參照《義務兵體檢標準》。
高考投檔線怎樣確定的
投檔線又稱院校調檔分數線,一般是按招生計劃數1:1.2以內的比例投檔確定。
同一批錄取的院校中,它們的投檔線是不一致的,高低由各校的生源情況決定,生源好的高校投檔分數線可能高出控制分數線很多,生源不好的則低一些,但原則上它不能低于同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
院校調檔線是在該批院校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基礎上,根據當年考生報考本校志愿情況、分數情況和本校在該地招生計劃數確定的,每年都會不同。
一般來說,同一批錄取院校之間的調檔線是有很大差別的。而且一個學校在一個省(市)招生,每年都有差別,有的院校在一個省(市)的分數線可能很高,而在另一個省(市)可能較低。
這是由當地考生第一志愿報的多少決定的。考生第一志愿對某一院校報得較多,這個學校錄取的分數就高。相反,這個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就要降低些才能完成錄取計劃。
三、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2001年1月由天津輕工行業三所職業院校合并組建成立,經教育部備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為公辦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隸屬天津渤海輕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學校秉承“修德育能,日見其功”的校訓,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發揮辦學體制機制創新優勢,緊貼區域經濟和行業、企業的技術技能人才需求,服務新動能發展和產業升級,服務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產教協同培養“德技并修+工匠精神”的時代新人。 學校坐落于渤海之濱的天津海河教育園區,占地面積866畝,建筑面積19萬平方米,在校生10000余人。擁有數字化設計與先進制造、智能裝備自動化、新能源與節能技術、信息化與智能技術、創意產品設計與推廣、現代服務與管理等6大專業群,開設33個高職專業,2個聯合培養技能本科專業。打造了模具設計與制造、光伏發電技術與應用、電子商務3個國內頂尖的品牌專業;打造了計算機網絡技術、服裝設計與工藝、數控設備應用與維護、環境藝術設計、市場營銷5個國內領先的優質骨干專業;打造了工業機器人技術、文物修復與保護、信用管理等特色專業。其中國家重點建設專業6個,市級重點建設專業11個,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為全國職業院校裝備制造類示范專業,并建有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近年來,畢業生就業率均在97%以上,畢業生表現出的德能兼備和精湛技藝贏得用人單位的廣泛贊譽。 學校在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勇于創新實踐,在國內首次提出并建立了“三級貫通式”校企合作辦學體制機制,成為高職院校建立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的典范。通過校企共建技能人才儲備中心、技術與產品推廣中心、協同創新中心、員工培訓中心,在專業規劃中融入行業龍頭企業發展戰略需求的“四中心一融入”模式,贏得行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形成了校企協同育人的良好格局,為學生成長成才構筑了參與行業前沿技術應用實踐和先進企業文化熏陶的平臺。學校與瑞士GF集團、德國卡爾蔡司、西班牙歌美颯、三菱電梯、中國英利等11家世界知名或行業龍頭企業共建校內實訓中心11個,擁有校外實習基地165個。校企共建了國內高職院校首個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生產線并成立協同創新中心,學校為教育部批準工業機器人領域職業教育合作項目建設單位和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建設單位。牽頭組建了京津冀模具現代職教集團、全國新能源類專業共建共享聯盟,并為全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職業教育集團副理事長成員單位。多次獲得中國模具行業最高獎項“精模獎”。 學校自2008年以來,連續12年承辦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相關賽項;主持完成了國家級新能源類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累計獲得國家級和市級教學成果獎13項,在高職院校中的引領示范作用日益彰顯。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教學,舉辦創新創業大賽,成立了輕職眾創空間,連續兩年被天津市教委認定為天津市A級(優秀)高校眾創空間,打造了面向天津市職業院校的創新創業服務平臺,針對職業院校學生創新創業給予幫扶。在國家獎學金、天津市人民政府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的基礎上,還設有校內獎助學金和德國菲尼克斯獎學金、LG獎學金、瑞士GF獎學金、英利獎學金等7個知名企業獎學金,各類獎助款額年均800余萬元。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交流,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并舉的戰略,與新西蘭、德國、瑞士、瑞典、英國、美國、韓國、印度等國家,43家國(境)外教育機構、高校或國際知名企業建立國際合作關系,開展師生交流、合作辦學、師資培訓、學術文化交流等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近年選派了137名教師及多批學生赴德國、奧地利、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瑞士、印度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開展研修學習,接待了國(境)外代表團58個,共計500余人次。學校是中國輕工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并加入了“一帶一路”產教協同聯盟。學校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聯合兄弟院校支持中國企業和產品“走出去”,啟動運營了印度魯班工坊,實現了職業教育服務國際產能合作的重大突破。2018年5月,天津魯班工坊建設·體驗館在學校落成開館,全面展示了魯班工坊建設歷程與成果,獲得*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的高度評價。學院不斷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2019年在建成印度魯班工坊的基礎上正在積極推進埃及魯班工坊建設工作。 學校辦學成績顯著,是國家級優秀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天津市“世界先進水平高職院校”建設項目單位、天津市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第六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獲獎單位、全國職業院校就業競爭力示范校、全國優秀成人繼續教育院校。同時,還是中國模具工業協會職業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全國輕工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天津市模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單位,天津市新能源協會常務理事單位,是天津市首批躋身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單位。2019年12月教育部、財政部頒文,我校已成為“*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第一輪建設單位。 “十三五”期間,學校實施“一體雙翼三平臺”發展戰略,深入推進產教融合,促進專業群與產業群的對接,進一步增強面向行業企業及區域經濟的契合度和貢獻度,學校各項事業實現創新發展。面向*職業教育進入新時代新的目標要求,學校以黨的十九大和*新時代**思想為引領,以育人為本,以特色創新為魂,以隊伍建設,深化治理能力建設,深化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厚植輕工品牌,保持高質量發展,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征程上不懈奮斗,實現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目標!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